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29日港股盘后,美团发布了 2024 年三季度财报,在众多泛消费同行的业绩依旧是“雷声滚滚”的情况下,美团本季度收入&利润双双明显beat的表现,仍可谓出彩,具体来看:
1、到家业务的核心指标--即配总单量本季约71亿单,同比增长14.5%,增速和上季大体持平略增、符合公司先前的指引,并不算出彩。结合近阶段闪购和外卖单量增速约3:1的关系,外卖业务的单量应当仍略超10%。在23上半年的低基数期过后,美团外卖业务的增速已大体稳定在了其中期内的中枢增速上。
单量增速基本持平,物流性收入的同比增速却由上季的13%大幅拉升到了20.9%。粗略测算单均配送收入已同比止跌反涨6%,我们认为单均配送收入明显上升,和随之带来配送UE的利润改善,应当就是本地生活板块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功臣。关于单均配送收入改善的原因,正文有更详细讨论。
2、融合到店、到家业务情况的佣金和广告收入,本季同比增速分别为24.3%和18.1%,且前者增长在加速、后者则是在放缓。结合公司先前的指引,本季到店业务的GTV增速应当是和上季大体持平的,佣金性收入的小幅提速,反映了美团&抖音一同将重心转向变现、而非抢规模后,美团提高变现率(或是减少佣金减免、补贴)的情况。
但广告性收入增速则环比下降了约1.6pct,佣金和广告业务增速的差距又拉大到了6pct,不禁让人联想起22年~23年初抖音和美团激烈竞争时的情形。但仅凭单季的表现还不足以表明美团和抖音对商家广告投流的竞争又再度明显抬头,仍需观察。也不排除是宏观因素下,商家对不能直接带来转化的广告预算整体下降导致的收入放缓。
3、创新业务本季营收242亿,同比增长28.9%,较上季小幅提速,也比市场预期多出约8亿。据公司自己的解释,主要是小象和优选等零售型业务的增长较强,海外市场可能也有一些贡献。
此外,本季创新业务的减亏也好于预期,实际经营亏损为10.3亿,大幅好于彭博上预期17亿的亏损。但市场实际亏损的预期大概率并没这么高,相比上季继续减亏3亿更加准确。据解释、减亏的主要贡献也是来自优选和小象超市等社区零售业务的效率提升(如履约的UE改善)。
4、盈利层面,本季美团集团整体的经营利润达137亿,较上季再创新高,且高出彭博一致预期接近40亿,beat幅度可谓夸张,那么来源何处?
首先创新业务的减亏名义上贡献了约7亿的超预期利润,但实际超预期幅度并没这么大。
而核心的本地生活板块的经营利润为146亿,趋势上环比上季略有下滑,但符合暑期配送成本较高的季节性变化,公司对此也有指引。因此实际利润比彭博卖方预期多出17亿。结合前文,超预期利润的来源应当是以配送UE的改善为主,到店业务佣金率提升为辅。
另外,集团层面未分配本季扭亏为盈,取得了1.3亿的正经营利润,单项就贡献了约20亿的超预期利润。但这主要因为本季美团确认了15.5亿的汇兑收益和5.7亿的投资性收益。对这些一次性利好带来的预期外利润,可以忽视。
因此美团本季实际经营利润超预期的幅度大约是在20亿左右。(我们也不能排除买方对利润的预期更高)。
5、成本和费用角度,本季度美团毛利润达368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4pct到39.3%,比上季度同比提升3.8pct的幅度更大。营销费用相比去年小幅增长了6%,虽逐步重回增长,但对比营收22%的增速仍是被摊薄的状态,跨行业对比电商这类增长缓慢、费用投放却高速的行业,也看见美团的竞争格局是明显更好的。管理费用有10%的增长,可能主要是由于开拓海外业务的影响,研发投入则是同比下滑的。整体上,三项经营费用合计同比增长5%,换言之,费用率仍是在被摊薄下降的。
海豚投研观点:
显然,无论从预期差还是业绩自身趋势的角度,美团本季度的财报仍称得上优秀。到家业务(尤其是外卖)虽因渗透率确实趋于成熟、单量增长较难重新提速。但作为平台方,无论在物流、佣金或广告上,美团无疑有着不俗的自主调价空间,来释放增长或利润。虽然这种调整空间不可能永远持续且“物极必反”。但相对的,中期视角内美团后续再交付超预期的营收或利润,也不会让海豚投研意外。
到店业务上,目前来看美团&抖音看起来仍在相对休战,携手一同做变现和利润的阶段内。虽然广告增速的放缓是个不算好的信号,但目前仍不足再度让市场明显担忧起竞争加剧的问题。
创新业务继续超预期的减亏、增收,同样处于良好的周期之内。不过“容易”的减亏空间可能在逐步结束。伴随着海外业务进入扩张期,创业业务整体能否实现稳定盈利,并让市场“认真”地给这部分业务估值,可能暂时仍不应抱过多期待。
以上都是美团值得夸奖之处,但海豚投研也不得不说,但是自上季度财报以来,美团无疑是近期最被市场一致看好、股价表现也最好的中概股之一。市场也曾一度定价到HK$200以上,一个相当乐观的价格。好在近几周的回调后,我们认为目前定价已回落到了比较乐观的水平。
对于美团后续能不能继续交付不俗的业绩?海豚投研认为至少1~2个季度内概率不小。但目前的价格是不是有性价比?我们认为很难算。换言之,业绩beat的钱有可能继续赚,但“你的脚与安全垫之间可能也有些距离”。
本文来源于“海豚投研”微信公众号,作者为“海豚君”;智通财经编辑:文文。
来源:智通财经网
相关标签:
智通财经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