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大增175%,微芯生物称租入房产系员工办公需要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王敏 2.8w阅读 2024-05-21 17:36

瑞财经 王敏  5月16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芯生物”)发布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涉及子公司处置、主营业务、应收账款、长期资产。

微芯生物于近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关于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4]0071号)(以下简称“《问询函》”)。根据《问询函》要求,微芯生物与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问询函》中所列问题进行了认真核查落实。

关于应收账款,年报显示,2023年末微芯生物应收账款余额2.01亿元,同比增长30.32%;同时,本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2.49%,较上年增加2.06个百分点,公司西达本胺海外合作方沪亚生物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沪亚生物)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456.09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40.81万元,计提比例约为9.8%。

请微芯生物结合沪亚生物应收账款对应的交易内容、交易金额、逾期金额、逾期原因,以及沪亚生物的资信情况等,补充说明对其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进一步结合公司与沪亚生物的后续合作安排,补充说明是否存在回款风险;说明公司应收账款增长幅度较大且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

对此,微芯生物回复称,公司与沪亚生物于2016年8月16日签订了《AMENDMENT NO.4 TO EXCLUSIVE LICENSE AND DEVELOPMENT AGREEMENT》(以下简称“《修订协议4》”),根据《修订协议4》中的第3条里程碑付款美国部分的第7款约定“如果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沪亚生物已经在美国完成了产品一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经判断达到了该III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则无需付款。否则,应支付约定的金额。”由于沪亚生物截至2022年12月31日没有完成产品一项适应症III期临床试验,公司依据协议约定要求沪亚生物支付相应的里程碑付款400万美元。沪亚生物于2022年12月30日回复邮件确认支付该项里程碑付款,但出于对自身的现金流优化的考量,希望公司能够同意其就400万美元进行分期支付。

微芯生物与沪亚生物于2023年3月7日就同意沪亚生物分期支付400万美元达成《PAYMENT AGREEMENT》。

同时,微芯生物与沪亚生物在《PAYMENT AGREEMENT》第二条逾期付款中约定,如沪亚生物未按协议约定的时间和金额足额支付,则会按照逾期金额的日0.05%计算应付利息,直至足额支付为止。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前,沪亚生物支付了第一期15%的款项60万美元,并于2024年2月26日将剩余34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连同逾期利息16.58万美元一并支付完毕。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微芯生物应收沪亚生物金额为人民币2,456.09万元,其中里程牌款项为人民币2408.12万元,2023年四季度预计销售分成为人民币47.98万元(67,737.60美元)。

微芯生物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并以违约损失率为基础计算其预期信用损失,2023年对沪亚生物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较高主要系里程碑款项2408.12万元,其账龄为1-2年,按照预期信用损失率10%计提坏账准备240.81万元。2024年1月8日,公司已收到沪亚生物2023年第四季度销售分成47.98万元;2024年2月26日,公司已收到沪亚生物里程牌款项2408.12万元,上述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收沪亚生物的款项均已收回。公司与沪亚生物合作期间,沪亚生物能够正常回款,回款风险较小。

此外,2023年度,微芯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01亿元,较上年末同比增长30.32%。公司应收账款增长幅度较大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主要原因如下:

1、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中包括应收沪亚生物里程碑款项2408.12万元,此笔应收款项为2022年确认的营业收入,由于沪亚生物未能准时回款,导致2023年末应收账款中仍含有2022年的应收款项。扣除该笔应收款项后,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77亿元,较上年末同比增长14.70%。

2、2023年,随着公司不断加大西格列他钠的市场推广力度,销售数量持续放量,公司第四季度西格列他钠实现含税销售额2776.16万元,占年度西格列他钠含税销售总额的58.15%,西格列他钠约定商业回款周期为15-95天,此部分销售额中2026.49万元为年末正常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

截止2024年4月30日,2023年应收账款已回笼资金1.9亿元,余额1083.14万元预计于近期收回。

综上,2023年度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长幅度较大且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主要是受沪亚生物应收款项以及西格列他纳2023年度第四季度销售占比大的影响,公司2023年度应收账款的增长具有合理性。

关于长期资产,年报显示,微芯生物重要在建工程成都创新药生产基地(一、二期)期末账面余额为1.59亿元,本期新增1605.14万元;2021年以来该工程进度分别披露为100%、99.99%、99%。同时,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1.20亿元,同比增加174.89%,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主要系成都固定资产转投资性房地产所致。

请微芯生物结合成都创新药生产基地(一、二期)的建设规划、建设进展等,补充说明该项目进度长期停滞且未转入固定资产的具体原因,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及判断依据,以及是否存在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的情形。

同时,补充说明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坐落位置、转入时间、转入原因、实际使用情况及租金收益(如有)等,说明公司在租入房产同时出租房产的合理性。

对此,微芯生物回复称,该项目主要建设进展及转固情况为:2020年度,成都创新药生产基地(一期、二期)项目中质检楼和综合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金额为6743.23万元;2021年度,成都创新药生产基地(一期、二期)项目中非肿瘤创新药生产及辅助设施(一期)工程(即西格列他钠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等)已完成GMP验收,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将相关的房屋建筑物以及机器设备转入固定资产,金额为1.36亿元;2022年和2023年公司该项目继续投入建设支出及设备金额为1712.67万元、1605.14万元。

截至2023年末,该在建工程项目尚未转固的部分为肿瘤创新药生产及辅助设施(二期)建设内容为西奥罗尼原料药生产线(3#车间)、西奥罗尼固体制剂生产线(4#车间)及部分辅助设施。该部分未转入固定资产的具体原因主要系西奥罗尼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未达到GMP验收阶段,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微芯生物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主要系坐落在成都高新区新通南一路18号的部分暂时闲置办公楼,公司为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将其用于对外出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成都微芯用于出租的房屋面积为1.33万平方米,占成都微芯房屋面积比例为14.48%,公司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如下:

微芯生物表示,公司租入的房产主要位于北京、长春、广州、南京、合肥、美国新泽西州等地,系为了满足各地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日常办公需要。

微芯生物租出的房屋位于四川成都,主要系为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将暂时闲置的办公楼用于对外出租,与租入的房屋不在同一城市,对租入房屋不具有替代性,故公司租入房产同时出租房产具有合理性。

来源:瑞财经

作者:王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