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堪比茅台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拾遗地 7.1w阅读 2025-03-08 10:48

文/十一弟

最近,港股上市的蜜雪冰城,让很多人惊掉下巴。

到昨天,它的市值已经站上了1348亿港元。

相比763亿港元的上市估值,登陆港交所的五个交易日,股价暴涨了四分之三。

有人说,“这是穷鬼经济的胜利。”

但其实,更像是一场饥饿营销式的上市——

这次登陆港股,蜜雪冰城发行了1706万股新股,仅占总股本的4.52%。

靠着发行少量的新股,让二级市场的流通股,供不应求。

散户们趋之若鹜,股价随之节节攀升。

四两拨千斤,借助这次上市融资,蜜雪冰城的估值,被托举到了千亿以上。

如果你查一下它的股权结构,就能看出其中的猫腻。

作为实际控制人,来自河南商丘的张氏兄弟——张红超、张红甫,持有大约82%的股份。

几家机构投资者,再加上员工持股计划,以及几名核心高管,合计持有将近16%的股份。

真正的散户们,实际持有蜜雪冰城的股票,还不到937万股,仅占总股本的2.48%。

在二级市场上,散户是交易最活跃的投资者。

若是换手买卖的筹码供应不足,稍有跟风炒作,股价就会出现暴涨。

放眼资本市场,这样的妖股,比比皆是。

2023年,有一家来自越南的电动汽车公司——VinFast,在美股上市。

这家汽车公司的产能很差,上市时却在资本市场画大饼,其预计年产能会达到25万辆。

到去年,它的汽车交付量,也不到10万辆。

VinFast自诩为越南的“特斯拉”,但很多人都知道,它其实是越南的“恒驰”。

美股上市时,VinFast仍处于亏损,资金链紧张,急需外部融资输血。

但在疯狂的美股市场,它还是寻求到了230亿美元的估值。

上市后的几个交易日,VinFast的股价暴涨,市值很快就突破了1900亿美元。

这个估值水平,在全球汽车行业排名第三,仅次于特斯拉、丰田。

保时捷、比亚迪、奔驰、宝马、大众等一批汽车巨头,都被VinFast远远地甩在身后。

这一幕,实在太魔幻了。

当它的市值突破1900亿美元,股价越涨越疯的时候,散户们开始醒悟过来了——

撑起VinFast高估值的,竟然是占比1.4%的流通股。

VinFast的总股本多达23亿股,但能够在二级市场买卖流通的股票,只有3220万股。

也就是说,这家电动汽车公司有将近99%的股票,集中在大股东手里,根本没办法自由买卖。

暴涨的股价,就是一出饥饿营销、跟风炒作的把戏。

醒悟过来的散户们,开始了疯狂抛售,只用了几个交易日,VinFast的估值,就被打回原形。

从疯狂上涨到断崖式跳水,短短十几天时间里,VinFast的股价大起大落,经历了一轮过山车。

十一弟查了下,VinFast现在的市值,已经跌到不足80亿美元了。

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它没有VinFast美股上市的妖气那么重,但也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哪怕是A股的茅台,在蜜雪冰城的估值面前,也要低下高傲的头颅。

2023年,蜜雪冰城收入203亿,净利润31亿。

按照目前1348亿港元市值计算,它的市盈率将近40倍。

这意味着,蜜雪冰城每赚1块钱利润,港股市场就给到了40块钱估值。

即便按照它预估去年净利润44亿计算,市盈率依然高达28倍。

作为A股白酒行业的天花板,茅台市值1.9万亿,去年净利润857亿,对应的市盈率只有22倍。

十一弟还看了下五粮液,虽然有着5200多亿市值,但市盈率仅有16倍。

蜜雪冰城在港股的估值水平,把茅台、五粮液都甩在身后,根本撵不上。

它的估值到底有多高,还可以跟同行企业作个对比。

在奶茶行业,规模排名第二的古茗,跟蜜雪冰城在同一天递交招股书。

古茗拥有大约9800家加盟店,2023年营业收入77亿,净利润10亿出头。

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是古茗的4.6倍,营收规模是它的2.6倍,净利润是它的3倍。

同在港股上市,古茗的估值水平,与蜜雪冰城有着天差地别——

上市当天,古茗即遭遇了破发。

目前,它的市值大约266亿港元,市盈率18倍左右。

蜜雪冰城的市值,是古茗的5倍以上。

还有更早在港股上市的茶百道、奈雪的茶,与蜜雪冰城的估值差距,就更大了。

1969年,股神巴菲特在写给股东们的一封信里,曾经讲过一句话——

“市场短期是一个投票器,长期则是一个称重机。”

在二级市场里,不要沉迷于股价短时间内的涨跌起落。

含金量究竟如何,还是要做时间的朋友,看公司的长期发展和价值投资。

暴涨与暴跌,是零和游戏,有人大赚,就会有人血亏。

最后为跟风炒作埋单的,只有散户。

蜜雪冰城上市,这家平均单价仅6块钱的奶茶企业,在港股奉上了一场千亿市值的资本盛宴。

散户们蜂拥而上,股价节节攀升,但不要高兴得太早——

总股本3.77亿股,绝大多数筹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它的大股东、几家机构投资者、员工持股计划和几名核心高管,合计持有其97.52%的股份。

那些交易最活跃的散户们手上,只有不到937万股的筹码,持股比例仅2.48%。

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券商一起,密切配合,四两拨动千斤。

狼多肉少、饥饿营销,稍一跟风炒作,股价蹭蹭就涨起来了。

散户们就像一根杠杆——

靠他们低买高卖、来回换手,炒着2.48%的股票,撬起了千亿市值。

蜜雪冰城上市以后,除了刚发行的1706万股新股,其他3.6亿股老股需要禁售一年。

等到一年之后,这些老股转换成H股,就将全部解禁。

它的大股东、机构投资者、高管们,也都可以自由地买卖套现了。

那时候,蜜雪冰城的估值,还能压过茅台一头吗?

茅台一直卖得贵,套路很简单——

只要在供应端做好管控,人为地让市场供不应求。

它想卖多贵,就能卖到多贵。

本文来源:拾遗地

来源:拾遗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