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徐酒眠
深业物业,全称深业物业运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在1985年就成立的老牌国资物企,隶属于深圳国资旗下深业集团的港股上市公司深圳控股(00604.HK),其怀揣上市梦想有近10年了。
自2023年2月24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2023年8月28日、2024年3月28日、2024年10月16日,深业物业曾三度刷新申请材料。
港股资本市场招股书有效期为6个月,超期需要重新递交。从深业物业招股书更新的时间间隔不难看出,其对冲击资本市场执念颇深。
然而“襄王有梦,神女无心”,四战四败,深业物业仍被港交所拒之门外。4月17日,港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其第四次递交的招股书正式“失效”。
国企背景支撑,深业物业挺进资本市场之路走得一波三折,却仍未能如愿。在行业观察者分析看来,这背后既有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市场对物业股信心不足的影响;也有关联方深圳控股经营业绩承压、及其资本运作能力欠缺的原因。
年营收33亿
根据招股书披露,城市及产业园服务、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以及商业物业运营及管理服务,是深业物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对应到母公司深圳控股,应该就是其城市综合运营业务板块。
通过深圳控股2024年业绩数据,可以窥探深业物业最新经营数据。
截至2024年末,深圳控股城市综合运营的合同签约面积突破1亿平方米,在管面积约9669万平方米。其中独立第三方项目面积占比约80.3%,同时业态逐渐多元化,非住业态(商业、公建等)面积占比提升至69.9%。
营收方面,2024年物业管理业务实现收入约32.9亿港元,较上一年同期上涨17.8%;在深圳控股整体总收入中的占比21.1%,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毛利率约为15.7%。
放在上市物企阵营对比,深业物业大概处于中等偏上规模。其营收、在管面积基本与金茂服务相当,后者2024年营收约29.66亿元人民币,合约、在管面积分别约为1.3亿平方米、1亿平方米。
行业深度调整周期,物企营收增长乏力,盈利困境凸显。深圳控股的物业板块营收同比增幅算得上优秀,能够打入了榜单前十。不过盈利能力不足,毛利率在一众上市物企中吊车尾,且未能达到上市物企当期19.2%的平均水平。
深圳控股业绩报披露,在城市服务方面,其2024年7月1日正式接管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管养服务,首次将业务版图延伸至香港腹地,累计服务超7500万人次。
商业运营方面,深业上城全年销售额超60亿元,客流量突破4600完人次,双指标同比2023年均出现双位数增长,并推动深圳首个市内免税店落址深业上城。
进入2025年,物管城市、公建物业等业态一季度中标了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物管城市项目,华中区域3个医院物业管理项目、交通银行福建分行、中国移动四川及吉林物业管理服务项目。
母公司乏力
整体来看,能够代表深业物业的城市综合运营业务板块表现的确有亮点,但深圳控股自身经营表现乏力,而这一定程度上也拖累深业物业IPO进程。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控股营收155.7亿港元,同比下滑1.67%;同期录得毛利44.4亿港元,同比下降幅度为13.14%;对应毛利率28.52%,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
而毛利率下降叠加存货集体减值增加、工资性物业公允价值减少、联合营公司业绩亏损及投资拨备大幅提高等多重因素,期内深圳控股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从2.61亿扩大到18.23亿港元。
冲击IPO,深业物业有意降低对关联方的依赖,但尽管第三方在管面积及占比在增加,在收入结构上关联方的贡献占比仍在45%上下。
与此同时,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的周转日数也居高不下,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这一数据分别为324.9天、206.6天、248.4天及284.2天。同期,来自独立第三方的贸易应收款项的周转日数则为38.3天、51.9天、54.9天及59.5天。
深业物业直言:倘深业集团、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遭遇财务困难,无法向深业物业偿还贸易应收款项,其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而根据深圳控股业绩报披露,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销售价格下跌、去化周期延长影响,其2024年存货减值金额为3.07亿港元,较2023年的0.73亿港元显著增加。
同期末,深圳控股受限现金占比高达51.0%,而2023年为23.5%;受限制现金及银行存款60.14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7.86亿港元。
IPO执念
2016年3月31日,深圳控股举行业绩发布会,时任董事会主席吕华正襟危坐,在媒体提问环节,他给出明确回复:资产整合后,就会推动物业上市。彼时,物业股还是市场稀缺标的。
但此后几年,相关工作似乎按下了暂停键。2020年的同一天,吕华坐在同一个位置再次给出时间表:未来2-3年内通过混改以后将物业管理板块拆分上市。
2021年,深业物业分拆上市计划按下加速键:增加注册资本、更名、搬迁总部、“以股易股”收编了6家兄弟公司充大规模。筹备工作完成,却撞上地产行业下行、物业股估值掉头回落、资本大撤退。而深业物业正式递表又等了一年,彼时物业上市风口基本关停了。
事实上,去年2月深业物业上市计划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即获得了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据此其拟在港股上市并发行不超过5198万股股份,备案通知书有效期限为12个月。
自2023年3月备案新规实行以来,深业物业是第一批通过证监会备案的物业管理类公司。几乎同时进入这一步流程的还有两家地方国资物企,泓盈城市服务和经发物业,它们分别在去年5月、7月成功挂牌上市了。
如今,深业物业的“放行条”与招股书均已失效,其上市进程又回到原点。
乐居财经《物业K线》注意到,去年11月11日,61岁的吕华因退休被免去深圳控股董事长及董事职务,目前执行董事及总裁王昱文代行董事会主席。
在2024年业绩报中,深圳控股展望2025年经营计划提及:提升物业运营管理水平,借助对接资本市场契机,积极推动各类物业资源向深业运营集聚……
深业物业IPO的执念,还要继续走多远?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