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的费用,国际核数师撤离32家地产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曾树佳 12.2w阅读 2023-04-24 08:00

  文/乐居财经 曾树佳

  做了几年的审计工作,苏凛觉得有些心力交瘁。

  每天,他必须对着电脑屏幕,重复地贴数据、看数据,循着财务逻辑,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他手头的工作,有时候同时进行很多项;回过头来,还要思考刚刚做了什么,怕忘掉什么事情。

  微信群里不断更新的文件和消息,苏凛还要时刻盯着,看到和自己相关的要立刻更新,确保是最新版,以免出现差错。近两年,公司领导对房企客户尤为慎重,再三交代要“瞪大眼睛”。

  在苏凛看来,核数师的工作并不好做,客户底层业务复杂、审核技术难度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一有疏忽或违规,还很容易面临处罚。

  在地产圈,年报延迟发布、股票停牌,以及突然增多的“匿名信”事件,都与核数师有关。行业调控基调下,核数师们更为如履薄冰,他们对房企财报提出不少异议,一旦与房企意见不合,便果断撤离。

  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眼下仍未停歇。乐居财经统计获悉,2022年至今,安永、罗兵咸永道、德勤、毕马威四大审计机构,总计至少从32家房企、物企离职。

  他们撤离后,部分房企顺道更换成一些规模较小的审计机构,以求节约成本。

  撤退的决绝

  近来的年报季,核数师们再次成为了“主角”。

  比如祥生,它自述其多个部门的关键团队人员,于近期辞任,人力不足,影响了核数师的审计进度;再者,外面投来的清盘呈请迫在眉睫,也迫使它必须分出精力应对,磋商债务重组方案。

  尽管在职的核数师们紧赶慢赶,还是无法如期披露年报,导致停牌。

  汇景控股也将财报延期发布的原因,认定为,农历新年前疫情广泛传播,严重影响了财报的审计进度,目前需要更多的时间推进。

  大发地产则依旧在审计机构的委任上,出现了空缺。此前,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辞任,大发还在寻找、落实新核数师的委任,因此无法赶上最后的节点。

  与去年一样,被称为“守门员”的核数师,有部分在年报季前后抽身撤离,成为了诱发新一轮停牌潮的重要因素。

  这其中,甚至有地产、物管平台,受此影响而双双停牌的现象出现。

  3月7日,佳源服务宣布,罗兵咸永道已辞任公司核数师,开元信德填补其空缺。这一进一出之间,耽误了它年报的出炉。而其关联公司佳源国际,也受到了牵连。

  尽管不久前,佳源国际面对的清盘呈请聆讯,再一次延期,获得了喘息之机。但公司负责财务的主要员工,已有部分辞任,而在忙着化债的同时,佳源国际还要应对佳源服务更换核数师的局面,可谓是千头万绪,因此最终也难逃财报难产的结果。

  眼下的审计机构如履薄冰,一发现疑点,就会提出来,不会放过某些细节。

  最近,停牌了半个月后,康桥悦生活发布公告称,核数师发现了康桥悦生活提供的财务资料中,遗漏了两项担保,即房地产发展担保与鼎峰-源轩担保。

  其中,前者与其关联方康桥地产集团有关,涉及资金3.55亿元;后者与其2021年10月收购的河南鼎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有关,实际涉及资金230万元。

  这一幕,总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自去年以来,类似的情节陆续上演,眼下,行业的回暖若隐若现,一些涉及内幕的“匿名信”也时常冒出。

  3月的最后一天深夜,旭辉与旭辉永升服务,突然发出了载有内幕消息的公告。其中提到,旭辉的核数师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函,匿名信函对旭辉与旭辉永升服务之间的若干交易有所质疑,涉及金额为18亿。

  接到匿名信函之后,审计机构表示,旭辉需要采取额外程序,处理匿名信函举报的内容。这直接导致了财报的延迟发出,从而停牌。不过,旭辉预计,它将在4月底或之前,完成寄发2022年年度报告。

  而旭辉永升服务也声称,已对信函中所述的交易进行审查,并认为这些交易的进行,具有充分的商业事实及业务理据,并按正常商业条款进行。

  大多数房企、物企的停牌,与核数师提出异议、辞任有关。放眼望去,一波核数师的撤退潮,正在持续上演。

乐居财经统计获悉,2022年至今,安永、罗兵咸永道、德勤、毕马威四大审计机构,总计至少从32家房企、物企离职,其中毕马威离任3家,安永、德勤各离任5家,罗兵咸永道离任19家。

  他们之中不乏有一些是到期离任的,比如华润置地、越秀地产等公司的核数师,便是这种类型。但在调控期内,大部分还是非正常离职,尤其是身处流动性困局中的企业的核数师,更是如此。

  审计机构宁可不欢而散,也不想以身涉险。

  风声阵阵

  最近的一封举报信,内容直指安永与一家央企的隐秘操作,难辨真伪。

  消息称,4年前,安永的一些高管,以每平米1.73万元的价格,低价购入了某央企在海南海口开发的某项目十几套房子,涉嫌违反审计师独立性要求。

  不过,后来安永发布声明,否认了举报信的内容,直言“相关指控严重失实、其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

