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杨宏彬
在寻求境内债务整体展期后,远洋集团加快了处理资产的步伐。
9月19日,春泉产业信托(1426.HK)公告称,远洋集团将向Huamao Property Holdings
Ltd.出售春泉产业信托约1.75亿个基金单位。
根据公告,远洋集团与Huamao Property均是春泉产业信托的主要基金单位持有人,交易之前,双方持有春泉产业信托基金单位占比分别为12.29%及12.90%。
交易完成后,远洋集团持有基金单位的比例下降为0.1%,并不再为主要基金单位持有人。Huamao Property持有的基金单位比例则升至25.09%。
公告之中并未说明本次交易的价格。按近三日春泉产业信托的收盘价计算,1.75亿个基金单位的价值应为3.5亿港元。
本次交易并未导致春泉产业信托的股权架构出现太大变化。交易前,春泉产业信托的主要基金单位持有人分别为Mercuria Holdings、Huamao Property、远洋集团及Spirit Cayman,持有比例分别为26.88%、12.90%、12.29%及11.81%。
交易完成后,远洋几乎退出春泉产业信托,而Spirit Cayman接替其成为春泉产业信托第三大持有人。
老友接手
公开资料显示,春泉产业信托于2013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是当年除开元产业信托外第二只赴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信托基金。
远洋集团与之结缘,则是在2019年。当年11月,春泉产业信托发行于2022年11月27日到期的5.85亿港元的有担保可转换债券,该可转换债券将按1.75厘计息,认购人为Alpha Great Global,该公司为远洋集团牵头的特殊目的机构。
之后,远洋认购的有担保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春泉产业信托的约1.61亿个基金单位。2020年4月,远洋又增持春泉产业信托342.2万个基金单位,涉资约837.26万港元,单位均价2.45港元。
远洋集团本次出售的基金单位,正包含由有担保可转换债券转换的1.61亿个基金单位。
经过简单计算便可知,远洋集团本次出售春泉产业信托的基金单位是做出了“让步”的。5.5亿港元获得的1.61亿个基金单位,单价约为3.4港元,若按2港元的单价出售,远洋约折让41%。
此后增持的基金单位亦是如此。增持单位均价2.45港元,若以2港元的单价出售,则是折让了约18%。
受让基金单位的Huamao Property,则是远洋集团的一位老朋友。据了解,该企业持有国内的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而国华置业为北京华贸中心的开发主体。
国华置业全资子公司华贸置业曾与远洋有过多次合作,双方一起开发过SEATOPIA蔚蓝海岸、上海东滩花园等项目。
另外,Huamao Property与远洋集团的境外投资平台瑞喜创投还与有股权关系。瑞喜创投持有远洋投资、远洋资本100%股权。而远洋集团持有瑞喜创投49%的股权,Huamao Property持有瑞喜创投25.5%的股权。
而国华置业则与春泉产业信托关系密切,除了是主要基金单位持有人外,春泉产业信托的管理的主要资产之一,正是北京华贸中心的两栋超甲级写字楼。
加速资产处置
远洋退出春泉产业信托,除了自身的流动性压力外,与春泉产业信托的运营情况也有一定关系。
8月22日晚间,春泉产业信托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期内收益为人民币3.63亿元,环比增加17.0%及同比增加36.0%。期内的分派为每个基金单位10港仙,环比持平,但同比下滑10.7%。
从具体项目来看,其北京华贸物业,2023年上半年的收益为2.34亿元,同比下滑5.64%,环比下滑3.2%;其惠州华贸天地物业,2023年上半年的收益为1.1亿元,环比增长120%。
期内,该信托基金管理的物业单位包括北京华贸中心1座、2座写字楼、惠州华贸天地以及位于英国的81项商业物业,规模并不算大。
截止2023年6月末,春泉产业信托的信托债务融资共51.31亿元,最早到期的一笔为2025年1月到期。
就远洋集团自身而言,其目前的流动性压力尚未解除,出售资产回笼资金是必要的手段。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远洋累计净还款超人民币200亿元。出售了包括成都太古里、北京远洋锐中心、北京中国人寿金融中心10%股权等相关资产。
9月15日,远洋集团称,将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务,进行全面重组。根据公告,远洋的境外债务包含8只债券,当前续存39.2亿美元。
此外,远洋还完成了境内债“远洋1801”的展期。据了解,“远洋1801” 于2018年8月公开发行,规模合计20亿元,期限5年,到期日是今年的8月2日。
需要注意的是,远洋目前并未在公开市场出现实质性违约。
截止2023年6月末,远洋集团的有息负债为919.16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5%。其中,远洋集团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为446.16亿元,占比总有息债务的49%。而期末远洋集团手持的货币资金为76.50亿元。
相关标签:
地产K线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