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泰冲刺港交所:三年售出260万套智能座舱,苏宁小米持股超5%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IPO早知道 1.6w阅读 2024-06-29 12:30


今年上半年完成交割完成了10.47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于2024年6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09年的博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提供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2010年,博泰推出中国首个3G车联网系统,成为最早进入中国智能网联市场的企业之一。同时,博泰也是最早开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少数企业之一。与其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侧重于硬件相比,博泰通过提供软件、硬件和云端服务相结合的全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实现差异化,从而可以提供量身定制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软硬一体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收入计算,博泰是为中国OEM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第二大独立本土供应商。截至2024年3月31日,博泰已累计为超过40个汽车品牌的超200款车型提供服务。

2023年,博泰成为首批在中国提供采用高通公司第四代骁龙8295芯片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这款芯片是具有最高算力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最新一代车规级芯片之一。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4年3月31日,按搭载高通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定点数量计算,博泰在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二。此外,博泰亦提供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以提升驾驶体验并提升效率和成本效益。

截至目前,博泰的智能座舱及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已被中国前五大OEM中的三家和中国前五大高端新兴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的四家所采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泰已通过22家汽车OEM对智能座舱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其中包括15家中国OEM、5家合资OEM和2家国际OEM。

此外,博泰亦为首批进军海外市场的中国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同时,博泰还利用在海外与中国及合资OEM合作的经验,在全球汽车市场为国际OEM提供服务。譬如,博泰已成为欧洲一家全球豪华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为其提供搭载高通8155处理器智能座舱的售后安装。

2021年至2023年,博泰累计售出约260万套智能座舱,复合年增长率为55.2%。今年前五个月,博泰已交付约610万套智能座舱单元,与2023年同期的约250万套智能座舱单元相比增长了140%;同期,博泰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从七家OEM获得17个定点。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至2023年,博泰的营收分别为8.64亿元、12.18亿元和14.9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1.3%、14.1%和15.4%;经调整EBITDA分别为-2.65亿元、-3.18亿元和-1.27亿元;经调整EBITDA率则分别为-30.7%、-26.1%和-8.5%。

截至2024年4月30日,博泰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8亿元人民币。

成立至今,博泰已获得苏宁、小米、益松投资、东风集团、亚信华创、红马资本、思佰益、复鼎资本、建信信托、乾道投资、海尔资本、晶凯资本、丰实资本、卡睿创投、傅鑫投资、建元基金、一汽、吉晟资本、上海国盛资本、平安资本、井冈山投资、金景资本、金杜鹃资本、东方富海、新昌创投、安徽中安、长春长兴、四川基金等机构及地方政府的投资。IPO前,苏宁、新昌创投、小米等持有博泰超5%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博泰交割完成了10.47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即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彼时的投后估值超85.72亿元人民币。

博泰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及增强技术,进一步加强涵盖软件、硬件和云端服务的全栈内部能力;提高制造、测试和验证能力;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以提高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本文来源:IPO早知道

来源:IPO早知道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