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具备长期趋势,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连续12天净流入,规模居同类首位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5056阅读 2025-04-28 11:46

截至2025年4月28日 10:37,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上涨0.08%,成分股深科达(688328)上涨16.51%,联测科技(688113)上涨8.90%,神工股份(688233)上涨8.58%,博瑞医药(688166)上涨6.80%,艾迪药业(688488)上涨6.43%。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0.93元。

流动性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盘中换手1.83%,成交6131.23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25日,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周日均成交2.14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规模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最新规模达33.72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12。

份额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最新份额达36.40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12。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2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3.61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5.79亿元。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中银国际认为,本次政治局会议后,市场短期政策预期或迎来阶段性落地,市场短期上行动能趋缓但下行风险可控。我们在周报《政策窗口期交易内需及自主可控》中提到,政策发力方向确定但时点可能需要等待。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和较为有利的一季度基本面数据支撑市场不会出现较大的下行风险,但后续趋势的形成依然有赖于政策释放或者基本面修复的预期更为明朗化。中期来看,中国资产依然具备相对优势,主要源于当前国内充足的政策空间及具备较强吸引力的A股估值。短期来看,A股或进入震荡修整期。政策预期落地、资金支撑趋缓、关税不确定性持续扰动、内需预期短期难有进一步修复。配置方向上,内需与自主可控仍是当前配置两大主线。关税不确定性消化至市场预期企稳后,盈利因子有望重新主导市场,市场有望重回成长风格,AI产业链有望重回主线。

科创综指ETF华夏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指数样本,并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光信息(688041)、寒武纪(688256)、中芯国际(688981)、金山办公(688111)、中微公司(688012)、传音控股(688036)、联影医疗(688271)、百利天恒(688506)、澜起科技(688008)、晶科能源(688223),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2.34%。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场外联接(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023719;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20)。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