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研究院 王敏 5月18日,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科纳米”)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招股书显示,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预计到2024年,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2027年行业市场空间将有望达到180-200亿元。
半导体检测行业与半导体行业整体的景气度相关性较高。当下,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处于景气度不断上升的阶段。自2017年以来,由于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以及手机出货与存储器市场下滑等影响,全球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两年左右的下行周期。2019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手机出货量回升,5G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可穿戴设备、云服务器等市场的稳健成长,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根据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统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工业销售额为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2022年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幅度为4.4%,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5,804亿美元左右。2022年整体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在经历短暂的周期性调整后,半导体市场仍将迎来攀升。根据ICInsights预测,2022年至2026年市场将呈现6.5%的年平均增长率。半导体行业整体景气度的提升将推升半导体检测分析需求的爆发。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 Markets的预测,全球失效分析市场将由2020年的39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59亿美元,同时,Marketsand Markets指出,半导体及相关电子产业属于亚太地区失效分析市场最大的应用领域,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失效分析市场的增长。根据QY Research数据,包括失效分析等测试项目在内的全球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目前已突破30亿美元,预计在2028年达到75亿美元,在半导体行业整体技术快速迭代的发展过程中,半导体检测分析的需求增速将超过半导体行业整体市场增速。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为10,458.30亿元,同比增长18.20%,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4,519.00亿元,制造业销售额为3,176.30亿元,封装测试业销售额为2,763.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60%、24.07%、10.10%。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国内集成电路产量已从2012年的779.61亿块增长到2021年的3,594.30亿块,复合增长率达到15.54%。
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年会报告数据,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厂商已由2016年的1,362家增长至2021年的2,810家,2016年至2021年,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产值复合增速高达22.41%。芯片设计厂商通常基于终端应用需求升级对于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创新,带来下游制造、封装等多领域的工艺演进,也会催生最前端材料及半导体设备的变革。由海外企业主导的设备及材料领域在近年来亦有所突破,国产替代趋势不减。半导体产业国产化必然经历反复研制与试验的过程,测试与分析市场也将迎来下游旺盛的检测分析需求。检测分析实验室综合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检测分析技术,向半导体产业链各方提供多方位检测分析结果,助力产业链技术升级发展,为产业链国产化保驾护航。
检测分析行业为各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支撑性服务,与下游细分行业融合发展,新兴领域检验检测市场受益于新兴领域自身的高速发展,在整体检测检验市场中的收入占比逐渐提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1年针对电子电器、机械等新兴领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收入规模共计737.71亿元,同比增长23.48%,同比增速其增速远高于检验检测整体行业增速。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预计到2024年,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2027年行业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80-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
相关标签:
IPO研究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