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银国际:港交所拟调整IPO回拨比例带来的正反影响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智通财经网 6872阅读 2025-02-12 21:22

光银国际发布研报称,2024年年底港交所发布优化首次公开招股(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咨询文件,其中涉及降低公开发售回拨机制上限的建议,征求意见期限为三个月,至今年3月19日。整体而言,调整回拨机制存在正反论点,支持方表示新机制能给予发行人更多灵活性,有利更多优质企业来港上市;反对方则表示新机制令散户投资者参与度降低,令投资者蒙受损失,同时亦损害了部分券商的利益。

光银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01.港交所建议两套新方案。

在当前回拨机制下,新股发售一般安排10%为公开认购(针对散户投资者),90%为国际认购(针对机构投资者),并根据超额认购倍数,可以将公开认购的比例最多回拨至50%。香港股市特有的回拨机制始于1998年,设立的原因是1997年散户投资者占香港股市成交额的53%,为了照顾散户投资者对新股的认购需求,通过回拨机制增加散户的中签概率。根据咨询文件,港交所建议两项方案,一是把公开认购的初始份额设定为5%,回拨上限为最高20%;二是把公开认购的初始份额设定在10%至50%之间,但没有回拨机制。

02.新的回拨机制与当前的投资者结构更匹配。

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发展,香港市场散户投资者所占的成交额已经低于15%,新的市场结构下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分布更匹配。至于机构投资者享有更高的议价权,是市场的定价者,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议价,有助于确保发行价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降低新股发行价过高甚至破发的概率,同时能够保护散户的利益。另一方面,从香港新股集资市场而言,新机制能给予发行人更多灵活性,有利更多优质企业来港上市。

03.散户投资者的新股参与度或将下降。

然而,新的回拨机制下,散户投资者的新股参与度将下降,导致中小券商的盈利能力下降。如果回拨上限调整至为20%,意味着散户投资者能够购买新股的最大比率减少了30%。对于新股项目,多数券商提供零利率保证金交易,在保证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券商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客户抽中新股后收取的1%经纪佣金以及卖出时的佣金。新的回拨机制使得散户投资者的中签概率下降,从而降低券商的佣金收入。部分中小券商的新股项目可能无法获取利润。

来源:智通财经网

相关标签:

智通财经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