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中国人寿2024年业绩会!新掌门首秀释放哪些战略信号?投资策略如何穿越周期?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新浪财经 2.1w阅读 2025-03-27 17:06

3月27日上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董事长蔡希良表示,中国人寿坚持做守初心、负责任、值得信赖的企业,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努力加快高质量发展,交了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

根据年报披露的数据,2024年,中国人寿总保费达6714.57亿元,同比增长4.7%;一年新业务价值在2024年经济假设下实现337.09亿元,基于2023年经济假设同比增速达2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增长108.9%。

董事长以“成色十足”总结2024年业绩

希望中国人寿不自满、不止步、不松懈

发布会上,去年12月履新中国人寿董事长一职的蔡希良首度公开亮相,以“成色十足”评价过去一年中国人寿取得的成绩。

蔡希良总结了公司业绩的四个显著特征:

一是规模价值全面领跑。2024年总保费达6714.57亿元,首年期交保费达1190.77亿元,创历史新高;内含价值超1.4万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在2024年经济假设下实现337.09亿元,继续引领行业。

二是经营效益大幅提升。总投资收益达3082.51亿元,同口径同比大幅增长150%,投入产出效率持续提高,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突破千亿元,大幅增长108.9%,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三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总资产达6.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较高水平,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排名行业第一。

四是风险防控安全稳健。风险综合评级连续26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消保监管评价蝉联行业最高档。

“2024年公司经营成果是好的,好的发展成果就要与全体股东分享。”蔡希良指出,2024年公司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全年每股派息0.65元,分红金额总计达183.72亿元,较2023年增长51.2%,他强调,未来将继续关注股东利益,努力为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回报。

总裁利明光在回答提问时进一步阐释了公司的策略,他表示,中国人寿严格执行上市公司派息的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公司的盈利水平及波动,以及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等,从而更好地平衡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以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3.3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7.76%,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派息时会考虑派息后偿付能力情况,也会考虑寿险的长期性特征,对利润的波动性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对派息水平做一定的平滑处理。”利明光表示,公司将继续做好派息工作,继续强化公司价值管理,让股东充分分享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红利。

利明光指出了未来影响派息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公司要持续增加价值创造能力,价值创造能力是派息的基础;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努力把对外的派息与公司偿付能力与风控能力结合起来。

“寿险公司上市20多年来,一代代国寿人接续奋斗,开拓进取,铸就了寿险公司的行业地位,这既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我肩上沉沉的担子。”蔡希良表示,目前公司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寿险公司,希望中国人寿不自满、不止步、不松懈,继续对标国际先进,在多项指标已跻身全球保险公司前列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发展卓越、创新驱动、协同高效、治理现代的寿险全球领军企业。

同时,蔡希良强调,公司管理层共同制定了未来的发展思路,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强化五种能力建设:一是风险保障能力,二是资负联动能力,三是价值创造能力,四是风险防控能力,五是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以穿越周期投资视角推进权益资产配置

2025投资思路:“基础配置坐稳、风险资产做优”

谈及2024年投资业绩,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表示,公司持续夯实固收底仓,灵活调整配置节奏和品种策略,配置超长期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超过9000亿元;同时,积极布局权益投资,公司前瞻性地抢抓市场机遇,加大了投资力度,开展逆势投资和中长期布局,持续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全年净加仓超过1000亿元,权益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另类投资方面,聚焦优质主体和核心资产,创新投资模式,稳定配置规模。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同比大幅提升;总投资收益率为5.5%,较2023年同比上升3.07个百分点,创近年新高。

近期,六部委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对于下一步保险公司开展权益投资配置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刘晖分析,保险资金投资时间跨度长,连续性稳定性强,与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天然匹配。发挥好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不争一时之利而谋长远之功,以穿越周期的投资视角去推进权益资产的配置,对于增强中国人寿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收益韧性,助力保险资金的长期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晖介绍,中国人寿一直以来持续做好中长期资金的投资工作,主要举措包括:

第一,着眼长远开展权益资产的投资布局。通过股票、公募基金、私募证券基金等多种形式来提升权益配置组合。

第二,积极创新长期股权投资的模式。2024年,中国人寿率先在行业内发起设立私募基金鸿鹄基金,已成功落地500亿元。据了解,鸿鹄基金全名为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由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发起设立,是首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由双方各出资250亿元。刘晖指出,目前,行业试点规模从500亿元扩展至1620亿元,其中,鸿鹄基金二期获批200亿元。

第三,坚持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中国人寿配合长期资金的特点优化机制建设,建立了长周期的考核机制,引领投资业绩的长期导向,提升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刘晖强调,中国人寿将根据监管规定,结合资产负债匹配情况,综合考虑偿付能力各个账户风险偏好、市场情况等,统筹做好测算工作和投资安排。

展望2025年,刘晖认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和增强,预计债券市场利率将从去年的单边下行转为今年的双向波动,股票市场运行中枢有所上行,但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流动性充裕,估值仍有回升的修复空间。“对于2025年的权益市场,我们保持相对乐观,预计我们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刘晖说。

基于上述市场判断,刘晖表示,今年,中国人寿将围绕“基础配置做稳、风险资产做优”的整体思路,来开展投资管理工作,力争实现稳定合理的长期投资收益水平。继续坚守长期主义,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在投资策略方面,将坚持均衡稳健的权益结构和分散多元的投资策略,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大对于新经济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投资力度,继续稳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红利等资产的配置,注重把握好配置时机和节奏,持续提升权益的稳健性和长期回报水平。

2025年将聚焦四大重点工作

大力推动全渠道价值贡献

新“国十条”要求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大力提升保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总精算师侯晋透露,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寿个人养老金业务累计规模30亿元,服务保单件数超过27万件。其中,2024年当年实现保费约20亿元,服务保单件数超过15万件。

侯晋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围绕不同年龄段客群的备老和老年阶段的养老保障需求,不断升级产品设计,包括在缴费方式、领取方式、产品期间等多方面开展多元化的配置和组合,来满足不同的备老和养老阶段的养老保障需求。

健康险方面,侯晋指出,中国人寿一直高度重视健康险的发展,已推出超过500余款产品,目前在售的健康险产品有220余款。未来,健康险仍然是中国人寿重点聚焦的业务,将持续研究健康险保障责任的升级,通过医疗险、护理险、失能险、疾病险等多种健康保险的形式积极服务更广的人群和更宽的领域。

展望新的一年,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中国人寿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加强对外部形势变化研判,努力保持核心指标稳健发展;以穿越周期的长期视角做好资产配置,稳定投资收益。

二是要积极推动价值持续增长。深入实施业务多元策略,提升浮动收益型业务占比,科学管理负债成本。持续推进“报行合一”,强化资源成本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将大力推动全渠道价值贡献。“以往年度我们的价值贡献大部分来源于个险渠道,未来其他渠道的贡献将陆续展现,尤其是银保渠道、团险渠道、互联网渠道。”他表示。

三是加快发展动能升级。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转型,全面提升销售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综合化能力;扎实推进康养生态建设,实现产品+服务深度融合;深度拥抱数字化转型。

四是强化基础管理夯基固本。加强金融文化培育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利明光表示,公司发展基础稳固,具备长期稳健发展条件和实力。随着公司各项改革成功,公司有信心全年保持各项业务平稳健康发展,保持规模价值市场领先。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