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杨宏彬
随着VR和AR设备普及以及智能安防市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发展,光学镜头应用领域需求迎来高速增长,市场热度也不断提升。因此,光学镜头企业的生意也越来越大,不少企业已经走进了资本市场,包括联合光电(300691.SZ)、福光股份(688010.SH)、宇瞳光学(300790.SZ)、力鼎光电(605118.SH)等。
看着竞争对手纷纷入市,中润光学也不甘落后,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11月3日,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润光学”)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注册稿),拟在沪市科创板IPO上市。
招股书显示,中润光学是一家以视觉为核心的精密光学镜头产品和技术开发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智能化、信息化、工业化时代日益增长的图像、视频采集需求提供高质量成像产品和专项技术开发服务,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数字安防镜头、无人机镜头、智能巡检镜头、视讯会议镜头、激光电视镜头、智能车载镜头、智能家居镜头、智能投影镜头、电影镜头等精密光学镜头。
中润光学本次公开发行新股2,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拟投入募集资金4.053亿元用于高端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高端光学镜头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中润光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84亿元、3.34亿元、3.96亿元及1.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72.09万元、2624.33万元、3557.28万元、1916.5万元。
展露营收利润均上扬的同时,招股书也将中润光学的部分问题暴露了出来,如依赖大客户,应收账款高企;存货走高;高毛利下的内耗;存在短债缺口等。
客户关联人士突击入股
张平华,是中润光学的主要创始人,也是实际控制人,其创建中润光学,实际上是一次跨界创业。
求学时期,张平华攻读的是工商管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7月至2006年 6月,张平华任日本东芝公司营业部部长,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任木下光学营业部部长。据了解,木下光学是日本老牌设计企业、业内资深的光学设计研发型企业,主要从事高精密光学元件及高端镜头的设计、试制业务。
从履历来看,张平华所从事的工作与其专业是相关的,都是管理岗。或是在木下光学任职的影响,张平华之后选择开办一家与之相同的光学镜头公司,而技术也是源自老东家。
2010年张平华创办中熙光学并转而设立中润光学,正式开启了创业之旅。中润光学设立之初,由中熙光学100%持股,而中熙光学则是由朱框吉持股90%、潘剑芳持股10%。朱框吉系张平华的朋友,潘剑芳系金凯东亲属,二人所持股权是替张平华、张明锋和金凯东代持。而中熙光学实际的股权情况为张平华持股90%,张明锋、金凯东各持5%。
经过2013年及2015年两次股权转让后,中熙光学不再持有中润光学,且解除了代持。2016 年 10 月,中润光学引入新股东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上海沣时扬、上海沣敏扬、上海轩鉴、宁波易辰、梁沛航和徐海英,并于2020年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在中润光学变更为股份公司之前的一年时间里,完成了三次增资和两次股权转让,而不少私募机构和个人也借此机会成为了中润光学的股东。
最终的股权结构中,张平华持有37.2137%,系中润光学第一大股东,同时,其通过嘉兴尚通持有 8.0146%,合计持有45.2283%的股份,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陆高飞、张明锋、金凯东分别持股4.21%、1.85%及1.85%。
此外,中润光学持股5%以上的股东包括宁波易辰、宝通辰韬、徐海英、上海沣时扬、上海沣敏扬、希扬璞信、常州沣时扬和沈文忠。
其中,宁波易辰和宝通辰韬受徐海英控制,三名股东合计持股6.8165%。据了解,徐海英为上海辰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沣时、上海沣敏扬、希扬璞信、常州沣时则是由中润光学董事杨希实际控制的公司,4家企业持有中润光学6.6023%的股份。沈文忠为德清县蕾鑫化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直接持股6.2295%。
值得注意的是,中润光学的股东中,还有其客户的身影。招股书显示,中润光学大客户包括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华为、大疆、宇视科技等企业。其中,大华股份及海康威视的部分高管及股东通过苏州方广持有中润光学合计0.3178%的股份。
持股人员包括大华股份实际控制人傅利泉的配偶、董事陈爱玲;股东、董事朱江明;股东、董事、执行总裁张兴明。还有海康威视监事会主席洪天峰;股东、高级副总经理何虹丽;股东、董事、总经理胡扬忠;股东、董事龚虹嘉的配偶陈春梅。
据披露,苏州方广于2020年6月8日以2500万元的价格认购中润有限(中润光学前身)149.3827万元出资额,就在同一年,中润光学股改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上市辅导。时间上的巧合,难免有突击入股的嫌疑。
更巧的是,海康威视股东、高管间接入股之后的第二年,中润光学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出现了海康威视身影,后者于2021年贡献销售额1814.65万元,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大华股份和华为。
高毛利下的内耗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6月间,中润光学的五大客户包括大华股份、Avigilon、海康威视、维海德等等,2019年-2021年及2022年前6月,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63%、64.05%、60.40%和59.91%,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况。
