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雄起,红利怎么看?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连续19日获资金净流入近4亿,红利策略能长期有效吗?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9364阅读 2025-02-06 19:38

2月6日,A股、港股市场联袂大涨,DeepSeek引发的投资涟漪还在扩散,科技板块表现亮眼。港股三大指数收红,主流的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午后上冲,收涨0.73%,成分股中,中国建材领涨3.76%,中国电信涨2.88%,北方控股涨1.88%,航运股上行,太平洋航运、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国际收涨,三桶油集体收涨,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涨超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0.93%,银行股走势分化,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收涨,民生银行、农业银行回调。

热门ETF方面,“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午后冲高,收涨0.84%,成交额超3700万元,环比爆量。午后溢价坚挺走阔,反映买盘实力强劲!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最新规模达18.62亿元,稳居同指数ETF第一!

image

从基金规模来看,自成立以来,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份额增长势如破竹,屡创新高。最新规模超18亿元,高居同指数ETF第一!

image

在全球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长期无风险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的大背景下,以“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作为长期配置底仓优选,连续19获资金重手增仓,累计吸金超3.9亿元。时间拉长,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近60日净流入额高达7.58亿元!

image

2024年7月以来,“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连续7个月分红到账日,均为每个月月底!据统计,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每10份已累计分红0.26元!

image

高频分红的背后是强劲的高股息在支撑,“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可谓是股息“富翁”!据统计,标的指数(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的股息率高达8.21%,超过主流A股红利指数股息率。

image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2.4

近期在DeepSeek事件催化下,科技板块显著走强,受科技-红利跷跷板效应影响,红利似乎稍显平淡。红利策略是否依旧长期有效?

考虑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从长期来看,红利策略始终是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机构仍然坚守红利资产配置价值,从经济基本面、外围环境以及流动性多角度分析,建议在当前时点增配港股高股息资产。

【经济基本面:国内政策真空期叠加国债收益率下行,高股息性价比凸显】

光大证券指出,从政策来看,2024年,国家推出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宏观政策。24M9政策转向后,24M10-24M11制造业PMI超预期且重回枯荣线以上,但CPI同比增速仍持续低于预期,仍需等待政策落地。当前时间点(25年年初)为政策真空期,后续政策期待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举措。

从货币环境来看,利率下行,类债券属性的港股高息标的更具吸引力。港股高股息指数总体与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呈负相关,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呈弱正相关。目前内地处于利率下行周期,港股高股息板块相对确定的股息现金流回报可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收益,类债券属性更具吸引力。(来源于光大证券20250111《港股策略报告:2025年初,港股高股息策略应该配置什么?》)

此外,国家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叠加市值管理并购重组概念的加持。随着“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的持续推进,2024年以来,在年中披露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接近1000家,较往年大幅增加。而这一趋势,预计将在今年继续延续。同时,市值管理、并购重组等系列政策也推动了央企为代表的红利指数投资价值的抬升,股息溢价强有支撑!(来源于大同证券20250120《资产配置:股息溢价强支撑,红利配置正当时》)

【外围环境:全球宏观环境风云变幻,市场避险情绪仍存】

光大证券表示,海外主张弱美元政策以降低贸易逆差,但其政策主张从结果上倾向于提振美元。1)贸易逆差下降会在客观上提振美元;2)海外主张的政策会使美国通胀面临上行压力,相对独立的美联储可能放缓降息步伐;3)企业减税政策有利于吸引外国投资,加大美元需求;4)支持基建和制造业回流有利于刺激美国内生经济动力,吸引资金流入美国。

据统计,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时,港股高股息指数表现优于恒生指数。2015-2016、2018、2022-2024年间,人民币汇率下跌,港股高股息指数涨幅高于恒生指数,系投资者增持港股以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且港股中盈利稳健的高股息优质证券更具投资价值。此外,海外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造成冲击,港股避险情绪或将升温,港股高股息策略有望受资金青睐。(来源于光大证券20250111《港股策略报告:2025年初,港股高股息策略应该配置什么?》)

【流动性:南向资金对港股定价能力提升,市场对高股息偏好提高】

光大证券指出,沪深港通持股量占港股总股数的比例持续提升,南向资金对港股的定价能力有所增强。根据Wind计算,2017年3月沪深港股通持股量占港股总股数的比例在 3%以下,2021年4月上升至6.8%,随后上升趋势放缓,2022年5月以来重新加速增长。截止2024年12月30日,沪深港股通持股量占港股总股数的比例为13.2%(来源于光大证券20250111《港股策略报告:2025年初,港股高股息策略应该配置什么?》)

从南向资金来看,其加仓方向仍呈现哑铃型特征,显著增配新经济以及红利板块。近1个月前十大净流入个股中,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神华均为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成分股。

image

从险资配置偏好来看,港股红利板块呈现出显著的性价比优势。申万宏源指出,2024年,险资在港股二级市场的举牌动作达到20次,其中13次针对港股。与A股相比,港股不仅存在折价现象,还拥有大量股息率超5%的个股。港股银行以及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央国企凭借稳健的基本面和较高的股息率,备受险资青睐。

2025年,险资继续举牌港股红利资产,平安人寿接连举牌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

image

(来源于申万宏源20250113《择机布局红利“洼地”—— 2025年红利投资展望》)

买红利,更多“聪明投资者”选择“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

1、高股息率、红利支付率:标的指数股息率同类领先,2024年股息率超7%,居所有主流港股红利类指数前列。

2、估值“比价优势”凸显:港股估值相比于A股更低,安全边际更加充分。

3、稳定可预期的高水平分红: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的港股红利类ETF,一年可最多分红12次,同指数ETF产品规模最大。

4、行业平衡、成份股聚焦: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低利率背景下,跟随长期资金寻求配置线索,不妨关注“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股息收益相对确定,安全边际更充分,两融标的,玩法升级!更有联接基金(A:501305;C:501306)方便场外投资者7*24申赎、定投。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月月评估分红”指基金管理人每月可对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和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进行评估,基金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时,可进行收益分配(详情参见基金合同)。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以上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基金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