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许淑敏
消费者不知不觉发现,近来包括茅台、泸州老窖等白酒品牌,还有康师傅等饮品,甚至连姜蒜等物价都不断传出价格上涨的消息。
人们以此类推,不禁发问:“下一个涨的,会不会是房价?”
毕竟,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只是表面的现象。纵观整个市场,物价处于低位,为保持适度、温和的通货膨胀,注入消费信心已迫在眉睫。有分析表示,涨价的背后,是回应国家提振消费、活跃资本市场等相关政策。
股市的反应最为直接,沪指、深证成指等,近日多处于飘红状态。
在房地产、股市等两大消费市场,尚未有太大起色的前提下,茅台等其他商品涨价,或许是一个可以引发遐想空间的信号。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在此之前,监管层已从供需两端,不断提振购房者信心。
从降首付、到降首付、降利率、认购不认贷等重磅政策接连落地,再到取消地价限制等举措,都可以看到监管层提振楼市的决心。
政策端的不断发力,一定程度上也托住了房地产,让市场往企稳回升的方向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土拍市场上,一波高溢价率的土地成交,似乎正显现出微妙的变化。
茅台涨价
追溯前一次茅台涨价,要到2018年,当时适当上调茅台酒产品价格969元。时隔六年,茅台宣布(飞天、五星)出厂价上涨20%,由969元提高至1162元,此次调整不涉及市场指导价格。
茅台领头,泸州老窖也跟着涨价,而五粮液、国窖1573等白酒品牌也或多或少传出涨价的消息。
不仅仅白酒等品牌,康师傅等系列饮品也于此时传出涨价。11月1日,网上传出一封告知函,其中提到,自11月1日起,康师傅将把中包装茶/果汁系列和1L装茶/果汁系列建议零售价分别提价0.5元、1元,来到3.5元和5元。
也就意味着,二十年来,价格维持于3元以下的康师傅部分饮品,也告别“3元时代”。
随之而来,各种物价上涨的信号开始传来。市场热议,今年大蒜、生姜的价格比往年贵出不少,大蒜价格甚至高于去年一倍多。
关于涨价的消息,似乎同一时间涌出,这并不是偶然。
实际上,今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
这几个月,CPI整体在0附近波动,需求仍偏弱。有证券分析师认为,10月CPI环比未能延续此前三个月的上涨动能,同比再现负增长,背后主要是当前消费需求偏弱,经济修复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诸如此类茅台、康师傅等涨价消息不断发酵,目的是传递给消费者市场涨价的预期,维稳物价,稳定消费者信心。
相较于其他消费品的涨价,茅台具备“硬通货”属性,涨价意义非同一般。当前市场物价处于低位,为避免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注入消费信心已迫在眉睫。
早于9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上,便提及“要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有分析称,涨价的背后,是回应国家提振消费、活跃资本市场等相关政策。
在房地产、股市这两个促进消费的重要市场尚未完全回归常态的前提之下,从茅台等其他商品消费下手,也不失为提振消费信心的办法。
不管效用如何,短期内都得试一试。
地价望涨
联想至这段时间,土地市场上“取消地价限制、放松限墅令”等相关消息,一定程度上拉动土地均价,给出地价上涨预期,提升土地利润空间,吸引更多房企入场。
早有权威媒体称,9月底自然资源部已下发文件,其中包含两项建议——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等。
各省市也相继落实“取消土地限价”政策,从成都开始,到济南、合肥、厦门等二线城市,均对即将竞拍的土地竞买规则,做出了相应调整。
这些已取消“限地价”或者“限房价”的城市,从土拍情况来看,政策确实有所助力,但冷热分化明显。
10月30日,济南取消“限地价”之后首次土拍,推出11宗地块,其中,雪山A1地块、凤凰路住宅组团地块和彩石地块三组地块引来多家房企争抢,分别竞价49轮、241轮、236轮。
尤其是凤凰路住宅组团地块,7家开发商角逐,最终竞价241轮,由中电建摘得,溢价率高达53.1%。据称,这是2018年以来济南土拍竞价轮次的最高纪录。
而10月26日成都土拍当中,虽然没有取消限地价,但取消了上市后的房屋售价限制,7宗地块中有4宗地块触达土地限价。
取消限价、价高者得,土地回归市场定价,给予开发商更大的想象空间,土地市场有望进一步提振。
官媒也适时刊发了标题为《适时放开楼市价格限制 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的社评,提及市场持续企稳复苏,仍需供需两端进一步出台支持政策,“在前期限购限贷等限制性政策放松后,房地产价格限制也应适时放开,以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数据显示,10月全国重点监测65城成交土地平均楼面地价4354元/平米,环比、同比分别上扬17%和26%;宅地楼面地价再次突破万元,达10536元/平米,同比上扬35%。
另一边,实施近三十年时间“限墅令”取消的消息不断传来。如今市场上消化较好的项目便是高总价、高品质项目,一旦放松该项限制,未来成交量有望再度提升。
整体来看,取消限价、放松限墅令等举措实际效用有待释放,房企追逐的是核心城市热门地块,拿地房企仍以央国企为主,多数民营房企持谨慎态度。
但这些举措,确实带来了信心的加持。而该等信心,会渐渐传递至购房者一端。
提振消费信心
还记得10月底,中央财政明确,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
中央继续放水,目的是维持一定的通货膨胀,多数经济学家也以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
提出增发万亿国债这一重磅措施,或许在于此前消费指数的提振并未达到预期。前三季度,消费仅有些许复苏,制造业投资也有所恢复,出口依然承压,总投资继续创下阶段新低,房地产仍在探底,修复进展不如预期。
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经历了较长的调整历程。从去年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支箭”的发布,到今年宣布“金融十六条”有关政策期限延长至2024年末,再到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监管层为房企争取了更多的调整时间和空间。
监管层提振楼市的“强心针”亦如约而至,降首付、降利率、认购不认贷等政策接连落地,更有多个强二线城市取消限购等重磅政策。
只是,市场预期依然未有关键性扭转的契机,房企销售虽略有修复,但去化压力仍存。机构数据显示,百强房企1-10月销售总额为52977亿元,同比下降13.1%,降幅相比1-9月扩大2.8个百分点。
但不可否认,政策端的不断发力,一定程度上也托住了房价,让市场往企稳回升的方向走。
数据披露,10月,全国重点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9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7%,涨幅较9月扩大0.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48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45%,跌幅较9月扩大0.01个百分点。
虽然整体房价走势仍未扭转,但个别城市已有回温迹象。比如合肥、成都、南京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排在前三位,分别为0.3%、0.28%和0.25%。
此外,从央行最新发布的金融数据看到,前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0.49万亿元,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
其中,10月份,居民部门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同比多增375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已连续两个月呈现多增态势,反映居民对购房信心逐步回涨,稳楼市政策效果略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0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为1049.83万平方米、9.47万套,同比下跌2.59%和3.32%,降幅明显收窄。
相关标签:
进深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