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全球发售公告,宣布公司将于2月21日至2月26日招股,3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买卖,股份代号为2097。
蜜雪冰城本次IPO拟发行约17,059,900股H股,其中1,706,000股H股于香港公开发售,15,353,900股H股于国际发售,每股发售价为202.50港元,买卖单位为100股。
耐心资本重仓,明星资本二次加码验证投资价值
据悉,本次IPO发行中,蜜雪冰城共引入5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2亿美元(约15.58亿港元),投资团队颇为豪华。
在蜜雪冰城的基石投资者队列中,M&G Investments(英卓投资管理)尤为引人注目,该机构共计出资6千万美元。资料显示,M&G Investments隶属英国投资巨头M&G plc,该公司由保诚集团的英国和欧洲储蓄和保险业务以及其全资国际投资管理公司M&G合并而成,在英国、欧洲、美洲及亚洲拥有约4.6百万名客户,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管理资产达3,461亿英镑。
值得一提的是,M&G plc曾在去年9月份A股放量上涨前宣布推出中国股票基金,踩准了A股投资的好时机。相关人士分析称,作为领先的投资机构,M&G以谨慎、稳健、追求长期回报的价值投资风格而著称,投资期间相对较长,国内资本市场中较少见到该机构的投资身影。对于此次M&G重仓蜜雪冰城,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体现了M&G对蜜雪冰城长期发展价值的认可,也体现出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持续看好。
除M&G Investments外,长期深耕于消费投资领域的红杉中国亦现身基石投资者阵营。该机构此前投资过多家现制饮品企业,此次认购6千万美元也再度验证了其对中国现制饮品赛道发展的信心。另有博裕资本旗下Persistence Growth Limited出资4千万美元认购了1,538,500股,博裕资本的投资偏好包括对早期市场的布局,以及对高增长行业的持续关注,投资案例包括阿里巴巴、美团、滴滴、快手、网易云音乐等知名企业。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博裕资本现身蜜雪冰城基石投资者阵营是对公司持续增长及内在价值的肯定。
此外,高瓴及龙珠资本的加码也进一步肯定了蜜雪冰城的发展前景。据悉,两家机构此前早已通过Pre-IPO轮融资成为蜜雪冰城的投资人,见证并陪伴了蜜雪冰城的发展。
深耕供应链打造极致性价比,筑牢规模化长效发展根基
1997年开始创业的蜜雪冰城,有着和国内其他主流现制饮品企业不一样的发展底色。公司最早起步于郑州一家名为“寒流刨冰”的小店,且是中国现制饮品行业中最早设立中央工厂、最早开始自建专属物流体系、最早跨品类创立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的企业。
早在2012年,蜜雪冰城便设立中央工厂,将业务延伸至上游的生产制造领域。经过超过十年的持续深耕,蜜雪冰城已经建成占地共计约79万平方米的五大生产基地,覆盖糖、奶、茶、咖、果、粮、料全品类食材。
据悉,蜜雪冰城是中国现制饮品行业中极少数实现加盟商的饮品食材、包材及设备100%从品牌方采购的品牌,其提供给加盟商的饮品食材超过60%为自产,是中国现制饮品行业中最高(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其中核心饮品食材为100%自产。
在中央工厂之外,蜜雪冰城也较早开启了在采购及物流领域的布局以持续完善供应链体系。公司于2013年将采购网络进一步延伸至上游农产品,并在2014年开始自建专属物流体系,现已打造出中国现制饮品行业内最大规模的完整端到端供应链体系,采购网络覆盖全球六大洲、38个国家,物流网络也覆盖了中国内地31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超过300个地级市、1,700个县城和4,900个乡镇。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中国内地逾90%的县级行政区划实现了12小时内触达。
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仅确保了饮品食材的高品质和稳定供应,有效优化了成本结构,并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成为蜜雪冰城坚持“高质平价”产品主张的基石;该体系也为蜜雪冰城进一步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提供了必要支持。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在中国及海外共拥有46,479家门店,仅以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45,302家门店数量计算,蜜雪冰城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现制饮品企业。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蜜雪冰城分别实现了228亿元、307亿元、478亿元及583亿元的终端零售额,同期出杯量分别达到36亿杯、47亿杯、74亿杯和90亿杯,2024年的出杯量和终端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了21.9%和21.7%。
在巨大规模的基础上,蜜雪冰城同时实现了强劲的增长、优异的盈利水平。于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个月,公司分别实现了136亿元、203亿元及18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1.2%、49.6%及21.2%。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32亿元及35亿元,同比增长5.3%、58.3%及42.3%。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