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研究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功率器件市场将增至35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8.4%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邓如菲 3.7w阅读 2023-05-31 14:56

 乐居财经研究院 邓如菲 5月30日,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阳通”)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对半导体功率器件行业进行分析。

  根据Omdia和Yole预测数据,2022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含功率器件及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约为543亿美元,占半导体市场的比例为9%;其中半导体功率器件281亿美元。

  根据Omdia、Yole数据,2021-2025年全球半导体功率器件市场将由259亿美元增至35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为8.4%。其中,MOSFET(含模块)2021年市场规模约为104亿美元,总体趋于稳定,至2025年,占比预计达29%;IGBT(含模块)2025年市场规模将快速增至136亿美元,占比约为38%,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8%;全球SiC功率器件2025年市场规模约43亿美元,2021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2%。

  根据芯谋研究数据,2021年中国国内MOSFET市场规模为46.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4.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8.55%,增速高于全球市场。

  超级结MOSFET为发行人销售收入占比最大的产品品类,报告期各期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70%。根据芯谋研究数据,2021年中国MOSFET市场国产化率达到30.5%,而超级结MOSFET这一细分领域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国产化率仅为18.1%,低于MOSFET国产率平均水平,超级结MOSFET仍为国内厂商未来发力的重要方向。

  根据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的数据,中国IGBT市场销售规模2021年为238.8亿元,预计至2025年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将有望超48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9.44%。

  基于国家相关政策中提出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的要求,国产替代成为国内IGBT行业内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根据Yole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23年我国IGBT自给率将达到32.9%。

  SiC半导体性能优异,具有更高耐压性和耐高温性,其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击穿电压是硅的8-10倍,导热率是硅的3-5倍;具有更高工作频率,电子饱和漂移速率是硅的2-3倍;具有更低耗能和更小尺寸,击穿电压提升,有更高杂质浓度和更薄漂移层。目前而言,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是限制SiC功率器件需求的主要因素,根据Mouser和Digi-Key的公开报价,SiC MOSFET在2022的平均价格较2020年下降了11%,与Si器件价差也缩小至2.5-3倍之间。随着技术突破和成本的下降,SiC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增加。巨大的市场需求、持续下行的成本和政策支持将为SiC发展带来新契机。

  中国碳化硅基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市场快速增长。根据亿渡数据,2021年中国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市场规模已达到71.1亿元。

  功率半导体应用主要包括新能源充电桩、汽车电子、光伏储能、数据中心、服务器和通信电源、工控自动化等领域。根据TrendForce数据,2021年工业及汽车领域占比分别为35%及29%。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装备制造、光伏新能源等新兴应用领域成为功率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增长点,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关标签:

IPO研究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