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曾树佳 许淑敏
随着招商蛇口新班底的浮现,央企交班又添一例。
4年前,许永军接任孙承铭,担任公司董事长,蒋铁峰也升任公司总经理;如今前者退休,后者接下帅印,又一次“同频”变动。
年初业绩会上,蒋铁峰提出了新目标:未来三年招商蛇口要跻身前五强。这个目标,将由他继续去践行,而与他搭档的,是新任总经理、“老臣”朱文凯。
近年来,不少地产央企都完成了换帅。不过,他们换帅的模式不尽相同。
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均与招商蛇口类似,即从内部培养、提拔人才,将原来的CEO晋升为一把手,再从原来的班底中提拔一位CEO,承上启下,在交接的过程中减少波澜。
这样的模式,优势在于“稳”,换届之后,新班底能迅速形成化学反应。
四大央企中,除了上述三家,中海发展虽董事会主席仍是颜建国,但三年前“海之子”张智超,已经成为行政总裁、中海企业发展董事长,这也是内部擢升的一个例子。
与之不同的是,大悦城控股、华侨城、中国金茂的董事长人选,则仍是集团调任。
比如,2021年掌舵十年的周政,因中粮集团工作发生调任,辞去了大悦城董事长等职务,此后由伟接任,一年半后又由陈朗接替。而由伟、陈朗,均从中粮集团其他业务板块,调任而来。
集团之下的地产板块,整体发展会以平稳、资金安全为主。其重视地产板块的发展走向,往往会挑选合适的掌舵者,把控企业方向。
乐居财经统计获悉,2020年以来,16家央企地产商中,至少有11家变更了董事长、CEO。央企交班,显得较为频繁。
调控的基调下,央企迎来发展的春天,央企们新的领导班子,也许调整思路,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内部搭建新班底
央企的交班,往往是董事长与CEO,一二把手之间的火炬传递。在交接的过程中,其突出的是“平稳”,看重的是内部任职的履历。
在招商蛇口履职的20多年时间,蒋铁峰从最初的工程师岗位做起,后来担任南京、上海城市总,一段时间后又晋升为区域总,掌管华东区域。
蒋铁峰掌舵华东期间,该区域连续几年,都是招商蛇口销售贡献第一的区域。2019年上任总经理后,蒋铁峰与许永军等人合力,让招商蛇口的销售额,曾实现了从千亿到三千亿的飞跃。
4年前,在许永军履新董事长不久,一直浸淫地产的蒋铁峰脱颖而出,担任公司总经理,从而在招商蛇口形成“许蒋”二人搭档的局面。
如今,一人退休,一人接棒,又一次同频变动。
继任招商蛇口总经理的,是“根正苗红”的朱文凯。他历任招商地产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招商蛇口常务副总经理、招商局海南开发投资公司任总经理等。
显然,招商蛇口在构建班底时,已倾向于内部擢升,层层递进。华润置地的交班模式,也与此类似。
李欣在去年升任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之前,也已在公司内部任职了20年。他从投资拓展开始,带领华润置地进入武汉等一批城市,还接连扩张东北,辗转华东等地。
2018年12月,李欣获委任该公司总裁,肩负起华润置地的日常业务管理。随后历练四年,接班王祥明成为新“班长”。
而接任华润置地总裁之职的,是与李欣同岁,原为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时常在业绩会上发言的吴秉琪。
近年来,完成交班的地产央企,还有保利发展。2021年7月,在地产圈内被称为“铁娘子”、原保利发展董事长宋广菊退休,原为总经理的刘平接班。
一路走来,刘平在保利发展中历任多职,至2016年接任保利发展总经理,5年后接任董事长。现保利发展总经理,则为原公司财务总监周东利。
而中海发展,虽然颜建国仍是董事会主席,但更早之前,从首批“海之子”成长起来的张智超,已在2020年晋升为中海发展的行政总裁、中海企业发展董事长。
三年前,已是中海集团董事长的颜建国,进行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权力下放。他一口气卸任了中海发展、中海宏洋、中海物业等多项要职,以便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集团层面。于是,多位“子弟兵”被提拔。
四大央企中,无论是中海发展,还是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其各自的CEO张智超、周东利、吴秉琪、朱文凯,都是内部培养、擢升,熟悉公司战略及运转体系。
他们或许也是下一任董事长、董事会主席的潜在人选,火把前后交递,更有利于公司的平稳过渡。
不过,这并非央企的共性。尤其是在发展的窗口期,地产央企也出现了人才“空降”的现象。
由于原能建城发总经理杨扬洋升任董事长,公司总经理之位空缺了一年之久,直到今年7月,终于补上了。接任该职位的职业经理人,是有着二三十年地产履职经历,曾在金科、禹洲、华宇任过职的萧睿。
8月,有消息称,原龙湖副总裁胡若翔加盟中旅投资,担任总经理一职。中旅投资引进胡若翔,与能建城发拉来萧睿,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外调”模式进退
去年5月,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辞任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接任者为总裁李欣。
王祥明原为华润集团二把手,于2019年底兼任华润置地的董事会主席一职。外界始终有一个说法,认为王祥明到华润置地任职,只是一个“摆渡人”的角色,目的是为后来者李欣的接任过渡。
