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重庆民营房企,金科多了些底气与机会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1.1w阅读 2024-06-26 16:09

近期,市场上关于金科股份有诸多信息,包括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控股股东增持等。在迪马股份锁定“面值退市”之际,也有声音质疑金科会不会是下一个“迪马”。梳理金科及迪马的情况,尤其是在应对公司流动性危机上的策略及进展,可以发现,同为重庆民营房企的两家公司已殊途而行。

具体而言,在公司自身条件、重整准备情况、面对的重整环境等多个方面,金科都面临更为有利的局面。

截至目前,金科股份是2024年A股唯一一家已经被法院受理重整的上市公司。在新的国九条下,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呈现趋严态势。上市公司在受理正式重整申请之前是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中国证监会的无异议函,二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三是属地政府的支持。金科股份已经拿到了这三张路条,证明公司的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得到了地方政府、监管机构及法院等多方的认可与支持。

关于重整工作,金科股份亦做了充分准备。2023年5月,金科被债权人申请重整;2023年7月31日,金科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的议案》,且已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4年2月,金科向法院正式提交重整申请;2024年4月22日,五中院裁定受理公司的重整申请。回顾一年多的历程,足以证明金科的重整工作是经过长期、周密的准备工作之后被法院认可才获得受理的。

重整成功的关键,在于投资人的引入。目前,金科股份已经有了意向投资者。早在2023年6月,公司就已经与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投资框架协议》约定,如金科股份进入预重整或重整程序,在公开招募战略投资人阶段,长城国富及/或其指定关联主体有意向作为战略投资人报名参与竞争遴选。长城国富依托长城资管不良资产领域的资源和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房地产风险资产化解和价值提升专业化服务。并且双方已按协议约定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协调联系机制,并根据协议约定开展各项尽调及准备工作。目前,相关事项在正常推进中。

另有消息,目前还有多家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产业投资人向金科表达了参与重整意向,相关各方正在积极的接触过程中。金科股份目前已正式启动战略投资者的招募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明确表态支持金科重整成功,并成立专班,先后召开近30次府院联动会议。据公司官微消息,在4月27日召开的金科股份司法重整专项推进会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高院、市委金融办、市住建委、两江新区管委会、长城资产以及金科股份多方代表参会。会议上,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金科持续自救取得的良好成效;高度肯定金科具有良好的重整投资价值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求长城与金科加速推进正式投资协议的签订;要求工作专班要应作尽作、能作必作,进一步加大对金科的帮扶工作力度,全力支持金科重整成功,把金科重整打造为行业风险化解范例。

金科股份也在相关公告里明确表态:公司的司法重整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已聘请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专项顾问,公司将积极与债权人、法院、政府及监管部门沟通,推动战略投资者引入工作,与各方共同论证债务化解方案,加快重整方案的制定。

在这期间,金科股份也一直坚持不躺平、积极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尤其在保交楼方面,成效有目共睹。据公司公开信息,2024年1-5月金科累计交付套数 18358 套,交付面积达 307 万平方米。自 2022 年“保交楼”工作开展以来,金科累计交付总面积约 3733 万平方米、累计交付总套数 246293 套,保交楼进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公司计划,2024年交付面积不低于1200万平米、交付套数不少于7.5万套,交付达成率92%以上,其中重庆范围保交楼将全面完成。

自2022年下半年起,房地产行业销售规模明显下滑,叠加高负债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导致绩差房企退市潮,不少房企股价也跌至退市警戒线。近两年,先后已有14家房企退市。力度空前的“517新政”出台后,房地产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各方均致力修复市场信心。确保金科重整成功,也是为房地产行业寻找软着陆路的路径尝试。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