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建中枢,颜建国花了35年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林振兴 9.6w阅读 2024-06-11 13:24

文/乐居财经 林振兴‍‍

前不久,58岁的颜建国有了新身份。

他升任中建股份(601668.SH)助理总裁。他之前的职务未变,中海集团董事长、中海发展主席、中建国际非执行董事。

颜建国升职,是静悄悄的。除了中海集团官网更新了职务外,他在出席中海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上,首次使用了这个新抬头。

中建股份是中海集团的母公司。目前已披露助理总裁一职者为张翌,也是监事会主席、安全总监,现年59岁。

一年后,不知颜建国能否接替他,进入中建股份董监高序列。

2024年6月,中海集团诞生45周年之际,掌舵人颜建国荣升,实乃双喜临门。在整个中建集团体系里,中海集团地位举足轻重,8家上市公司占了5席:中海发展(0688.HK)、中建国际(3311.HK)、中海物业(2669.HK)、中海宏洋(0081.HK)、中建兴业(0830.HK)。

乐居财经获悉,中建股份2023年财报显示,中海集团的总资产为1.066万亿元,净资产3657.8亿元,净利润296.15亿元,分别占30%、50%和40%,是绝对的长子。

从1989年走出大学校园,颜建国就进入中建集团,刨去中间出走两年半,他在中建干了超过32年。他与现任中建集团董事长郑学选、总经理文兵都是重庆大学系友。其中,郑还与颜同龄、同级、同专业。

颜建国的微信头像,是一张色彩感十足的海景图,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退休前两年,中建集团给他升职,不仅是给一个身份,一个颜面,更是对其职业生涯最大的褒奖。

“老兵”进阶

颜建国升职的消息,在中海内部传了不止一年,眼下终于尘埃落定。

在中海员工看来,“颜建国此次高升,被任命中建股份助理总裁,是理所应当的。”在此之前,中海集团的一把手多是由中建集团领导兼任的,比如上一任的中海集团董事长周勇,他曾是中建集团副总经理和中建股份副总裁。

这几年来,颜建国掌管下的中海地产,挺进行业第二,它对整个中建系的收入和利润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进入中建股份的领导层,也意味着颜建国职业生涯再进一阶。

此外,在房地产行业遭受周期调整的背景下,中建集团全线发力。从中建股份整体年报看,全年实现4514亿元的地产销售规模,成为当之无愧的地产一哥,旗下地产品牌有中海地产、中建智地、中建壹品、中建东孚、中建信和与中建玖和等。

无论是加强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互动,还是兄弟公司之间的协同,都需要有一个最熟悉地产和中建系的人。而颜建国正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是纯正的中建系出身。

1989年,他前脚刚踏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来并入重庆大学)校门,后脚就迈进了中建集团。中海地产是颜建国职业生涯入门的试炼场,他曾两次被分派到此工作。九十年代初期,他被派驻到中海地产深圳公司,任地盘工程师、部门负责人等职务,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经过严格的系统训练,对企业流程标准化管理等各层面了如指掌。

2001至2011年,他再次获派驻中海,在广州、上海、苏州等地辗转。在中海苏州公司期间,颜建国扮演了开拓者的角色,凭借中海半岛华府等作品声名大噪。此后,他还担任中建总公司办公厅主任、首席信息官、助理总经理等职务,与中建内各公司人脉熟稔。

央企人事,波云诡谲。2013年8月,郝建民接过中海地产的指挥棒,随即开始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中海完成了对母公司中建股份地产业务的整合,和中信旗下地产业务的并购。

2014年6月,颜建国离开中建系,赴任龙湖副总裁,基本年薪为460万元,也是整个龙湖集团内薪资第二高的高管,足见吴亚军对其的重视。

然而,在龙湖两年半后,颜建国还是选择了离开。龙湖前CEO邵明晓曾在内部直言,“中海的东西,龙湖人已经学的差不多了,相比中海人,龙湖更重视自身学生兵体系的培养与提拔。”作为被请去解决问题的职业经理人,或许颜建国在龙湖的使命已完成。

彼时,他也进入到知天命的年纪,对于人生和职业生涯有自己的另一番见解和追求,决定重返老东家。颜建国从2016年12月开始全面接管当初郝建民在中海地产、中海宏洋、中海物业的各项职务,成为三家上市公司的新掌门人。

从薪酬来看,中海地产明显低于龙湖,虽然钱少活多,于颜建国而言,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我是中海的老兵,我们的血液、基因里面,都是属于中海的。”

