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1992-2010年日本股市历次反弹 哪些行业跑赢指数?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智通财经网 5.0w阅读 2024-10-13 12:28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1990年代日本股市泡沫+地产泡沫破裂之后的“失落二十年”,以日经225指数为代表,日本股市较成规模的反弹共计4次。总体来看,1990s的反弹幅度均在50%左右,但调整幅度逐次加深;2000s的上涨持续时间最长,上涨幅度也相对较大。对各行业结构进行属性划分,四轮反弹中,至少3次跑赢指数定义为进攻,主要行业有科技、消费、工业;在与反弹对应的调整阶段,4次均跑赢指数定义为抗跌,主要行业有公用事业、医药。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反弹1.0:超跌反弹→核心资产。

日本股市&地产泡沫破裂后的第一轮反弹比较波折,依次经历急涨—下跌—反弹—震荡—下跌—上涨,累计时间为668个自然日,累计幅度为50.3%。其中第一次急涨在1992年8月19日,将其定义为超跌反弹。此前日本股市已经调整了两年有余,日经225指数从1990年初超过38000点跌至14000点左右,跌幅达63%。8月20日,宫泽内阁发布10.7万亿日元的综合经济对策,日经225自1992年8月19日至1992年9月10日反弹32.1%,各行业均上涨,其中能源、金融地产涨幅较高。而后修整约半年时间(调整幅度约11.4%),1993年2月,日央行时隔7个月再次降息,3月,日经225指数开始反弹,时间约一个月,幅度为23%,领涨结构切换至科技。之后再次进入震荡下跌期(震荡期日经225涨幅2.3%,后续下跌阶段日经225录得-24.0%),至11月再次上涨,日本完成了93年年内宽财政和宽货币的二次加码,这一轮上涨持续至1994年6月,幅度为33.7%,领涨结构为科技和制造,也是当时日本的核心资产。本轮反弹后续调整幅度为32.6%,持续381个自然日。

反弹2.0:消费+制造的宏观经济企稳预期。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区发生了7.3级大地震,对日本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此同时日元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4月,村田内阁出台《日元升值紧急经济对策》,9月加码14.2万亿日元的财政扩张政策,与此同时,日本央行同年连续2次降息,贴现率降至0.5%。1995年6月,日本政府成立 “股市安定基金”,由银行出资约2万亿日元,7月,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同时日美在协商之下,日元结束升值。1995年7月-1996年6月,日经225指数开启为期约1年的反弹,反弹幅度为56.5%。结构上,宏观经济企稳预期之下,消费+制造领涨,需要说明的是,可选消费中汽车涨幅较高,1996年也是日美汽车贸易战结束的年份。本轮反弹后续调整幅度为41.6%,持续923个自然日。

反弹3.0:共享全球科网泡沫。

1999年,全球经济逐步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恢复,叠加互联网产业趋势进入顶峰,全球股市都有明显上涨(A股在1999年经历了“519”行情)。1999年-2000年4月的反弹中,日经225指数上涨57.4%。1999年的反弹结构比较简单:科技,涨幅远超指数和其他行业,这也是产业趋势之下的必然。另外,本轮反弹中有两个行业下跌,分别是能源和公用事业。本轮反弹后续调整幅度为63.5%,持续1111个自然日。

反弹4.0:周期+制造的全球经济复苏牛市。

2003年-2007年的这轮日股反弹,也许直接用“牛市”描述更为合适。在这轮上涨中,日经225指数上涨139%,持续超过4年的时间。尽管2003年-2007年日本小泉内阁总体选择了偏保守的财政政策,但受益于中国经济腾飞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日本国内债务问题的解决,东京圈房价的企稳等多重利好因素,日本周期、制造、科技均有超额收益。本轮反弹后续调整幅度为61.1%,持续599个自然日。

日本90年代财政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从1992年开始,日本政府财政赤字连续上行,到21世纪已经超过100%(这也为未来的财政紧缩埋下伏笔)。1992-1994年经济压力较大之际,日本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公共投资对于实际GDP增速的贡献连续三年超过企业设备投资的相应贡献,直到1996年桥本内阁上台,财政政策不再发力,但后续日本不良债务问题逐渐暴露,经济压力增加,1998年日本又重启财政宽松。

货币政策:日央行从1991年7月起开始降低贴现率,至1995年已经下调至0.5%,但日本信贷持续传导不畅,货币乘数不断降低,日本银行在1998年开始又下调隔夜拆借利率。到1999年3月下降至0.03%,进入所谓“零利率”时期。另外1997年开始,日本央行开始购买国债,每月两次在国债二级市场上买进4000亿日元的国债,1998年增加到6000亿元。

风险提示:

在宏观政策、产业趋势之外,地缘政治也对日本经济和股市的走向有较大影响。

来源:智通财经网

相关标签:

智通财经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