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财经 曾树佳
小米SU7发布后,在比亚迪的直播间,弹幕一度被 “小米大卖”刷屏,主播无奈之下,甚至直接举起了“禁言小米SU7”的牌子。
这戏谑的一幕,侧面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激烈。
不久前,比亚迪发布了2023年年报。去年,它的营收超过6000亿,归母净利润超过300亿,实现双增。
紧接着,该公司的产销快报出炉,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0.25万辆,一季度累计销量达62.63万辆,成为了“销冠”。开年至今,比亚迪的降价策略,帮助其打开了局面。
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过去三年,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76%、75.42%、77.86%,不断被推高;同期,其流动比率分别为0.97、0.72、0.67。而其毛利率、净利率,也逊色于理想汽车。
王传福认为,新能源行业已进入淘汰赛,2024至2026年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因此,他并没有慢下来喘口气,而是带着比亚迪不断提速。
01
销冠“承重”
3月,比亚迪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冠”。
据其发布的产销快报披露,过去的3月份,它新能源汽车销量30.25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0.71万辆,增长了46.1%;比今年2月的12.23辆,增长147.3%。
其中,比亚迪王朝系列,过去一个月卖出约14.44万辆,几乎占据了总销售量的一半。
在比亚迪身后的上汽集团新能源,3月的销量为8.5万辆;而问界、理想、蔚来、小鹏汽车,月内的销量,则分别为3.17万辆、2.9万辆、1.19万辆、9026辆。
与它们相比,比亚迪几乎成了断档的存在。这样的成绩单,或许是它用低价策略,打出来的。
比亚迪开年以来掀起的价格战,让人印象深刻。
春节刚过完,比亚迪就于2月19日,宣布两款插混车型,秦Plus和驱逐舰05荣耀版上市,起售价为7.98万元。
如此超低价,打响了今年“油电之战”的第一枪,引起了热议。有人甚至调侃称,两年前花15万买了比亚迪秦的车主,短短两年亏7万,买车买成了“A股股民”。
2月底,短短两天时间里,比亚迪先是释放“王炸”,推出汉、唐的荣耀版车型,此后海豹DM-i荣耀版、宋Plus荣耀版也正式上市。
其中,汉EV荣耀版共4款车型,汉DM-i荣耀版共5款车型,2024款汉DM-p战神版共1款车型,唐DM-i荣耀版共4款车型。最低售价为16.98万元,最高为25.98万元。
比亚迪的动作,引发了吉利、长安启源、五菱等跟降的连锁反应,市场竞争的热度再次升级。
但最终,比亚迪似乎更胜一筹,在一季度,它收获了62.63万辆的销量,在规模上坐稳了龙头。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说,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他们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
不停歇的比亚迪,近期宣布了王朝网今年的内部销量目标为170万辆;海洋网目标为160万辆。这一目标不包含海外市场。
此外,王朝网将加大力度开发县级等下沉市场,增加县级市场的门店数量,目的是吃掉更多燃油车份额。
不过,瑞财经查阅获悉,快速奔跑的比亚迪,2021至2023各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76%、75.42%、77.86%,不断推高。
02
牺牲短期流动性
有一组数据可以从侧面窥探比亚迪的降价策略。
2022年,比亚迪的营收,有2772亿元来自新能源乘用车,均价15.3万元/台;但到了去年,其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收入4066亿,销量301.3万,均价13.5万/台。
换言之,在一年的时间里,比亚迪乘用车的销售均价,下降了11.8%。
一边在降价,一边则继续在砸钱研发。从年报数据来看,2023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高达395.7亿元,同比增长97%,比特斯拉多出111.8亿元。
2022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刚突破200亿,去年就已攀升至接近400亿元。砸进了大量的真金白银,王传福是想在市场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或许是滚动的现金流,给了比亚迪更大的自信。
过去两年,比亚迪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达1408亿、1687亿,相当于特斯拉的141%、182%。去年期末,它的手上,还握有1085亿现金。
但尽管如此,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正在逐渐减弱。2021年至2023年,比亚迪的流动比率,分别为0.97、0.72、0.67。
在盈利水平上,比亚迪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023.15亿元,同比增长42.04%;归母净利润达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
同期,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的毛利率达23%,总体毛利率为20.21%,同比上升3.1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5.2%,较上年同期上升1.02个百分点。
业内有一种说法,车企降价带动产量提高,导致成本下降,而成本降幅大于价格降幅,毛利润率不降反升,这说明运转模式是良性的。
尽管比亚迪可以归入上述类型,但其盈利水平仍低于部分同行。
“蔚小理”中,蔚来和小鹏汽车暂时未实现盈利,暂且不论;扭亏为盈的理想汽车,去年的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2%、9.53%,这两项数值,均高出比亚迪不少。
由此可见,比亚迪虽在规模上占优,但盈利水平面临着挑战。
03
加码海外市场
比亚迪为何牺牲短期的流动性、利润率,开启竞速模式?这个问题或许能在近期王传福的发言中,找到答案。
王传福认为,新能源行业已进入淘汰赛,2024至2026年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
他表示,国内汽车公司新能源产品加速投放,将会蚕食合资品牌市场,未来3至5年,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国品牌未来增长的空间。
目前来看,汽车市场份额的竞争,主要是新能源车与燃油车之间的竞争,而合资品牌的基本盘是燃油车,随着国内品牌在技术、品质、服务等方面的不断提升。
国内市场已经满足不了王传福的胃口,他将眼光投向了海外。
去年,比亚迪海外销量为24万辆,今年目标为50万辆,2025年100万辆,未来三年将翻两番。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进入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泰国工厂已奠基,巴西、匈牙利两大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也在计划建设中。
5月,比亚迪会推出第五代DM混动技术,馈电油耗降至2.9升/百公里,满油满电续航2000公里。根据王传福的说法,最近两年会逐步往DM混动技术产品上切换,使之成为比亚迪新的业绩增长点。
今年下半年,比亚迪将推出一批20万以内搭载城市NOA的车型,有供应商方案也有比亚迪自主的方案。
据悉,比亚迪目前已经建立起4000多人的智驾团队,在芯片、算法、感知等方面做了很大投入。
来源:瑞财经
作者:曾树佳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