这些年间,中润光学的第一大客户一直为大华股份,2019年-2021年,其为中润光学贡献的销售额比例分别为50.75%、44.23%、41.07%,2022年上半年贡献销售额比例为38.79%。
据业内人士分析,营收过度依赖单一企业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若大客户经营出现不利情况,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公司业绩。
乐居财经《穿透IPO》发现,近年来中润光学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光学镜头毛利率分别为26.27%、31.80%、32.55%和34.40%,逐年提升,而同行业上市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的算术平均值为32.6%、30.82%、29.95%、28.82%。
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中润光学的光学镜头产品均价要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产品均价。
2019年-2021年,中润光学光学镜头价格分别为205.48元/颗、242.24元/颗、217.94元/颗。其价格因性能及应用领域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中润光学产品均价较高,整体在200元左右,是同行业可比公司产品均价的近6倍。
然而,中润光学的“内耗”拖累了整体盈利能力。2019年-2021年,中润光学管理费用分别为2504.64万元、3707.52万元、4079.48万元,三年间增幅62.88%,同期营收增幅只有39.44%。
2022上半年末,中润光学管理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达到11.37%,相较2019年的8.81%增长2.56个百分点,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管理费率均值仅有7%。
此外,2019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中润光学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33%、1.61%、1.61%、1.92%,除2021年度之外,均高于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率均值。
三年半的时间,中润光学营收合计超12亿元,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之和仅7498.46万元,扣非净利率仅6%。其中,2019年实现2.842亿营收,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仅399.15万元。
在此情况下,中润光学还进行了两次分红。2021年5月及2022年3月,中润光学现金分红金额均为1320万元,分别占2020年、2021年净利润的比例为50.3%、37.1%。
短债缺口900万
中润光学根据技术迭代方向及下游客户需求预先进行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并依订单信息及销售预测进行产品生产及备货,产品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根据不同产品进行定制化采购。
产品技术迭代快、品类多、原材料定制化等原因造成公司存货规模较大且具有跌价风险。2019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9,537.77万元、7,581.79万元、1.023亿元和1.262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78%、28.19%、33.33%和43.95%。
其中,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分别为1,156.12万元、1,742.64万元、1,846.48万元和1,881.44万元,占各期末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0.81%、18.69%、15.25%和12.98%。
同期,中润光学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8,219.37万元、7,707.46万元、1.029亿元和7,888.6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8.25%、28.65%、33.40%和27.48%,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92%、23.05%、25.94%和42.01%,占比较高。
据业内人士分析,应收账款过高将加大公司收不回货款的风险;如果应收账款回收期限比较长,还会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影响公司对银行的还款。
2019年-2021年,中润光学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20次/年、4.20次/年、4.41次/年。同期内的行业均值为4.73次/年、4.14次/年、4.68次/年。
负债率方面,2019年-2022年6月,中润光学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4.70%、36.96%、40.71%和38.37%,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其中,2020年资产负债率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公司减少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导致流动负债大幅减小所致。
虽然资产负债率在走低,但目前中润光学还存在短债压力。截止2022年6月末,中润光学的短期借款为2903.49万元,较期初大幅增长163.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57.47万元,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和租赁负债。
同期,中润光学持有货币资金2073.67万元,手头资金无法覆盖短债,存在超900万元偿债缺口。
相关标签:
预审IPO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