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新浪财经2024年会暨第17届金麒麟企业家论坛在北京举行。同日下午,“金麒麟论坛·2024金融新篇章”召开,原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携手多位银行保险机构高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金融新篇章。
“自去年九月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性经济政策,其中,货币政策‘增量’明显,是观察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变量。”于学军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一是降准降息,央行承诺今年仍会继续降低;二是央行入场购买国债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三是专门针对资本市场推出的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谈及银发经济发展,梁涛认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将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险业应抓住机遇。
银行在服务科技创新上大有可为
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指导意见,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在此之中,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已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
在此次论坛的“银行新篇章”环节中,北京银行行长杨书剑表示,商业银行在服务科技创新,谱写“科技金融文章”上大有可为。
他表示,做好科技金融,是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做好科技金融,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科技金融,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他看来,当前,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做好科技金融,就是要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服务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发展。
浦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浦发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薛宏立称,近年来,我国科技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主体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低利率环境对银行有何影响
资本如何才能“有耐心”
谈及利率问题,于学军表示,随着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政策利率的持续降低,尤其到下半年,全球的货币环境应该发生明显的改变,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收窄,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改善国内流动性状态,并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
“去年九月之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性经济政策,其中货币政策‘增量’明显,是观察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变量。”于学军具体谈及三大方面,一是降准降息,央行承诺今年仍会继续降低;二是央行入场购买国债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三是专门针对资本市场推出的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那么,低利率环境对银行有何影响?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教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表示,未来会进入比较长期的低利率时代,在此环境下对银行的影响非常直接,息差不断收窄,但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比如兼并重组,减少分支机构,其次是推动资金交易同业外汇等中间业务。
另外,谈及耐心资本,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表示,许多人将长期资本、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连起来,认为长期资金便是耐心资本,这是一个误解,长期资金在利益面前可以做长期投资,也可以做短期炒作,长期资金并不必然是耐心资本。反过来,比如对上市企业而言,在市场上融到资便是资本,在二级市场炒卖股票的可能都是短期资金,短期资金对于融资人来讲也可能是长期资本,不能简单以资金的长期性和短期性理解长期资本、短期资本或者它们是不是耐心资本。
资本如何才能“有耐心”?在刘晓春看来,首先,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机制安排,包括资本的持有人或者投资人自身对自己的资本进行机制上的安排,使得一部分资本可以进行长期投资、高风险的投资;其次,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能够保障此类资金“有耐心”;另外,需要市场机制能够保证资本“有耐心”。
银发经济的发展将创造大量就业
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在此次论坛的“保险新篇章”环节中,中国太保董事会秘书苏少军指出,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过程是金融业挖掘新增长空间,实现业务结构优化的过程,是金融业增强创新驱动,提升服务和运营效率的过程,是金融体系自身安全性和韧性进一步增强的过程。
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养老金融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国家战略。
梁涛认为,发展银发经济是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本与环境统筹发展的抓手,只有推动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动,才能在我国的新旧动能转换中使人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更加匹配,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人口年龄的转变,对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创新、竞争等活动的影响,探索老龄社会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的解决方案,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梁涛表示,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市场效能释放,银发经济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银发经济的发展将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险业应抓住机遇。
在人保寿险副总裁、首席风险官于怀强看来,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的社会和家庭负担加重,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加大,人们对养老保障和财富积累的需求不断释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保险业新国十条从保险保障扩展到财富管理,提出要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为行业做好养老金融指明方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速,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风险保障供需矛盾不断凸显,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行业做好普惠金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德华安顾人寿总经理殷晓松表示,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养老金融领域是非常广阔的一片天地。在发达国家的一个人一生的储蓄中,至少50%左右均在此处,从规模上来看非常之大。
谈及公司本身的做法,北京人寿执行董事、总经理王修文在会上表示:“今年是贯彻新国十条的首个关键年份,公司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深化‘五篇大文章’的实际探索,做优做强‘保险+康养’生态链,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新型寿企应有的力量。”
新华养老保险副总裁、总精算师曾辉表示,对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方面,在资产配置上坚持以宏观经济研究为基础,强化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分析,构建长周期的口号机制,树立长期业绩导向,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的稳定投资,为客户的养老资金保值增值提供持续保障。
中英人寿总经理崔巍表示,公司依托股东禀赋,打造养老健康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创养老金融新篇章。
五篇大文章为银行理财业发展指明方向
“老钱”家族需有“老钱”意识
在“资管新篇章”环节,北银理财董事长步艳红表示,金融“五篇大文章”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对金融行业如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做了详细部署,为银行理财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步艳红称:“当前我们面临的投资管理行业是一个低利率时代,同时老百姓的财富管理也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谈及今年资产配置情况,恒丰理财总裁罗鹏宇表示,一是继续将债券做深做精做透,基于票息收益较难覆盖产品的业绩基准,需要在原有配置策略的基础上,增厚波段交易和择券策略的收益,注重交易机会的把握;二是权益资产方面,无论是A股或者港股,高股息且估值合理的红利资产是比较不错的可持有资产;三是海外资产方面,建议可以关注黄金,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速度快,规模超过30多万亿,产品种类齐全,也有一些挂钩黄金的ETF公募基金,可以适当关注。同时,美债也具备一定的配置机会。
今年一定要把债券继续做深,做精做透,大家都是专业人士,票息是一方面,但是票息是不可能覆盖得了产品的业绩基准。在今年可能还是要非常高度去重视市场波动所带来的交易机会,当然波段操作是很难的。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在做好配置的同时,交易的机会出现的时候需要把握住;其次是需要把仓位分为配置盘和交易盘。
京华世家家族办公室董事长聂俊峰在会上提出,中国的“老钱”正在出现。他表示,依然健在的“老钱”家族们需要有“老钱”意识,真正地以“old money”心态认知宏观经济,同时做好自己财富传承架构设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财富传承、长期主义、“老钱”风格的资产配置和产品组合。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