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程孟瑶
进入2023年下半年,各家车企先后发布了销量数据。
比亚迪继去年销量大爆发之后,今年上半年继续发力,新能源车累计销量125.56万辆,同比增长95.78%;广汽埃安1-6月累计销量209336辆,同比增长109%;理想汽车累计交付86533辆,同比增长201.6%。蔚来进入短暂的低迷期,但也交出了54561台的成绩。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本土供应链企业受益匪浅。2020年-2022年,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16%,宁德时代、华域汽车、潍柴动力的零部件收入均达到千亿规模。
每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崛起的背后,几乎都有一颗大树。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广东富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强科技”)的“大树”是广汽集团。2022年,富强科技销售规模突破10亿元,其中有7成营收来自广汽集团的贡献,如果算上广汽本田的业绩,占比接近9成。
依靠广汽集团和广汽本田带来的业务,富强科技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2020年-2022年3年时间里实现了业绩翻番,为进一步扩产,富强科技于近期递交了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募资。
富强科技的产品线较多,整体来看其各产品线销售规模均实现了持续上升,但部分核心产品单价和毛利率均出现下跌,这也导致其毛利率两连降,2022年低于同行均值。
在积极扩产带来的存货账面价值和应付账款同时走高的情况下,富强科技对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本次IPO,富强科技拟募资10.39亿元,其中有5.6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比约54%。
富强科技是一家集产品设计、模具开发、部件成型、表面涂装、内外饰件包覆及产品自动化装配于一体的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0年-2022年,富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93亿元、6.77亿元、10.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81.29万元、1.08亿元、1.29亿元,总体保持增长。但其综合毛利率却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34.53%、32.43%、25.55%。2022年其综合毛利率已经低于同行上市公司26.00%的均值。
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门内饰板总成、挡泥板总成、保险杠类产品等主营业务产品收入规模在报告期内均有所增长,特别是配套新能源车型的门内饰板总成产品增长较快,但其毛利率下滑也与之相关。
报告期内,富强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91亿元、6.76亿元、10.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45.01%,占总营收的比分别 99.57%、99.74%、99.42%,超过99.5%,对毛利的贡献常年保持在99%以上。
其主营业务中,贡献较大的门内饰板总成产品,销售单价从2020年的1268.66万元/套,下降至2022年的1086.08万元/套。每套售价下降182元。与此同时,销售数量大增313%,将该产品毛利率从25.46%拉低至21.78%。
2022年富强科技产品年降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87%,以此进行敏感性分析测算,若当年度年降比例提升1个百分点,则将导致其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031.87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0.75个百分点。
2020年-2022年。富强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4.30%、32.38%、25.51%,略低于其综合毛利率。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行规,是富强科技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富强科技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整车厂家,根据行规,零部件产品批量供货后价格在未来存在一定的降幅,年降一般在产品量产次年开始执行,年降比例约在2%-6%之间。
不过2021年和2022年,富强科技门内饰板总成产品降幅分别为8%和6.5%,略高于行业约定值。此外,其雨刮盖板总成、机舱护板总成产品的销售单价和毛利率也有明显下滑。
当然,造成其营业务毛利率下滑还有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数据显示,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产销量在5年间增长近8倍。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5.60%,市场占有率达到25.6%,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车内外饰件的市场需求快速上升,使得富强科技其他内外饰件产品业务规模不断扩张,销售额从2020年1.25亿元增至2022年的2.07亿元,但该产品同样面临增收不增利润的窘境,毛利率从41.07%下降至26.66%,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拖累着公司的综合毛利率。
富强科技的客户有3类,主流整车企业: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广汽埃安、小鹏汽车、合创汽车、零跑汽车以及某国际一流新能源车企;以及提爱思、河西、广爱兴、林骏等汽车内外饰件企业。
2022年,富强科技对新能源汽车客户的销售收入达到4.7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的45.85%,接近一半,报告期内复合增长率达到 97.20%。
2020年-2022年,富强科技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比例分别为89.47%、90.68%、94.46%。
报告期内,富强科技对广汽集团(601238.SH)的营收分别为2.78亿元、3.86亿元、7.67亿元,占总营收比分别为56.51%、56.93%、73.90%,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超7成收入来自广汽集团及其下属控制企业,包括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广汽丰田的贡献。特别是广汽埃安市场销量快速增长,让富强科技营业收入在2021年和2022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双方合作的产品包括门内饰板总成、挡泥板总成、保险杠类产品、雨刮盖板总成、机舱护板总成等。
广汽埃安7月1日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广汽埃安新车累计销量209336辆,同比增长109%。旗下除了AION品牌,其定位中高端消费人群的昊铂Hyper品牌,首款车型昊铂Hyper GT于7月3日正式上市,售价在21.99-33.99万之间。
此外,还有来自广汽本田的营收。报告期内分别为1.02亿元、1.67亿元、1.53亿元,占比20.73%、24.61%、14.70%。广汽本田为广汽集团与本田汽车(HMC)的合营企业,广汽集团持股50%。富强科技解释称,因为不存在控制关系,所以未合并计算。
如果合并计算,富强科技对广汽集团和广汽本田的收入占总营收比维持在8成左右,2022年进一步增至88.6%。