但究其根本,颜建国的回归跟中建总公司的意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海很争气

颜建国的回归,带有破旧立新的使命,自2016年底上任伊始,他就开启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序幕。于他而言,“这个世界在改变,适应变的世界最好也是相应做一些变化。”

无论在公司内部架构调整、企业文化还是外部投资、创新业务等方面,皆被烙上“颜”氏标签。颜建国试图找到一种合适的入场方式,在行业地位上寻求空间,而中海地产则成为颜建国最重要的战场。

中海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沉稳而优雅。在市场狂热的情况下,其他房企高调迈进扩大规模的时候,它依旧独奏如歌行板,不慌不忙的前行。

颜建国归来后,中海一改以往的保守形象,加快规模发展,在拿地上更加激进。

中海地产在过去六年时间里,销售从2017年的2320.7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3098.1亿元。去年,其年度权益销售上升至行业第二,排在它前面的只有保利了。

与此同时,颜建国掌舵之后,中海地产的拿地金额从百亿上升至超千亿。2023年,中海地产在23个内地城市及香港获取43宗地块,总购地金额为1342.1亿元,新增货值2404.2亿元,居业内第一

这张成绩单,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规模,中海地产都是中海集团里最“显眼包”的存在。颜建国深知它的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中海一贯坚持财务稳健下的高质量发展策略。尤其是行业流动性问题仍然频发,中海在财务方面保持在绝对的安全边界。

至2023年底,中海地产资产负债率为57.5%,净借贷比率为38.7%;持有现金1056.3亿元,是行业中少数持有现金超千亿的房企;期内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3.55%,融资成本处于行业最低区间。

行业风向转变之际,中海地产也开始谋求新增长点。而此前,中海的掌门人一直对于多元化持保守态度。

2017年6月,中海成立创新业务发展部,最初由颜建国带头。此外,他给深圳公司下指示,“从2017年开始,要向多元化转型,要积极开创新业务,深圳公司是集团的练兵场,要率先行动起来。"

在当年的一封《致股东函》里,中海表示,未来3-5年,将主要资源投资于住宅开发,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均衡增长,加快提升持有型物业的营收规模与运营水平;中长期内,持有型物业、创新业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至2023年,该集团商业物业收入63.6亿元,同比上升20.9%,其中写字楼收入34.3亿元,购物中心收入为16.8亿元,长租公寓收入1.9亿元,酒店及其他商业物业收入10.6亿元。

调兵遣将

除了以高利润而为人称道外,中海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还有人才机制,它被业界称“黄埔军校”。王石曾在自传中透露,中海有严密的人才培养体系,许多优秀员工都是。在中海成长为中高级职员的,几乎都是业内的佼佼者。

回归后的颜建国,有自己的用人之道。早前,他以《公共关系1,2,3,4》为题,结合与各级政府官员沟通、谈判的数十年来从业经验,向地区公司第一负责人阐述推进公共关系的技巧。

2019年3月,颜建国开始全面主持中海集团的工作,正式掌舵中海系。在业内看来,颜建国的全面掌舵,一方面,是中海与母公司加强联系的信号,另一方面,中建集团也希望加强对中海的管控。

原中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对外表示,中建集团党组关于中海集团以及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主要领导的调整是根据中海实际情况,从有利于中海改革发展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出发,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做出的。

掌管中海集团一年后,颜建国开始释放手中的权力,把舞台让给年轻人。他先后放弃了中海发展行政总裁职位,辞去了中海宏洋董事局主席,辞去了中海物业所有职务,辞去了中建国际董事局主席,有的只保留了非执行董事一职。另一边,他提拔张智超、庄勇等一批“海之子”管培生序列的少壮派走向台前。

调兵遣将之后,颜建国肩上担子一下子“轻”了不少,他有更多精力放在集团事务。旗下的中海发展、中建国际、中海物业、中海宏洋和中建兴业五家上市公司都有着各自的主营板块。它们对内协同、对外拓展,汇成了中海集团较大的规模体量。

中海集团官网上显示,目前它的总资产已超过12800亿港元,营业收入3515亿港元,2023年新签约合约额达5638亿港元。

虽距离退休只剩两年多时间,但颜建国仍是个拼命三郎,一年有大半的时间在出差,去一线倾听炮火声。5月22日,颜建国和中海发展行政总裁张智超一同赴天山公司调研,了解企业经营发展和行业市场动态。有时候在调研现场,颜建国戴着红色的安全帽,身着绿色荧光服、黑色裤子,顶着烈日,聆听旁边的人讲解项目的情况。

虽然地产行业依然没有走出低谷,但颜建国相信,“无论冬天多么严寒,我们将再一次迎来生机勃勃的春。”

相关标签:

进深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