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擦线”完成业绩目标迈入百亿阵营后,苏酒老二今世缘(603369.SH)今年上半年维持住了营收、归属净利润双增长的态势,中高端产品成为带动业绩增长的主力。
按照此前确定的2024年经营目标测算,今世缘今年上半年完成近六成的年度目标。但分季度来看,Q2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都表现相对低迷。
证券之星注意到,对于区域酒企而言,当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全国化才是稳增长的一大利器。虽说今年上半年省外市场收入增速高于省内,但省内市场依旧占据主要地位(省外不到总营收的一成),而省内市场经销商数量明显增加与省外“收缩”更是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如此,作为白酒上市公司的“蓄水池”,今世缘今年上半年的合同负债降超七成。
低端酒收入欠佳
公开资料,今世缘前身为江苏高沟酒厂,1996年创立今世缘品牌,主打“中国人的喜酒”概念,2014年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继洋河股份之后江苏第二家上市白酒企业。
财报显示,今世缘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04亿元,同比增长22.36%;归属净利润24.61亿元,同比增长20.08%;扣非后净利润24.46亿元,同比增长19.2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7亿元,同比增长56.09%。
目前今世缘形成“国缘”、“今世缘”、“高沟”三大品牌结构。今世缘白酒类产品按照价位带划分产品档次,特A+类为出厂指导价300元(含税,下同)以上的产品,特A类为100—300元价位带产品,A类为50—100元价位带产品,B类为20—50元价位带产品,C类、D类20元以下价位带产品,其他为非白酒产品。
证券之星注意到,今世缘中报主要依靠中高端产品带动业绩增长。今年上半年,今世缘旗下特A+类酒实现营业收入46.54亿元,同比增长21.91%;特A类酒实现营业收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26.05%;A类酒营业收入为2.58亿元,同比增长14.32%。
不过,今世缘旗下的低端酒表现欠佳,B类、C类与D类产品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C类、D类营收下滑幅度为8.14%。但由于这部分产品占今世缘营收总额比重较小,对基本盘影响不大。
据悉,今世缘确定2024年经营目标为总营收122亿元左右,净利润37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今世缘在上半年完成近六成的年度目标。
但分季度来看,Q2表现不佳。今世缘2024一季度实现营收46.71亿元,归属净利润15.33亿元;二季度实现营收26.34亿元,归属净利润9.29亿元。对比数据,二季度表现相对低迷,该公司表示3-5月相对处于白酒消费淡季。
收入依赖江苏大本营
区域酒企在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全国化成为绕不开的话题。作为“苏酒”唯二的上市公司,今世缘全国化布局情况一直颇受市场关注。
证券之星注意到,即使交出了营利双增的成绩单,但省外拓展仍然困扰着今世缘。
今世缘以行政区域作为分地区标准,江苏省内淮安大区包括淮安、宿迁,南京大区包括南京、镇江,苏南大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苏中大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大区包括盐城、连云港,淮海大区包括徐州;省外指江苏省以外。
今年上半年今世缘在江苏省内实现营收66.58亿元,同比增长21.1%。省内市场中,南京大区的收入最多,苏中大区收入增幅最大。省外市场实现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36.39%,尽管省外市场营收增幅高于省内,但省外市场对总营收的贡献仅占8.2%。
业内普遍认为,今世缘业绩目标实现主要看能否在省外市场突围。
从经销数量看,今世缘的省外经销家数呈下降趋势。根据今世缘披露的2024年上半年与行业相关的定期经营数据公告显示,公司省内、外的经销商数量为1050个。期初,省外的经销商数量为562个,期末降至516个。而省内经销商则从期初499个增至534个。
今世缘此前曾表示,除了已经确立的重点市场外,该公司会围绕长三角布局,对安徽、浙江、上海加大投入。目前来看,今世缘更多的是围绕环大本营地区拓展。
合同负债降超七成
合同负债一向被喻为酒企的“蓄水池”,代表了经销商向企业的打款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销商对行业的市场预期,合同负债增长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渠道拿货积极性越高。
证券之星注意到,今世缘今年上半年的合同负债在大幅减少。据财报数据,至6月末,今世缘的合同负债为6.27亿元,相比去年末的24亿元减少了73.86%。今世缘在财报中给出的原因是主要系季节性因素导致预收款项的减少。
拉长时间线,今世缘在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的合同负债余额分别6.45亿元、10.17亿元和11.29亿元,今年6月末合同负债余额同比有明显下降。今世缘相关人士表示,“行业竞争激烈,减轻经销商压力,不要求过多打款。”
行业人士认为,上半年今世缘财务数据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汇票结算、股权考核、主动控速试图恢复渠道弹性、维持价格稳定等因素均对公司表现产生影响。而公司合同负债出现了大幅下滑,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今世缘面临着一定的渠道与市场承压。(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凤茹)
来源:证券之星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