业务往来频繁,富强科技对广汽集团和广汽本田的应收账款也迅速增加。报告期各期末分别为2659.36万元、5454.32万元、5746.71万元,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73.79%、80.23%、86.58%。各报告期末,其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410.92万元、6454.62万元、6296.9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92%、9.53%、6.07%,占比较低,整体回款情况较好。
让人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本田贸易(中国)还分别位列富强科技第二、第三、第五大供应商。分别产生1942.37万元、1910.64万元、2324.51万元的交易额。本田贸易与日本本田为关联公司。富强科技向本田贸易(中国)主要采购塑料粒子等原材料。
富强科技通常采用“框架协议 订单”的形式从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及零部件。随着收入规模持续扩大,承接车型开模需求不断增长,富强科技存货稳定增加。
报告期各期末,富强科技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97亿元、3.92亿元、4.87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8.82%、59.51%、59.95%。
其存货主要为根据客户订单或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及发货所需的模具、发出商品、在产品和原材料等,上述存货合计占存货余额比重分别为98.40%、98.23%、97.80%。与下游整车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客户的合作规模持续增长,合作车型不断增加,其存货中模具余额占比超6成。
富强科技一年以上库龄的存货占比分别为37.67%、30.23%、32.49%,主要为生产模具。剔除模具后,一年以上库龄的存货占比分别为5.53%、3.09%、5.26%,占比较低。
富强科技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分别为594.54 万元、718.37万元、817.86万元,占存货账面余额比例分别为1.96%、1.80%、1.65%。存货跌价损失带来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分别为456.80万元、522.50万元、714.11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富强科技流动负债分别为3.07亿元、4.56亿元、5.97亿元,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9.58%、90.64%、83.41%。
其流动负债主要由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合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构成,上述五项负债合计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82.28%、90.70%、96.48%。
生产线的增加和业务规模的扩大,对原材料的采购需求增加。同时,购买设备等长期资产建设新生产基地,带来富强科技应付账款余额的增长。
报告期各期末,富强科技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1.49亿元、2.16亿元、3.34亿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48.48%、47.11%、55.95%。
短期借款分别为5708.17万元、1.04亿元、9711.19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18.58%、22.66%、16.26%。2021年末较2020年末增加4705.30万元,主要系随着业务快速增长,为满足资金需求,新增抵押及保证借款4700万元。
同时,原材料采购量逐步提升,富强科技票据结算的需求量同步增加。报告期各期末,其应付票据分别为1654.71万元、2200.52万元、6143.50万元,账面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5.39%、4.79%、10.28%。
存货账面价值和应付账款同时走高,或许意味着富强科技正在积极扩产。而厂房建设、机器设备购置、模具开发等均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各期末富强科技,拥有货币资金1.46亿元、1.97亿元、2.55亿元。
富强科技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在其25笔合计1.92亿的银行借款中,有18笔长期借款,这些长期借款主要用来满足扩产的资金需求。
报告期各期末,富强科技长期借款分别为 4397.98 万元、1501.82 万元、8443.86万元,占非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 55.80%、31.63%、71.05%。
本次IPO,富强科技拟募资10.39亿元,按25%发行比例,其发行估值约40亿元。其中,3.73亿元用于“富强科技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提高产能;6800万元用于“富强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剩下5.6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富强科技目前一共有10位股东,其中7位为自然人股东,而这 7位自然人股东中,除了梁伟文,其余6人均为陈氏家族成员。
值得一提的是,梁伟文作为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只有4.85%,而发行后,其持股比例将进一步被稀释至3.64%,仍保留提案资格,减持不需要进行披露。
富强科技第一大股东为富强实业,持股比例为64.72%,从名字上也能看出一二,实际上就是一家控股公司。富强实业背后的股东为陈茂镜、陈茂山兄弟,二人分别持股70%、30%。陈茂镜还直接持有富强科技10.93%的股份,合计控制富强科技56.23%的股份;陈茂山通过富强实业间接持股19.42%。兄弟二人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富强科技75.65%股权,为实控人。
一般来说,一家公司的实控人持股比例较高,若利用其控制地位实施不当控制,则可能对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何况这还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中小股东虽然大多为公司员工,但也属于“外人”。
乐居财经《预审IPO》注意到,富强科技7位自然股东中,有6位家族成员。持股8.23%的李跃冬是陈茂山的妻子;陈茂寿、陈茂裕、陈茂略为陈茂镜的胞弟,分别为持股1.55%、1.36%、0.78%;持股0.78%的陈春英,则是陈茂山的胞妹。陈茂镜、陈茂山和李跃冬为一致行动人,三人合计持股83.88%。
员工持股平台珠海启富、珠海创强分别持股3.53%、3.26%。陈智诚持有珠海创强11.81%份额,陈茂裕持有12.90%份额,温沈祥持11.91%份额,吴东海持有5.95%份额;四人合计间接持有富强科技1.39%股份;陈嘉兴通过持有珠海启富12.82%份额,间接持有富强科技0.46%股份。
陈茂寿与陈智诚为父子关系,温沈祥与陈春英为夫妻关系,吴东海是陈茂略配偶的胞弟,陈茂山与陈嘉兴为父子关系。以此计算,陈氏家族合计持有富强科技89.42%的股份。
富强科技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分红3650万元、3862.5万元,合计7512.5万元,占报告期内总利润的24.43%,其中陈氏家族分走其中6717万元。
评估机构:中联国际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相关标签:
预审IPO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