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IPO动态,覆盖港股、美股、A股。
正力新能
港股|开启招股
据IPO早知道消息,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于4月3日开启招股、至4月9日结束,并计划于2025年4月14日正式以“367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正力新能计划在本次IPO中发行121,523,7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2,152,400股H股,国际发售109,371,300股H股。
在本次IPO发行中,正力新能共引入三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规模7990万美元(约6.21亿港元)——其中,江苏国企混改基金和苏州高端装备基金分别认购1350万美元和2760万美元,现有股东东南投控认购3880万美元。
以每股8.27港元的发行价计算,正力新能的IPO市值将为207.45亿港元。
成立于2019年的正力新能专注于动力电池产品和储能电池产品,可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的 大规模应用。目前,正力新能已开发多款三元、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在中期来看,不断优化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半固态产品技术,在长期还积极布局全固态电池技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计算,正力新能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九名,亦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九名,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九名;2023年的装机量同比增速计算,正力新能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2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1名。
截至目前,正力新能的动力电池客户涵盖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多家大型央国企、造车新势力和跨国领先整车企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正力新能对零跑汽车核心BEV 车型的销售渗透率以及对上汽通用核心PHEV产品GL8陆尊PHEV渗透率超50%。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至2024年,正力新能的营收分别为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和51.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0.7%。
值得注意的是,正力新能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9101万元。
更多详情: 正力新能今起招股: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第九,IPO估值超207亿港元
谷雨
A股|签署辅导协议
据IPO早知道消息,谷雨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谷雨”)于2025年3月27日同中信建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
成立于2010年的谷雨定位更适合中国人肤质的科学美白品牌。在谷雨看来,相比较于西方化学猛药型成分的刺激,其更相信东方植萃成分的高效与安全,且更适合中国人易敏易黑的肤质特点。为此,谷雨专研光甘草定18年,让功效型原料也可以真正拥有“中国芯”。
截至目前,谷雨已形成了从原料-配方-检测-生产的“全产业链”研发壁垒,拥有诸多核心配方专利及独家应用技术,拥有中国唯一的现代科学培植和管理的光果甘草人工种植基地,对光甘草定的提纯度高达99%,提供更适合中国人的科学美白产品。
2021年至2023年,谷雨的销售额分别突破了10亿、22亿和35亿,2024年的GMV则突破了50亿。
根据欧睿的资料,按2024年零售渠道零售额计算,谷雨品牌是全国第一的中国美白品牌;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谷雨品牌在国货美白护肤品中全国销售额第一。
成立至今,谷雨仅引入了金鼎资本、头头是道基金、凯辉基金、创新工场、晟初基金、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等数家机构,且多为扎根美妆护肤领域多年的机构——譬如,凯辉基金背后拥有欧莱雅等多家500强LP,至今仍在美妆护肤领域布局;头头是道/普华资本为“港股国货彩妆第一股”毛戈平IPO前鲜有的机构投资方,早在2010年即完成了对毛戈平的投资;金鼎资本亦在美妆护肤领域投资了多家头部企业。
更多详情: 谷雨正式启动A股IPO:2024年GMV超50亿,位居国货美白护肤品之首
东鹏饮料
港股|递交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鹏饮料”)与2025年4月3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A+H”两地上市,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1994年的东鹏饮料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功能饮料企业,收入增速在全球前20大上市软饮企业中位列第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算,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到2024年的26.3%。
截至目前,东鹏饮料的产品矩阵已涵盖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果蔬汁饮料等多个品类。
其中,“东鹏特饮”已成为中国以零售额计的百亿级人民币大单品,2024年,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收入133.04亿元,2022年至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7.3%。在运动饮料领域,东鹏特饮于2023年1月推出了“东鹏补水啦”产品,在推出的第二年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长280.4%。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鹏饮料拥有超过3,000家经销伙伴和覆盖全国且深度下沉的约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的销售网络,已实现近100%地级市全面覆盖。同时,东鹏饮料持续推进“冰冻化战略”,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放冰柜数量约30万台,进一步加强产品可见度,提升单点销售。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东鹏饮料的营收分别为85.00亿元、112.57亿元和158.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5%。同期,东鹏饮料的净利润分别为14.41亿元、20.40亿元和33.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2.0%,同期的净利润率则分别为16.9%、18.1%和21.0%。