当时唐勇突然离去,王祥明的接任,大概只是华润置地过渡性的安排。最终,王祥明任期不足三年,便匆匆将权杖传到总裁李欣手中,很大程度上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今年6月,李从瑞曾短暂坐上中国金茂公司主席之位,外界也开始猜测金茂在转变思路,从地产板块内部提拔人才,掌管对应的业务。
彼时关注点在于,中国金茂董事长的位置,不再由母公司中国中化集团的董事长兼任了。
过去这些年,中国金茂历任董事长包括李凡荣、宁高宁、蔡希有、何操等,均同时在中国中化集团担任重要岗位。
像是李凡荣、宁高宁等,则是担任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的同时,兼任中国金茂董事长。而蔡希有曾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组成员、董事、总经理,何操也曾担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和投资等多个高级职位。
可见,集团对于地产板块的重视程度之高。尤其是把控董事长的位置,掌握整体的战略发展方向,不脱离集团整体的轨道,加强集团与地产板块的联系。
宁高宁在中国金茂履职了六年时间,直到退休才卸任了董事长职位。但时任中国中化董事长的李凡荣,去年9月份才履职中国金茂董事长,距离退任时,只有不足八个月的时间。
草草退场的李凡荣,也像是“摆渡人”的角色。他本身的经历偏向于石油领域,对于地产行业并无太多涉足。
但李从瑞担任金茂董事长,也仅仅持续了一月有余。33天后,张增根便接任了李从瑞,这似乎意味着金茂的权力格局,再度变更。
接任中国金茂董事会主席之前,张增根在中国中化氯碱事业部任党委书记。他30年的工作履历都是围绕着化工和石油,如今任职中国金茂,也是一次跨界履新。
央企开发商与民营开发商不管是股权架构、管理模式,抑或是资金水平,均有所差别,因此双方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
不同于民营开发商,机制灵活、市场化水平高,央企开发商往往被冠以“体制掣肘”的固有印象。
尤其是大规模集团之下的地产板块,整体发展会以平稳、资金安全为主。集团重视地产板块的发展走向,往往会挑选合适的掌舵者,把控企业方向。
大多数央企开发商的一把手,均有着集团任职经历,包括中铁建地产的李兴龙、大悦城控股的陈朗、五矿地产的何剑波等。
纵览地产央企的权力交接模式,并不固定。比如大悦城,其董事长的人选,同样仍是集团调任。
近两三年间,大悦城控股换了三位董事长。2021年掌舵十年的周政,因中粮集团工作发生调任,辞去了大悦城董事长等职务。此后由伟接任,一年半后又由陈朗接替。
在接任大悦城董事长之前,由伟担任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而陈朗则于2019年4月加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为中粮集团副总裁、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
继任者们的挑战
市场环境变化,央企开发商与民营开发商的角逐加强,不仅只是比拼财力,还要比拼效益、效率,比拼综合竞争力。
而央企开发商的频繁调整,更是为了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适应市场化的发展需求。特别是近一年来,国资委发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以及央企新的考核体系,都在表明,央企到了不得不改变的阶段。
央企开发商亟需作出一些改变,提高盈利质量,完成考核目标。
在最新的考核机制当中,原先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考核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
原来的净利润、营业收入利润率已被替换。比起单纯的利润考核,如今更考验央企的综合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更多是以资本市场的评价标准,来考核央企发展成果。
考核难度加大,需要更具备市场化能力的领导者,充分发挥实力,提升管理效益。地产央企们权杖的频繁交接,或许其中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在行业调控的背景下,央企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时代已不同以往,翻看上一任掌舵者的战绩,往往在时代红利的映照下,显得较为出彩,而接任者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调整思路,抓住窗口期。
蒋铁峰在年初业绩会上,提出了新目标:招商蛇口在新的三年,要跻身前五强。
他表示:“五强并不仅仅是一个规模的指标,更多的是利润、质量、效益和转型、经营、收入、品质等多维度,内部有一系列的指标在落地分解。”
虽然在规模上,招商蛇口已位居前五,但其前有保利、万科、中海、华润4大巨头,后有绿城、建发等在追赶,面临着较大的头部竞争。
此外,中海半年度的利润,跌至近年新低,但它仍表示,全年销售与利润稳中有升的目标,维持不变。投资策略方面,张智超则强调坚持“三个主流”,即投资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项目,严守投资刻度。
而诸如中交房地产、中旅投资、大悦城控股、华侨城等央企,也面临着一些销售去化缓慢、利润下滑等问题。
在新的行业环境下,新的领导班子,要达成新目标的同时实现进击,或许也是一项新课题。
相关标签:
进深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