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从“微观”到“宏观”看AI革命演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智通财经网 2.9w阅读 2025-02-17 15:04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随着AI技术进步,投资力度加码,微观视角下美国AI渗透率大幅提升。当前,美国职场中的AI渗透率可能在20-40%之间;美国在工作之外的AI渗透率可能超过工作上的应用,与上一轮个人电脑渗透经验不同。宏观视角下,虽然AI可大幅提升编程等微观任务效率,但对于经济的推动效果尚不显著。长期来看,如果AI显著提升生产率,“高增长、低通胀”的“金发女郎”经济特征可能会再现。此外,AI技术应用的广度、深度提升不会仅仅局限于美国,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具备较大意义。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微观”视野:AI投资、渗透进程如何?

自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美国科技企业资本开支进入快车道。全球范围内来看,美国对于AI基建的投资力度较大。DeepSeek之所以能对全球市场形成冲击,正是因为其“成本低、效率高”的特征动摇了市场对于美股头部科技公司大规模资本开支的信心。

随着AI技术进步,投资力度加码,微观视角下美国AI渗透率大幅提升。当前,美国职场中的AI渗透率可能在20-40%之间;美国在工作之外的AI渗透率可能超过工作上的应用,与上一轮个人电脑渗透经验不同;2023年-2024年,美国AI渗透率的增速可能超过70%。

对比上一轮IT浪潮经验,成本下降、监管放松或促进新技术的投资、应用。1990年代,电脑、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其背后是技术进步、工艺提升带动IT产品价格下降,进而强化企业投资意愿。上一波IT投资热潮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撑,如1996年《电信法案》“去监管”刺激。

“中观”视野:AI对就业、工作影响有多大?

当前AI对于工作任务的替代性可能强于就业。1)从用途出发,信息业是美国企业应用AI最广泛的行业,当前AI使用更多在于强化工作效能,而非自动化;2)根据美国普查局调查,AI对于任务的替代程度要远远高于就业;3)当前,AI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训练员工应用AI。

长期视角下,AI对于就业的影响很可能是冷热不均的。复杂性较高、需专业判断的岗位就业需求可能增加,如与AI相关的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职业(过去几年,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就业韧性较强)。但是,重复性任务含量较高的职业,如法律助理、客户代表就业需求可能下滑。

“宏观”视野:AI对经济有多大影响?

虽然AI可大幅提升编程等微观任务效率,但对于经济的推动效果尚不显著。1)支出法方面,AI相关投资(如数据中心建筑投资)占美国经济比重不大;2)疫情以来,虽然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提升,结构中AI相关行业贡献较大,但较1990-2007间的生产率增速还有较大距离。

为什么当前AI对经济的推动效果较为有限?1)一方面,AI在工作上的渗透率还有待提升;2)其次,AI在企业应用中的“强度”提升空间较大。最后,科技的应用对于社会、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参照过往技术经验,AI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助推效应仍存显著不确定性。

长期来看,如果AI显著提升生产率,“高增长、低通胀”的“金发女郎”经济特征可能会再现,如美国1990年代。此外,AI技术应用的广度、深度提升不会仅仅局限于美国,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具备较大意义。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超预期转“鹰”。

来源:智通财经网

相关标签:

智通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