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光战略”推行关键期,阳光保险高层频繁更迭!执行董事仅剩三人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新浪财经 2.7w阅读 2025-04-18 19:18

  高层稳定是上市公司战略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即将迎来“冠礼之年”的阳光保险,却在“新阳光战略”实施的关键节点,宣布一系列高层人事变动。

  据阳光保险3月26日发布的《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及职能》显示,该公司两位“元老”赵宗仁及王永文已不在执行董事名单中,二人均因年龄原因辞职。目前,该公司执行董事仅剩三人,包括董事长张维功、总经理李科及副总经理彭吉海。作为补充,董事会已提名王霄鹏为第六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

  去年,阳光保险整体业绩向好,但寿险、财险两大支柱业务呈明显两极分化之势,前者保费全渠道增长,净利润同比大涨78%;后者净利润跌幅达37%。随着阳光保险创业初期核心高层力量的逐渐减弱,此轮新高层的加入也为公司运营增添了新的变数。

  董事会新老迭代,两位超龄“元老”辞职

  阳光保险起步时间较晚,集团成立于2007年6月,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已拥有财险、寿险、信用、资管、医疗、养老、科技等多家专业子公司。

  2022年12月9日,阳光保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十家上市保险公司,上市时发行价为5.83港元/股。截至4月17日收盘,阳光保险收盘价降至3.41港元/股。

  上市后,阳光保险曾在2023年度报告中提及,2023年是阳光发展的重要之年,阳光迎来成立18周年的成人之礼,步履坚实地走过上市首个完整经营年度,全面布局打造“科技阳光、价值阳光、知心阳光”为核心的新阳光战略。

  而后,张维功在2024年度报告致辞中表示,阳光保险2025年将聚焦“新阳光战略”的关键领域实现能力突破。

注:阳光保险2024年报告注:阳光保险2024年报告

  高层稳定是上市公司战略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而阳光保险却在“新阳光战略”实施的关键节点,公布一系列高层人事变动。

  3月26日,阳光保险发布的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执行董事赵宗仁及王永文的辞呈。由于年龄原因,赵宗仁向董事会提出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职务,王永文向董事会提出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委员职务。

  公开信息显示,赵宗仁出生于1956年2月,自2007年8月加入阳光保险,曾担任工会主席、监事长、总经理助理等职位;自2016年11月起,担任公司副董事长。

  事实上,在加入阳光保险后,赵宗仁便成为了张维功的重要搭档,卸任时已属于超龄服役。

  与赵宗仁一同辞任的执行董事王永文亦是“元老级”高层领导,他出生于1963年4月,于2005年8月加入阳光保险,彼时该公司仅成立1个月时间。此前他曾担任公司审计责任人、总经理助理、稽核总监;阳光财险总经理、副总经理等。

  据年报显示,2023年,赵宗仁的税后薪酬为311.5万元,另纳税198.1万元,经计算,其税前薪酬超过500万元;王永文的税后薪酬是380.9万元,另纳税252.5万元,经计算,其税前薪酬超过630万元。

注:阳光保险2023年报告注:阳光保险2023年报告

  作为补充,目前董事会已提名王霄鹏为第六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公开信息显示,王霄鹏出生于1973年12月,于2007年12月加入阳光保险,曾任阳光财险副总经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任阳光财险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阳光财险总经理助理,阳光财险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职;自2024年2月至今任阳光保险副总经理、审计责任人。

  此外,除了上述变动,4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根据工作需要,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决定:聘任刘迎春为阳光保险副总经理;免去谷伟阳光保险副总经理职务。

  其中,刘迎春出生于1969年,于2005年加入阳光保险,在2015年12月获批出任阳光财险总经理助理;谷伟,1969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22年加入阳光保险,2023年3月起任阳光保险副总经理。

  赵宗仁与王永文两位“元老”的离任,代表着阳光保险创业初期的核心高层力量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新任高层能否快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也为公司运营增添了变数。

  执行董事仅剩三人,两名董事为“50后”

  目前,阳光保险执行董事仅剩三位,据该公司3月26日发布的《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及职能》显示,目前公司执行董事包括张维功、李科、彭吉海。

  张维功在2024年报致辞中表示,2025年是阳光保险冠礼之年,尽管经济形势变化、经济社会转型给保险业带来的各种挑战前所未有,但阳光保险有信心应对挑战、迎难而上,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事实上,除了上述人事变动,自阳光保险2022年上市以来,该公司董事会频频更迭。

注: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年报及公告整理注: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年报及公告整理

  其中,除上述赵宗仁、王永文外,曾任阳光保险非执行董事的袁谋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马光远、王建新、高滨均已不在今年3月发布的最新董事名单中。

  与此同时,2023年报新增了非执行董事蔡其武、陈勇、钱毅群、侯惠胜,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晓球、洪崎;2024年报新增了独立非执行董事徐莹。

  值得注意的是,刘湛清虽仍在上述最新董事名单中,但据阳光保险公告,去年12月10日,公司收到刘湛清的辞呈,由于其已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满六年,根据规定,刘湛清提出辞职。此外,由于刘湛清的辞任将导致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低于相关监管规定及公司章程的要求,其将继续履行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相关职责,直至公司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

  事实上,两位超龄“元老”赵宗仁与王永文辞职后,阳光保险高层仍有年龄偏大的领导。比如,同样为执行董事的张维功出生于1963年12月,李科出生于1964年9月,今年均已经超过60岁。

  在独立非执行董事中,洪崎(民生银行原董事长)出生于1957年1月,吴晓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出生于1959年2月,两人均为“50后”。

  寿险财险分化明显,后者承保利润降超78%

  过去一年,阳光保险整体业绩向好。去年实现总保费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保险服务收入640.0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45.8%。

  分业务看,寿险、财险两大支柱业务呈明显两极分化之势。其中,阳光人寿实现总保费收入804.5亿元,同比增长7.8%;新业务价值51.5亿元,同比增长43.3%;合同服务边际余额达508.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净利润57.13亿元,同比增长78.2%。

  分渠道看,2024年,阳光人寿个险业务实现总保费收入228.73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新单期缴保费收入近60亿元,同比增长39.6%。

  与寿险形成鲜明对比,阳光财险2024年实现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降37.2%;总投资收益16.6亿元,同比上涨54.7%,但承保利润1.2亿元,同比大降78.5%;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9.7%,较上年增高1个百分点。

  阳光保险方面称,主要受暴雪、冻雨和台风等极端自然天气,以及非车偶发大案影响,导致赔付率上升,致承保利润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财险近期曾因合规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3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阳光财险广州分公司及三家支公司因不实列支费用、给予客户合同外利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拒不依法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等违规事实被累计罚款超100万元。

  而在去年,该公司也曾多次被罚,比如,2024年3月3日,阳光财险宁波分公司因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违规承保异地雇主责任险业务,被罚款56万元;同年4月,阳光财险威海中心支公司因未严格执行报备的保险条款费率、虚挂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罚款15万元;同年8月,阳光财险莆田中心支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罚32.8万元;同年11月,阳光财险潮州中心支公司因虚列费用、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61万元。

  2025年是阳光保险的“冠礼之年”,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财险业务能否在新高层的带领下走出困境?集团又将如何聚焦“新阳光战略”的关键领域实现能力突破,未来仍待观察。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