文/乐居财经 魏薇
农历春节前后,万科管理层经历了一轮大洗牌。
复工首日,万科内部公布了一批拟任职的中高层名单,这些高管几乎都来自深圳国资系统,涉及财务、法务、战略投资等重要职能部门,还包括北京区域和华东区域一把手。
而在春节前夕,万科董事会与核心管理层已经率先改组,拉开了国资接管的序幕。
至此,以郁亮和祝九胜为核心的管理层团队正式落下帷幕。二人在万科均任职多年,其中,郁亮于2017年7月开始担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在位约7年半时间;祝九胜自 2019年1月起担任万科总裁、首席执行官等职务,担任关键管理职务约6年时间。
掌管万科已久的管理层轮换,看似打破了原有的稳定格局,但对公司而言并非坏事。于当下的万科而言,凭借更深厚的国资背景,更容易获得各方支持。
对于深圳国资入主,万科前董事长、创始人王石也表态:国家队出手相助!
此次新任命的中高管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赵正阳,现任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拟任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总经理;
2、鄢伯通,现任深圳市中小担保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投资二部部长,拟任万科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3、段军,现任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拟任万科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可以说是万科最核心的部门,孙嘉、刘肖、张晋元等明星职业经理人都出任过战投部总经理。调整后,万科战投部形成了一名总经理和两名副总经理的管理架构。鄢伯通是金融出身,段军有清华土木工程背景,技术实力过硬。
4、肖静华,现任深铁集团专家,拟任财务资金管理部总经理;
此人是会计出身,高级会计师。万科原本是有CFO的,名叫韩慧华,经常出现在业绩会上解答财务相关问题。2020年3月,韩慧华开始担任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财务负责人。
5、商德良,现任深铁集团专职监事、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监事,拟任法务部总经理;
商德良是法律专业出身。万科原本的集团法务部首席合伙人是邱丹。
6、万梅,现任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纪检监察室/监事会办公室主任,拟任集团办公室副主任;
集团办公室一般承担公司的行政管理、协调沟通、制度建设与监督执行等职能。朱保全曾担任过万科办公室主任一职,后来主要负责万物云相关业务。
7、王智余,现任深铁置业副总经理,拟任开发经营事业集团北京区域管理部总经理;
8、陈武,现任广州市天健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拟任开发经营事业集团华东区域管理部总经理;
北京区域和华东区域是万科最重要的两大区域。北京区域的原负责人是曹江巍、华东区域的负责人是吴镝,公告中并未提及两人之后的去向。2024 年10 月,万科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广佛公司原总经理曹江巍接替卢冰,负责北京区域。吴镝则是在2021年12月担任上海区首,此前他是万科上海区域第一副总、杭州公司总经理吴镝。
9、李海洋,现任深铁物业高级督导,拟任万科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成本总监。
10、郭伟,现任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拟任开发经营事业集团安全总监。
整体来看,万科集团总部共有7个部门,分别为: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财务资金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审计监察部/监事会办公室/纪委办公室、法务部。此次管理层更迭涉及了其中4个部门,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是调整的重点。
2025 年 1 月 27 日,万科曾发布人事变更公告,郁亮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会主席一职,继续担任董事并担任执行副总裁;祝九胜因身体原因辞去董事、董事会投资与决策委员会委员、总裁、首席执行官等所有职务,彻底离开万科;朱旭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会秘书等职务,后续负责对接长租公寓事业部。
三位高管辞职的同时,万科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第二十届董事会主席的议案》,选举辛杰为公司第二十届董事会主席,任期从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二十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止。聘任郁亮、李锋、华翠和李刚为公司执行副总裁,聘任田钧为公司董事会秘书,任期从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二十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止。
新任命的3位执行副总裁和董秘都有深圳国资背景。其中,华翠曾供职于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深铁集团,曾任深圳市建材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刚曾供职于深铁集团,曾担任深圳市地铁商业管理有限公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田钧历任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师、集团投资管理委员会执行秘书、集团财务管理委员会执行秘书等职。
深铁集团自2017年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以来,其背后的深圳国资一直以“支持但不干预”的姿态参与运营,将万科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如今,随着万科流动性风险的加剧,深圳国资的直接介入更像是一种“回归”。
至此,深圳国资已经往万科派驻了15人,万科这家曾经的房地产龙头企业正式进入“国资主导”时代。
从万科自身经营状况出发,此次管理层更迭也是应对业绩困境的必要之举。
万科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450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21.63亿元。万科方面表示,业绩亏损主要因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和毛利率显著下降、新增计提信用减值和存货跌价准备、部分非主业财务投资亏损以及大宗资产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报告期内,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利润主要对应2022年、2023年销售的项目及2024年消化的现房和准现房库存。这些项目大部分为2022年前获取的土地,地价获取成本较高,销售情况和毛利率均低于投资预期,导致报告期结算毛利总额大幅减少。
相关标签:
地产K线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