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技术迭代、不断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从而不断保持自己的领导地位。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4月18日,地平线举办以
“征程所向,远超想象”为主题的2025年度产品发布会并正式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4月16日工信部发布新公告(注:工信部官网于4月16日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后首场由智驾科技企业召开的产品发布会。换言之,地平线成为工信部收紧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管理之后,第一家在智驾产品宣传上作出反应的企业,为整个行业的规范行为率先打了个样。
同时,地平线在发布会上还提出了“用户智驾信任度模型”,这是行业首次就如何提升智驾信任度进行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探索。由地平线这一“用户智驾信任度模型”所引发的行业思考,或将定义智驾行业的新标准,推动智驾行业从无序走向规范。
在会后交流环节,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向「IPO早知道」等指出,这次工信部发布新政让整个行业回归到正常轨道,确实是好事。
“过去我们有个比喻,火车为什么会跑得比汽车快?是因为有铁轨。所以行业规范下的更加理性,并不会拖慢智驾技术发展的速度,我认为其实会发展得更快。”余凯补充道,“对于地平线而言,我们希望能够树立中国智能驾驶的行业标准,有规范的‘铁轨’后,地平线希望成为火车头,推动技术的飞速发展。”
而本次发布的地平线HSD,就是地平线“向高而行”的标志性产品——其搭载当前最强性能的国产智驾计算方案征程6P,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全方位提升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通行效率,为用户带来信任度高、体验类人的智慧出行。
在余凯看来,通过高研发投入,地平线已创造了一个隔离带,让中国市场第二名几乎“看不见”了;对地平线而言,更重要的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不断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从而不断保持自己的领导地位。
迄今为止,地平线已达成前装量产出货超800万套,量产上市车型超200个,量产定点车型超310个,成为超500万智驾车主的出行选择。凭借33.97%的市占率,地平线稳居自主品牌乘用车L2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2024年10月24日,地平线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是2022年以来港股和美股最大规模中国科技公司IPO,创造了2022年以来进入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的最快纪录,成长为极具商业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智驾科技公司。
而当被问及怎么看待地平线股价表现时,余凯强调,其坚信,股价短期来看是大家情绪的“投票机”,长期来讲则是一家企业价值的“称重机”。
“我们还是要聚焦在自己专注的事情上面,把产品做好、确立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真正给车企,给消费者创造价值。只要我们能保持长期发展,我相信我们一定能给我们的股东‘挣到钱’。”余凯表示。
以下系经「IPO早知道」整理的对话节选:
Q:过去一段时间,不少的车企都在自研芯片,对此你怎么看?
余凯:实话说,中国的车企,包括车企的创始人或CEO,都有成为马斯克、成为乔布斯的梦想,这完全是值得赞许的。每一家自研芯片的车企,都值得被鼓励。
但我站在产业终局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绝大部分人都成为不了乔布斯和马斯克。地平线的战略锚点也不是具体的某个企业家或某个车企,我认为整个行业80%都是由我们这样的供应商来提供。
在我看来,智能驾驶真正做到行业顶级水平,要么是自研,要么成为供应商。如果别人是顶级你却差一档,消费者就不会买你的车,所以说活在牌桌上就一定要具备顶级水平。顶级水平有可能是自研,也可能是供应商创造的。但我自己判断,70%、80%都是跟外部伙伴合作实现的,并不是完全靠自己。所谓的关键技术垂直自研,在PC阶段和移动阶段,并没有几个做成苹果,大部分都是采用开放的生态。
我相信,整个产业的基本面还是要以开放生态带来真正的创新。走向封闭路线的垂直整合也是有成功可能的,但我认为这需要有乔布斯和马斯克级别的领导力才有可能实现。
Q:是否可以理解为,你在百人会上提到的“二八法则”不仅指芯片,整个智驾产业都会这样。
余凯:我觉得整体都会出现收敛的迹象,不仅仅是芯片。
Q:从前不久披露的2024年年报来看,包括地平线以及其他智驾企业,经营数据都在持续好转,这表明什么?
