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超声屯房46套,李德来巧控“国产B超鼻祖”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邓鑫妮 11.7w阅读 2023-02-25 10:40

 文/乐居财经 邓鑫妮

  有着“国产B超鼻祖”之称的汕头超声,也在冲刺创业板上市。

  汕头超声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公司,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原厂办研究所,经过改制和股权腾挪,最终以汕头市国资委、员工持股平台和基金投资公司三方持股的股权结构发起了上市冲刺。

  上世纪八十年代,汕头超声自主研制出国内第一代量产的“中华B超”,从此开启了我国超声诊断设备国产化的道路。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改制而来的汕头超声,最大的特点就是股权占比过半的员工持股平台超声资管,其中包括实控人李德来及公司的一众员工。然而专家型管理团队也有弊端,计划生产、经营理念保守,使得汕头超声的存货周转率偏低。

  不仅如此,报告期内汕头超声的核心产品量价齐跌、产能利用率下滑,其主营业务收入也跟着往下跌。

  自去年六月份首次递交招股说明书,汕头超声的上市之路已经走了八个多月时间。日前,其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离上市又进了一步,不过业绩表现仍旧让外界担心。

  依赖单一产品,营收净利下滑

  业绩方面,汕头超声关键的营收和净利润指标,曾连续两年下滑。2019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汕头超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36亿元、3.22亿元、2.84亿元和1.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8006.17万元、7592.08万元和4078.72万元。

  汕头超声表示,2020年和2021年营业收入、净利润规模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受疫情因素影响,以及在后疫情时代销售策略调整存在滞后所致。

  除此之外,汕头超声并未提及其他原因,不过从其业绩分布和子公司情况来看,或许还有其他的因素使得收入和净利润下跌。

  其中一个客观原因是,汕头超声目前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收入和利润依赖超声产品。报告期内,超声设备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77%、87.45%、88.58%和88.65%。

  在这期间,超声设备收入的绝对值降低,由于业务集中,直接拉低了整体收入。2019年-2021年,超声设备的收入分别约为3.1亿元、2.76亿元、2.48亿元。

  另一方面,汕头超声旗下的子公司经营红灯亮起,8家子公司中有2家亏损,此外还有3家未开展业务。

  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州上超和超声国际两家子公司分别净亏损83.1万元和210.44万元,其中超声国际2021年已经亏损309.16万元。

  未开展业务的公司有3家,分别是北京汕和、深圳汕超、长成置业,三家公司成立的时间都不算短,分别于1995年、2015年和2013年成立。

  报告期内,而长成置业则因为总部大楼建设项目终止,迄今未开展业务。不过由于长成置业对珠港新城总部经济园区地块进行了勘察、设计等前期投入,后续项目停滞,2020和2021年度,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504.47万元、-77.41万元。

  北京汕和因则其名下拥有房产,所以暂未办理注销手续。据披露,汕头超声名下共有房产(包括车位)46套,其中28套为住宅,其他为办公、车库和工业厂房等。46套房产大部分位于汕头和广州,上海、郑州分别有2套,成都、西安、朝阳、深圳、香港各一套。

  目前,汕头超声将其拥有的部分房产用于对外出租,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有3套,包括广州天河区两套住宅,上海凯旋门大厦一处商办及车位。

  核心产品量价齐跌,产能利用率下降

  超声设备贡献了超八成的收入,其中医用超声设备和工业超声设备占了大头。值得一提的是,与2019年相比,2020年与2021年两个板块的销售单价和数量在波动中下降。

  报告期内,医用超声设备的销售数量分别为4472套、4108套、3997套、1719套;单价分别为5.28万元/套、5万元/套、4.37万元/套、4.47万元/套。与此同时,工业超声设备的销售数量分别为2441套、2523套、2608套、1321套;单价分别为1.72万/套、1.75万/套、1.58万/套、1.55万/套。

  相比之下,工业超声设备的销售数量处在稳定上升阶段,而医用销售数量持续减少;不过在销售单价方面,2022年上半年医用超声设备价格有了回暖迹象,但工业超声设备较上一年末每套又减少了300元。

  为了适应销量变化,汕头超声下调产量,而这就直接影响到产能利用率。以医用超声主机为例,报告期内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63%、65.46%、58.41%、78.74%。

  即便如此,汕头超声的存货周转率依旧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剔除土地开发成本,报告期内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78、0.83、0.72和0.33。

  公告显示,由于汕头超声生产模式主要为计划生产,公司为便于销售的快速反应,计划备货较多。同时,由于历史经营时间较久,经营理念较为谨慎,在生产计划的制定、存货的精细化管理上尚存在改进的空间,因此存货金额较大。

  分红超过净利润,实控人套现8600万

  从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原厂办研究所,到改为独立单位,汕头超声的发展历程是一笔浓厚的历史笔墨。

  汕头超声的前身超声研究所原为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原厂办研究所,而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的前身为创建于1957年的地方国营企业汕头无线电厂。

  1978年10月,相关部门决定将研究所改为独立单位。随后到1982年11月,公司获得营业执照,企业名称为“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注册资金166万元。

  国有企业改制及国有产权转让来得很快。2004年,决定将超声研究所净资产的30%转让给企业内部职工,并改为职工股;提取不超过30%的部分作为技术管理股,占总股权21.98%;同时在净资产中提取9.41%作为激励股;剩余的40.39%股权为国有股。

  2005年2月,汕头市财政局和超声研究所内部职工代表李德来订立《产权转让合同》,随着一系列的股权确立,员工持股平台超声资管浮出水面。截至2008年,超声资管持股59.62%,汕头市国资委持股40.38%。

  2020年,再度引入基金投资机构德福基金,形成了超声资管、汕头市国资委和德福基金三足鼎立的股权结构,它们分别持股60.38%、36.63%、2.99%。其中,超声资管为员工持股平台,包括李德来在内,共有202位员工持股。

  截至目前,汕头超声的控股股东是超声资管,而实际控制人是李德来。李德来直接持有超声资管30.04%股份,又通过超研合伙、超康合伙、超安合伙和超臻合伙间接持有超声资管股份,其最终受益汕头超声25.04%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三年汕头超声曾进行较大数额的分红。2019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汕头超声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43亿元、1.06亿元、5922.65万元、3532万元,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3.43亿元,在这期间其净利润总和为2.97亿元,低于分红总额。

  据此推算,李德来近三年累计套现约8600万元,员工持股平台套现2.07亿元。

相关标签:

预审IPO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