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A股窄幅整理,机器人、AI穿戴题材活跃,DeepSeek方向退潮。上证指数微跌0.02%,创业板指跌0.06%,科创50跌0.14%,市场成交1.79万亿元,逾3300股上涨。中证电池主题指数(931719)水下震荡,收跌0.61%,热门ETF方面,同类规模流动性领先、费率更低的电池50ETF(159796)回调,收跌0.65%,盘中溢价频现,全天成交额超3900万元。资金汹涌增仓,电池50ETF(159796)狂揽1400万份净申购,截至今日已连续4日累计吸金超4000万元。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931719)指数成分股多数回调,富临精工涨超9%,杭可科技涨超4%,银轮股份、欣旺达等跟涨,宁德时代、三花智控、阳光电源等跌超1%,鹏辉能源、固德威等跌幅居前。
2月18日,时代小桔(厦门)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在厦门正式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3.3亿元,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旗下浙江小桔能源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据了解,时代电服是宁德时代旗下的换电业务主体,宁德时代计划在2025年建设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中期目标为建设1万座换电站,最终目标为建成3万座换电站。
近期,DeepSeek引领科技板块上攻,机器人概念、智能汽车概念爆火,受益于下游产业链提振,电池板块需求有望攀升,产业内固态电池的稳步发展,也有望为电池行业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产业链:端侧AI、智能汽车、机器人等科技发展提振电池板块需求】
银河证券表示,过去ChatGPT引领了全球AI产业,国内外公司纷纷布局AI赛道。端侧AI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推动AI在端侧部署,在电池等方面有升级需求。高计算需求、多任务处理和数据传输会加快AI手机电量消耗,为了满足AI手机对电量的高需求,手机厂商会倾向于采用更大容量的电池,以延长手机的续航时间。例如,部分高端AI手机的电池容量已经从过去的3000mAh-4000mAh提升到4500mAh-5000mAh。碳硅电池比传统的石墨电池能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从而实现长时间续航。同时,为了弥补AI手机电量消耗快的问题,快充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来源于银河证券20250218《电子行业深度报告:重构科技生态,引领智能革命》)
国元证券表示,智能汽车的电动化依赖于高性能的电池组和电源管理系统来提供动力和保障续航;机器人也需要电池作为能源来源,并且同样需要有效的电源管理系统来确保电池的安全、稳定供电以及合理的能量利用。(来源于国元国际20250218《产业领导力持续增强是中国科技制造业估值中长期提升的底层逻辑(2025-02-18)》)
【产业内: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带来电池行业新的增长曲线】
华西证券表示,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近期多家企业的(半)固态电池在性能提升、量产进度等方面不断推进,有望加速(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材料方面,固态电池采用的固态电解质能兼容更高比容量的正负极材料,如超高镍正极、富锂锰基正极、硅基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等,率先布局固态电池及相关产业链的厂商有望受益于产业化进程加快;此外,固态电池可兼容的高镍、甚至超高镍三元材料导电性较差,硅基负极的导电性也差于石墨,碳纳米管导电剂可以改善二者较差的导电性能,因此碳纳米管导电剂相关厂商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设备方面,干法电极可以应用于固态电池中,相较于湿法工艺为增量环节,随着固态电池的发展,设备端有望先行落地,叠加单位价值量的提升,设备端有望迎来较为广阔的空间。(来源于华西证券20250220《【华西电新】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AI电气及机器人发展向好》)
中信证券表示,固态电池带来电池行业新的增长曲线,预计2030年需求超600GWh。头部电池及汽车厂商正布局固态锂电池,固态电池产业化已来。高性能的固态电池带来更多应用场景,下游需求或有更大想象空间,如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人形机器人、VR终端、高性能消费电子对电池性能具有较高要求,有望搭载固态电池,给锂电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曲线。我们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42.6GWh,2024-2030年CAGR达到133%。(来源于中信证券20250220《锂行业|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对锂需求大幅增长》)
看好新能源核心赛道前景,欢迎关注最低费率、规模高居同类第一的电池50ETF(159796);场外投资可关注联接基金,(A类:012862;C类:012863),一键把握电池板块低位布局机会!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电池5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