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创投圈一直有个说法,就是初创公司做的这件事,BBA做了怎么办?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A:所有的初创公司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但你看还是有很多公司会活下来。与其杞人忧天地揣测会不会被大厂超越,不如先关心自己怎么能把产品做得更好。我们作为一家初创公司,选择了一个相对前沿的技术路径,就是要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做芯片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硬件到软件,每一个环节都依赖于有效打磨,其中的先发优势不仅在于时间和资源,更重要的是工程化验证的有效经验。Q:存算一体虽然处于爆发阶段,但智驾芯片的同行者并不多,后摩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不会担心被后来者赶超?A:我觉得赶超也挺好的,存算一体这个赛道值得更多人加入,就算这个公司做不成,我们做这件事的价值也不会消失,无论我们最后能不能成功,对于行业来说都是具有意义的。来源:后摩智能Q:开发第一款量产存算一体芯片,在设计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难题?A:确实有好多问题都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比如去年,我们发现存算电路会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会出现计算的错误,无论怎么做试验总是找不到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不管是性能还是良率都会出现问题。最后我们都几乎绝望了,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三体人发射质子来封锁我们的科技。好在反复确认后,发现就是因为电路里一个小小的行为没有反映在行为模型里导致的。Q:这也说明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其实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迭代本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你们又是如何在交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保持技术领先性和应用的?A:从技术的角度领先性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设计本就比其他产品的更深至少1~2个层次。我们也在不断迭代电路,优化的过程没有止境的,即使是用同样的工艺,也可以不断优化。有专门的架构和算法的团队去做更前沿的设计和研究,我们基本上是在实施一代、设计一代,然后再预演下一代的节奏在跟进。Q:对于自动驾驶芯片来说,产品亮相往往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大的门槛,比如交付的压力和工程化的问题,你们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A:芯片良率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我们的芯片没有良率很低的问题。我们也会尽全力配合客户做相应的适配工作。不过我们是做的通用的计算平台,设计更加开源,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用户的开发习惯,所以和用户适配的周期更短,相应地,用户花费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也会更低。至于工程化的问题,我们从设计、封装到成品的流程已经走通了,没有什么障碍。Q:在接下来和主机厂合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任务难以厘清,你们怎么办?A:肯定会尽全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客户觉得应该这么做,我们尽量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做适配,也会提供一些建议或参考,比如说我会告诉客户,这么用的话芯片效率可能会更高,当然,也会提供有PlanA、PlanB等多个版本供客户选择。(首图来源:后摩智能)- END -你“在看”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