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18日 10:38,恒生科技指数(HSTECH)强势上涨2.40%,成分股阿里健康(00241)上涨7.30%,小米集团-W(01810)上涨6.09%,华虹半导体(01347)上涨5.66%,京东健康(06618),阿里巴巴-W(09988)等个股跟涨。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上涨2.37%, 冲击5连涨。最新价报0.78元,盘中成交额已达2.70亿元,换手率18.65%,市场交投活跃。
规模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周规模增长1.47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3/10。
份额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周份额增长83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10。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700.19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8561.74万元。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2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3.70%,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3.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71%。
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2.11。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2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数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4.26%,相对基准回撤0.29%。
费率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2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3年跟踪误差为0.071%。
国金证券指出,开年至今,“DeepSeek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叙事备受关注,港股领跑全球权益市场,背后本质驱动力缘于两点,一则港股“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二则港股分母端流动性和风险溢价事实上也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①国内M1显著回升后的资金“外溢”推动南向大幅流入香港市场,叠加港股更强的“动量效应”本身,又形成了增量资金的正反馈;同时,②“海外压力”亦阶段性缓和,推动了外资小幅回流;此外,空头平仓亦贡献了港股上涨动力。③资金流向的结构上看,科技类资产受到了内外资的一致青睐,尤其前者流入幅度更显著。
短期维度内,该机构判断港股“躁动行情”将延续,以情绪扩张(有透支但并未极端)和增量流动性为主导;中期估值扩张空间有限,盈利修复的验证是关键。基于我们的双周期框架,2025H2港股或迈入“牛市”,先决条件有二:一是分子端对内地基本面修复更加敏感;二是分母端更加受益于外资重新回流人民币资产。节奏上,短期躁动行情继续演绎后,提示未来市场波动放大的潜在触发因素:①国内基本面退坡(PMI、M1等)、②海外分母端扰动重新升温。
恒生科技指数ETF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代表经筛选后最大30间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HSTECH)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小米集团-W(01810)、阿里巴巴-W(09988)、腾讯控股(00700)、中芯国际(00981)、京东集团-SW(09618)、美团-W(03690)、快手-W(01024)、理想汽车-W(02015)、网易-S(09999)、小鹏汽车-W(0986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55%。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场外联接(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38;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39)。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