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吴文婷
“上个月查询到房贷线上提前还款的次数是5次,结果前几天一看,显示只有2次了,且每次最多只能还20万元。”
近日,有不少房贷族发现,部分银行悄悄收紧了线上房贷提前还款的金额和次数,还款预约时间也有一定程度延长。
据媒体报道,经部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证实,近期提前还贷业务量有所上升,银行对提前还款额度做出了相应调整。
其中,工行上海分行某支行个贷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行对线上提前还贷业务设置明确限制:客户每年最多可申请两次线上提前还款,单笔金额上限20万元,审核周期约为两个月。相较之下,选择线下渠道办理提前还贷的客户则不受额度及次数限制。而此举是基于业务实际情况的动态优化,旨在更好地平衡客户需求与金融服务效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银行区域性调整提前还款政策,本质是对提前还贷潮的主动应对。从经营层面看,频繁提前还款影响银行自身业务,基于经营及考核需求,银行可能自主限制还款窗口,尤其贷款考核压力大的机构更易采取此类措施。
据其指出,国家层面明确允许提前还款,不存在统一收紧政策,但实操中商业银行可能有相关调整。对此需关注两点:一是银行政策调整需透明化。银行收紧提前还款政策时,应避免突然性调整引发市场恐慌,尤其需考虑购房者预期管理。若政策变动缺乏公开性,可能加快居民还款行为,进一步影响银行流动性平衡。二是强化风险监测与研究。建议将提前还款现象纳入2025年二季度房地产风险监测体系,重点分析其偶发性或局部性特征,并持续作为风险防范化解的研究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3.56万亿元,一年增加4125亿元,而2023年全年仅新增1900亿元。
然而,在提前还贷与市场压力之下,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仍在持续“缩水”。2024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68万亿元,同比下降1.3%。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共计减少约6211亿元,较2023年5568.57亿元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下降的趋势下,银行通过调整提前还贷政策,来控制房贷业务的节奏和规模。房贷是银行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若客户提前还款,银行将失去剩余期限的利息收入;若提前还款大量增加,则迫使银行重新寻找投资渠道,可能面临资金闲置或再投资收益率偏低的问题。
另外,对于提前还款情况,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则表示,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新旧房贷的利差显著收窄,客户利息负担减轻,提前还款有所减少,去年四季度提前还款量环比下降6.6%,今年一季度继续下降。
相关标签:
乐财札记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