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矽智能IPO估值四年增长近16倍 ,行政开支占营收八成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李兰兰 4.6w阅读 2023-08-01 14:46

乐居财经 严明会 6月27日,英矽智能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据乐居财经《预审IPO》查阅,英矽智能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I生物科技公司,在管线开发进程中提供端到端的高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英矽智能收入主要来自药物发现服务及软件解决方案服务。

招股书显示,2014年,Alex Zhavoronkov在美国创办了Insilico Inc,开始开发PandaOmics、Chemistry42、inClinico等平台。2019年成立香港总部后才启动了第一个药物发现及开发项目。

PandaOmics是药物研发靶点识别阶段的商业智能工具;Chemistry42是小分子平台,既可以设计小分子也能分析小分子;inClinico则是专门用于预测II期向III期转换临床试验结果的生成式AI驱动软件平台。

平台开发、医药研发都是“烧钱”项目,2020年英矽智能才正式推出PandaOmics、Chemistry42平台,其招股书从2021年开始记录收入,inClinico则是2022年才正式推出。自成立以来,英矽智能的营运已消耗大量现金。2021年和2022年,其经营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3810万万美元、4750万美元。

2018年和2019年,英矽智能拿到A轮600万美元、B轮3680万美元融资后,启动了第一个药物发现及开发项目。B轮融资后,英矽智能估值突破百万美元。

PandaOmics、Chemistry42平台正式推出后,有了“产品”落地的英矽智能迎来融资小高潮。2021年和2022年英矽智能完成了5轮融资,入股价格也有了变化,从B轮的8.35美元/股,一路增至D轮的39.12美元/股,投后估值8.95亿美元,四年增长近16倍。

7轮融资,英矽智能募集资金总额达4.07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药明康德、创新工厂、百度风投、高瓴、华平投资等机构。值得一提的是,郭广昌旗下的复星不仅参与了D轮融资,2021年与英矽智能订立战略合作协议,英矽智能与复星及赛诺菲的合作协议收到2550万美元预付款。

上市前,Alex Zhavoronkov持股10.32%,华平投资持股9.71%,药明康德持股6.45%,兰亭投资持股6.07%,启明创投持股5.61%,沙特阿美持股3.1%,高瓴持股2.54%,复星持股2.54%,红杉中国持股0.85%,百度风投持股0.29%。

此次赴港上市,拟将募集资金用于:为核心产品ISM001-055的进一步临床研发提供资金;用于为其他管线候选药物的研发提供资金;用作进一步发展及扩充机器人实验室;用于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及相关验证工作;及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乐居财经《预审IPO》还注意到,其行政开支也不低,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1368万美元和1544.2万美元,累计2912.2万美元,占同期其总营收比例在80%以上。其行政开支包括劳工成本、股份薪酬开支、专业及咨询费用及其他,2022年,前述科目分别占比36.5%、18.1%、33.9%、11.5%。

相关标签:

拆解IPO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