余凯:智能驾驶行业正从一个培育型的行业变成真正的一个行业、一个商业的领域。从整个市场看,我认为到2030年国内(智能驾驶行业)能够达到100亿美金的规模。只要地平线保持在行业领导地位,我们自身的经营就能实来非常高速的发展。
Q:对地平线在行业中的地位怎么看待?无论是商业价值还是引领作用,尤其是工信部前两天发布新公告的情况下。
余凯:相对来讲,地平线过去在行业里是偏理性或保守的。这几年行业的发展有一些非理性,坦率说我们自己有时候也感觉被裹挟,整个市场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竞争导致的。所以这次工信部发布新公告让整个行业回归到正常轨道,确实是好事。
过去我们有个比喻,火车为什么会跑得比汽车快?是因为有铁轨。所以行业规范下的更加理性,并不会拖慢智驾技术发展的速度,我认为其实会发展得更快。
对于地平线而言,我们希望能够树立中国智能驾驶的行业标准,有规范的“铁轨”后,地平线希望成为火车头,推动技术的飞速发展。举个例子,搭载征程6P的城区辅助驾驶,在2027年或2028年会成为国内15万人民币及以上售价车型的标配。这就意味,在上千万的汽车市场,地平线倘若能拿下一半的市场,那有望实现大约35亿美金的市场规模,未来的这种成长是非常可观的。
Q:在本次发布会上你再次强调,“地平线将以「软硬一体的技术信仰」贯穿始终”,从财务层面来讲地平线的软、硬表现分别如何?
余凯:地平线一直坚持软、硬结合的打法——如果没有自己的硬件,做软件还是相对比较困难。目前我们软件收入占比大概在2/3,硬件收入占比大概在1/3。同时,毛利率的提升一定要靠软件,只有软件才能带来高毛利。所以地平线的硬件保持接近50%的毛利率,软件毛利率接近100%,平均下来实现60%-70%的毛利率,且地平线一直会努力保持这个毛利率水平。
Q:对breakeven有什么预期?
余凯:我预计最快2027年能实现盈利。现阶段我们还是要继续保持研发投入,保持住现在的市场地位。我们要有“护城河”,争取没有竞争,目前基本上接近于这样的状态。
一个公司最终的管理水平和“护城河”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地位,这是我们目前最关心的。对于盈利转正,我们一点都不担心。
Q:高研发投入对你们意味着什么?
余凯:我们通过高研发投入,创造了一个隔离带,让中国市场第二名几乎就“看不见”了。在我们这个赛道,已经进入到了“世界杯冠亚军决赛”阶段。
在健康财务管理底线之上,我们会继续保持研发的高投入,让我们跟竞争对手或者说跟后面一堆追赶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当然,我们也投入得起,我们的收入高增长、保持高毛利、亏损不断收窄,整个财务管理其实是非常健康的。
Q:你们有“价格战”的困扰吗?
余凯:假设存在很多竞争者,那就会出现互相压价的情况,但对于我们而言可能并不会存在这种情况。
对地平线而言更重要的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不断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从而不断保持自己的领导地位。随着征程6系列大规模量产上车,我们的ASP(Average Selling Price)会大幅提升。尤其当征程6P成为标配后,相较前几年我们的ASP预计至少提升十倍。
Q:会在意自己的股价吗?
余凯:我坚信,股价短期来看是大家情绪的“投票机”,长期来讲则是一家企业价值的“称重机”。
我们还是要聚焦在自己专注的事情上面,把产品做好、确立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真正给车企,给消费者创造价值。只要我们能保持长期发展,我相信我们一定能给我们的股东“挣到钱”。
Q: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团队规模持续扩大,在管理上有什么挑战?
余凯:最难的我认为是管理自己——要让自己头脑清醒,知道怎么取舍,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跟经营哲学,并且要克制自己的妄念。
具体来讲:首先要保持一个清晰冷静的心态,某种意义上地平线一直或多或少是具有这样的特质。其次,有时候要抽离出来一些时间跟别的企业家交流,因为他们踩过很多坑,有很多智慧的分享。再有,多读点书,从别人的教训中学习。
这也就是所谓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见万种人,才能干好一件事”。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体会,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本文来源:IPO早知道
来源:IPO早知道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