2022年至2024年,东鹏饮料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为20.26亿元、32.81亿元和57.89亿元。在保持良好现金流的同时,自2021年于上交所上市以来东鹏饮料每年均会分派股息,2022年起累计宣布派息41亿元,累计派息率约60%,持续回馈投资者。
2022年至2024年,东鹏饮料的权益回报率分别为31.0%、35.8%和47.5%。
更多详情: 东鹏饮料赴港二次上市:东鹏特饮已成为百亿级大单品,净利润复合年增长52%
云知声
港股|更新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于2025年3月30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2年的云知声作为中国AGI技术的先行者,在以深度学习模型发布为标志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取得突破后不久,即利用自己在交互式AI方面的研发专业知识和自成立以来获得的市场洞察力,推出首个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作为自己的中心技术平台云知大脑的初始核心算法模型,并为广泛的垂直行业的客户赋能一系列AI解决方案。
尤其是,云知声战略性地于2016年开始建立Atlas AI基础设施,其基于云知声的智算集群,高效地为机器学习任务动态调度强大的算力,同时这也前沿AI模型的开发、优化和商业化提供重要支撑。目前,云知声的智算集群拥有超过184 PFLOPS的计算能力,以及超过10PB的存储容量。在过去几年UniCore的演进和优化的基础上,云知声于2023年推出了一个拥有600亿个参数的自有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相较UniCore,山海大模型具有更大的参数及数据规模、生成能力以及强大的多语言和基本知识能力。
在技术具有领先性的同时,云知声的商业化进程亦较早即开始推进——譬如,2012年成为率先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语音识别产品的公司之一后,云知声持续推动卷积神经网络(CNN)、生成对抗网络(GAN)及强化学习(RL)等先进AI算法的商业应用;同时,云知声亦是亚洲最早将AI大语言模型商业化的公司之一。2018年,云知声利用新兴的Transformer算法中获得WMT2018世界机器翻译技术评测前两名,并自此为广泛的垂直行业客户提供Transformer升级的AI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算,云知声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且在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中增长第二快。同年,按收入计算,云知声在中国生活AI解决方案排名第三,在医疗AI服务及解决方案排名第四。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云知声的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0%;毛利分别为2.40亿元、2.95亿元和3.6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3%;同期,云知声的毛利率则分别为39.9%、40.5%和38.8%。此外,云知声的经调整净亏损率已从2022年的30.5%大幅收窄至2024年的17.9%。
成立至今,云知声已获得启明创投、挚信资本、磐谷创投、中网投、京东、中电健康基金、中金、360、高通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更多详情: 云知声更新招股书:亚洲最早将AI大模型商业化的公司之一,2024年营收9.4亿元
京东工业
港股|更新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工业”)于2025年3月30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美银、高盛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017年,京东工业开始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现已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算,京东工业排名第一。自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的交易额由约223亿元以13.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88亿元。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交易额计算,京东工业亦为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京东工业已提供约5,710万个SKU,涵盖77个产品类别。2024年,京东工业的商品供应源自于由约121,700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组成的工业品供应网络。
另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京东工业于2024年在中国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拥有最广泛的客户覆盖。2024年,京东工业服务约10,600个重点企业客户。2024年上半年,京东工业的重点企业客户包括约5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以及超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的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分别为141亿元、173亿元和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1%。在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中,商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9亿元、161亿元和19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7%;服务收入于2022年至2024年稳定在约12亿元。
2022年,京东工业的净亏损为13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润为480万元,2024年的净利润为7.6亿元。
成立至今,京东工业分别于2020年8月和2023年3月完成了约2.3亿美元A轮融资和3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纪源资本、红杉中国、CPE、Mubadala Investment、42XFund、M&G、EQT AB等。
在完成B轮融资后,京东工业的估值约为67亿美元。
更多详情:京东工业更新招股书:2024年净利润7.6亿元,IPO前估值约67亿美元
本文来源:IPO早知道
来源:IPO早知道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