  事发突然,其中的详情无从得知。但眼下的节点,颇为微妙。因为在3月,一张超过2亿的天价罚单,刚刚引起过一阵轰动。

  财政部认为中国华融2014至2019年间,风险控制失效、会计信息失真,而德勤在此期间,存在严重的审计缺陷,未能及时对华融的资产、交易情况,提出审计意见。

  当几年前的“旧账”被追溯,德勤也逃不过处罚:其北京分所停业3个月,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约2.12亿元,吊销了两合伙人的注册会计师执照。

  面对处罚,德勤并未做过多的辩解,只言“感到遗憾”。

  这件事,要关联到华融前几年的经营状态。2014至2019年,华融存在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失效、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问题。期间,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从106.56亿波动下滑至14.24亿。

  这个时间段,大部分正好处于华融原董事长赖小民任职时期。赖小民于2012年9月起,担任中国华融董事长,直至2018年4月被查。

  曾有华融内部人士披露,为追求业绩,赖小民执掌华融时,过分看重短期利润,上有所好,下有所投,为此华融下面的人不得不去投一些高风险、来钱快的项目,比如房地产。

  这种激进经营、无序扩张的举措,为后续华融的暴雷,埋下了隐患。眼下,华融虽已引入战投,但仍未完全缓过神来,它2022年预计亏损276亿元;此前的2020年,它还曾预亏1029亿。

  德勤作为审计机构,曾服务华融长达8年。直至2020年,华融才将核数师,换成了安永。据调查,德勤此前对华融把关不严,似乎负有失察的责任。

  而华融也遭到了处罚,它与旗下7家附属公司,分别被行政罚款10万元;负责签字的十多名责任人,也被各处于数万元的处罚。

  不过与之相比,对德勤的处罚额度,显然要大得多。原因或许在于,会计师事务所负有监督上市公司经营之职,上市公司一有违规的情况出现,他们难脱干系。

  要端起审计的“饭碗”,并不容易。审计领域里的水很深,时常会泛起一些波澜。

  时间拉回两年前,德勤北京一组员工,还曾发布一份55页的PPT文件,举报其4年工作期间,看到的一些不合规的人和事。其中涉及不少国内上市企业,以及德勤部分高级经理、高级审计员。

  被举报的事项,多数与“放飞机”有关。即审计人员在没有实际完成所需工作的情况下,称已执行某些审计程序,操作违规。不过,面对这些指控,德勤则声称这是虚假信息,将开展全面调查。

  昂贵的薪酬

  香港会财局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许多上市公司在甄选核数师时,会优先考虑审计费用水平,而非其他因素,这个现象在香港的审计费趋势上,甚为明显。

  反映在现实中,则是一些企业将核数师,由四大审计机构,更换成其他普通的审计机构,以求节省成本。

  诸如禹洲、龙光、彩生活,将安永更换为尤尼泰,阳光100、三盛控股将毕马威换成中审众环、永拓富信等,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充当上市企业的“守门员”,身系重任,核数师们一般都能获得不菲的收入。

  去年,普华永道的审计和鉴证业务收入,为180亿美元,增长率为5%。而安永、毕马威、德勤该项业务的收入,则为144亿、118亿、114亿美元,分别实现6%、3%、9%的增长率。

  不久前,黑石集团公布的年报里,声称其2022财年,支付给了德勤1.93亿美元服务费,共计人民币约13.3亿元;而2021年,它支付德勤的金额,达到1.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4亿。

  2015至2019年5年间,中国华融支付给德勤华永的服务费用,则一共达到了2.377亿元。

  地产商给审计机构的薪酬,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乐居财经统计51家内房股企业获悉,2022年,总共有9家房企,为核数师开出的薪酬在千万以上;其中,核数师薪酬超过两千万的,就有3家。

  在核数师薪酬TOP20中,四大审计机构加上立信德豪,占据了所有席位。

  其中,合生创展集团聘用安永的薪酬为3464.23万元,位列榜首,是唯一超过3000万年薪的房企。TOP2、TOP3则分别为融创为立信德豪开出的2185万元、越秀地产为罗兵咸永道开出的2040.9万元。

  而建业地产、万科给毕马威支付了1867.1万、1680万,中梁控股、正荣地产给安永支付了1300万、1130万,新城发展给罗兵咸永道支付了1038万。他们给核数师的薪酬,均超过了千万。

  即使是陷入流动性难题的天誉置业、沦为壳资源的福晟国际,以及规模并不大的西王置业,他们给予大马华施云、大信梁学濂、国卫的年薪,也分别达到了260万、196万、67.6万。

  去年房企核数师的平均薪酬,同比2021年下降了5.62%,但仍有791.58万元的水平。不少上市公司面临亏损,还要支付这一笔钱,确实压力不小。

  (文中“苏凛”为化名。)

相关标签:

进深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