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蔚来的营收终于迈上了四百亿元的关口,但与之相伴的则是亏损也来到了144亿,蔚来仿佛陷入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蔚来到底何时能实现盈亏平衡?
蔚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3月1日,蔚来交出了自己过去一年的成绩单。财报显示,2022年蔚来一共交付122486辆汽车产品,与上年同期的交付量相比涨幅为34%。
过去一年,蔚来的收入总额达到492.69亿元,这是其营收首次达到400亿元以上的规模,与上年同期361.36亿元的营收相比增加了约131亿元。
其中,蔚来去年的汽车销售收入达到455.07亿元,同比上涨37.2%;其他销售收入为37.62亿元,同比上涨26.8%。
但在营收新高的同时,蔚来的亏损也是创出新高。财报显示,蔚来汽车在2022年全年净亏损为144.371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59.4%。扣除股权激励费用,2022年全年的经调整净亏损(非公认会计准则)为121.41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303.8%。
分季度看,2022年第四季度,蔚来累计交付新车约4万辆,同比增长60%,实现了创纪录的季度交付量。在此基础上,蔚来该季度新车销售收入约147.59亿元,同比增长60.2%,但仍低于市场预期的171亿元。
而去年四季度的毛利率则更值得关注。从数据看,2022年四季度汽车毛利率下滑严重,仅为6.8%,而2021年第四季度为20.9%,2022年第三季度为16.4%。蔚来表示,由于现有ES8、ES6及EC6车型相关的存货拨备、生产设施加速折旧与购买承诺损失,对2022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影响了6.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到2022年,蔚来汽车的销量持续增加,但亏损也持续扩大,陷入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处境。
那么蔚来的钱到底花在了哪里呢?
蔚来的钱花在了哪里
首先是花在了研发上,2022年蔚来研发投入也创下新高,达到108.4亿元,同比增长136.0%。
蔚来在研发上投入这么大,则是其在多个方面全线出击。
按照电动车圈的话术,蔚来在自动驾驶算法上选择了小鹏汽车式的全栈自研,在动力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上选择了零跑汽车式的全域自研,在电池、芯片的研发上又选择了比亚迪式的全产业链自研。
与此同时,销售端也是花钱大户。截止于去年三季度结束,蔚来的销售费用就已超过2021年全年,第四季度达到新高35.274亿元,全年为96.315亿元,同比上升52.7%。
财报显示,原因为人员成本增加、推广及推广活动增加、销售及服务网络扩展相关费用增加。
研发和销售之外,2022年末蔚来资产负债表上增加最多的一项资产是固定资产,从上年末74亿元增至156.59亿元,上涨111.61%,而其中就包括期内蔚来在全球新建的63家蔚来中心、79家蔚来空间和101家服务中心。
看着蔚来如此大手大脚的花钱,我们不禁要问蔚来还有多少家底可以支撑?
从财报来看,截至去年年末,蔚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结余为人民币455亿元,短期来看,蔚来还有烧钱的资本,但一个企业不可能等钱要见底了才考虑赚钱的问题。
因此,在何时实现盈亏平衡是蔚来亟待回答的问题。
今年四季度能否实现盈亏平衡
对于这个问题,蔚来自己的回到是今年四季度。而碳酸锂价格的下降也给了蔚来底气。
李斌表示:“如果原材料价格按目前趋势达到我们预期的下降速度,我们不改变2023年四季度蔚来品牌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碳酸锂在四季度有机会下降到20万元/吨甚至更低。随着成本下滑,蔚来在2023年可以回到18%到20%的毛利率。”
在他看来,蔚来今后主要有三个增长动力,其一是新车型的产品力;其二是充换电体系;第三则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体验。
其实蔚来想要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不能仅寄希望于原材料的价格下跌。通常来说,对新能源车企成本存在较大影响的原材料主要为电池和芯片原材料。对于蔚来而言,制约其实现盈亏平衡的最大绊脚石是其销量和市占率。
对于蔚来的今年销量目标,李斌表示,全年销量目标要相比去年翻倍。照此推算,2023年,蔚来全年销量目标或超过24.5万辆。
进入2023年,蔚来第一个月拿下8506辆的交付成绩,与上年同期的交付量相比下滑11.9%;刚刚过去的2月,蔚来的交付则恢复增长态势,当月12157辆的交付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98.3%。
如果是这样的销售情况,离全年24.5万辆尚有不少的距离,但好在蔚来将接下来推出多款新车型。
按照规划,今年二季度,蔚来将交付4款新车(含全新ES6),今年第5款新车将于7月交付。
到今年7月,蔚来同步在售的车型将达到8款。据李斌介绍,蔚来NT2平台产品全部发布后,旗下产品组合可支持每月3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中,ET5和ES6的合计月销目标为2万辆;ET7、ES7、ES8合计销量目标为8000到10000辆左右;EC6、EC7月销量为1000到2000辆。
因此,蔚来能否在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碳酸锂的价格和其销量是最重要的跟踪目标。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证券之星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