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跳水!A股7月将有重大变化?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证券之星 1.8w阅读 2024-06-28 18:58

今日A股冲高回落,三大股指早盘均涨超1%,午后,沪指、深成指涨幅收窄,创业板指跌超1%,创业板指权重股宁德时代、东方财富、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等纷纷走低。

盘面上看,消费电子概念持续爆发,田中精机、德赛电池、得润电子等10余股涨停。智能电网概念延续强势,欣灵电气、新特电气等多股封板。中字头个股午后拉升,中国船舶涨近8%,股价创年内新高。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京三市超3100股飘红。

截至收盘,沪指涨0.73%,深成指跌0.01%,创业板指跌1.16%,今日市场成交达7059亿元。

与此同时,A股半年度收官,从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主要指数表现同样分化,其中沪指跌0.25%,上证50、沪深300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数跌超10%,国证2000指数跌近20%,中证2000指数跌超20%,北证50指数跌超30%。

上半年,高股息蓝筹股表现强势,长江电力、中国海油等多股创出历史新高;低空经济等题材热点一度活跃。整体上,大盘蓝筹股表现较好,中小盘股普跌,全市场5000多只个股中,年内上涨个股不足800只。

券商股午后突发跳水

六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券商板块午后突发跳水,对大盘涨势造成了一定影响,虽然东方财富等公司回应称经营管理一切正常,但证券板块指数收盘仍跌1.69%领跌两市。可见目前市场情绪还是偏弱。

消息面上,佣金费率新规即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新签的被动指数型产品佣金费率统一按照万2,主动管理型产品佣金费率统一按照万5。不仅如此,部分规模很大的产品,或进一步突破万2,降到万1。另外,由于被动股票型基金不得通过交易佣金支付研究服务、流动性服务等其他费用,多位指数基金经理表示:“这部分费用只能寻求公司支持,由公司支付了。”

不过从另一面,今日科技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走势。其中消费电子方向集体爆发,板块中10余股涨停,PCB、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股同样涨幅居前。消息面上,AI的加速迭代可能是消费电子走强的主要原因,苹果、华为、各个大模型厂商近期动作密集。

此外,综合市场观点,今日出现一定程度的修复行情,主要还有两点原因:

一,据证券时报,市场大反攻可能与“国家队”出手有关。今日,沪深300ETF等几大宽基出现了明显放量。中证1000ETF(512100)也放量至14亿元以上,为6月最高水平。从今年以来的行情看,宽基放量往往意味着“国家队”进场。

二,近期整个市场的情绪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低位,股市有反弹需求。数据显示,上证指数的RSI周三罕见地抵达11点位,全市场的成交金额此前五个交易日皆维持在7000亿元以下,整个市场的信心缺乏。在这种背景下,杀跌的动能其实是逐渐衰减的。而在成交量低迷时,发动一次反攻并不难。

不过整体而言,今日成交额仍未远离7000亿元这一门槛,市场量能的提升幅度有限。故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尚不可轻言短线反转之信号,但指数或正逐步进入震荡筑底阶段,后市仍可在热点轮动的过程中寻找一些低吸机会。

A股资金面或迎新变化

回顾六月份A股的调整,主要是权重股、资金面、情绪面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其中,资金面的变化是一大重要因素。成交额缩量背景下,场内资金在各赛道的龙头股上“抱团取暖”,小市值股及低价股股价与流动性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流动性的“荒芜”构成了A股结构上的流动性“陷阱”。

具体来看,近期资金面的紧张体现在两点:

第一,近期A股市场热点不多,内地资金涌向港股。数据显示,南向资金近期持续净流入,港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虹吸效应”。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已净流入港股市场3646.39亿港元,同比增长227.4%,超过2023年全年3111.8亿港元的净流入额。若下半年保持同样的增长势头,南向资金今年净流入港股总额有望超过2020年的6414亿港元。

第二,近期美元保持强势,也吸引着外资回流。6月27日,北向资金全天成交逾1000亿元,占当日市场成交额的16%,当日,北向资金净卖出接近110亿元。6月7日以来,除6月21日微量买入399.00万元以外,其余13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单日净卖出额均在4亿元以上,合计净卖出逾550亿元。在近期A股缩量的背景下,北向资金出逃对市场影响较大。

不过,随着近期多路增量资金积极入市加仓,市场资金面情况正逐步改善。

首先,借道ETF流入股市的资金是年内A股市场增量资金最重要的来源。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今年以来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超3900亿元。借道ETF大幅加仓的资金超过七成加仓沪深300指数标的,今年以来,在大额资金加仓的情况下,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0.89%,走势强于大盘。

其次,来自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也创历史同期新高。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今年以来,共有超过1600家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回购股票,合计回购金额达976.5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对于接下来市场的增量资金问题,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表示,A股长线的稳定型外资还存在明显入市空间,下半年,A股资金面有望迎来积极变化。下半年,海外环境改善或也有助于推动外资回流。

此外,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下半年二级市场资金有望温和净流入。供给端规模有望较2024年上半年小幅改善,其中保险资金入市规模或随着保费收入改善而扩大,外资有望小幅净流入。需求端在政策调节下继续保持低位,IPO、再融资、股东减持等或与上半年基本持平。综合供需测算,2024年下半年A股资金或净流入1000亿元。

七月行情如何演绎?

随着A股六月正式收官,券商对七月行情的研判也密集出炉。随着资金面和情绪面都出现回暖,在当前时点下,机构普遍判断,市场止跌、企稳的修复性行情值得期待。

国盛证券表示,权重发力及成交量有效放大可视为拐点信号出现,随着交易时间进入七月份,A股7月15日前强制中报预披露的时间节点,或催发中报修复行情,投资者可提前布局。

巨丰投顾认为,下半年欧美加息周期结束并有望开启新的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有望得到改善。国内经济在逆周期调节下将逐步企稳。进入7月,A股中报行情将再次开启。业绩预增、经营好转、困境反转等板块将有所表现。

配置方面,兴业证券表示,大盘龙头风格仍将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源头。

首先,从风险偏好角度看,全球都已进入高胜率投资时代。A股市场经历过去几年的调整,以及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对于投资理念的重塑,对于高胜率资产、高质量龙头的共识已在凝聚。

其次,从盈利角度看,龙头优势仍将延续。当前经济底部已逐步明朗,但经济修复的路径或较为温和。在此背景下,大盘龙头作为各行业中具备竞争优势的标杆,在未来一个阶段其超额收益或仍将持续。

最后,从资金面角度看,大盘龙头、核心资产共识的重塑刚刚开始。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一方面ETF、险资等成为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小盘股、“壳价值”的炒作受到抑制,共同推动市场向大盘龙头聚焦,高胜率投资正逐步成为全市场各路资金的共识。

来源:证券之星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