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杨宏彬
为了应对离婚带来的控股权危机,黄红云找了老朋友车建新。2022 年2月9日,金科投资、黄红云与红星家具、广东弘敏通过一致行动对金科形成控制,四方合计持股29.3655%。
但在此之后,金科的质押风险浮出,在部分持股遭遇强平之后,黄红云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在不断下降。最终,黄红云还是坐不住了,要通过卖股对抗质押风险。
10月16日,金科股份(00656.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金科控股及实际控制人黄红云为归还股票质押融资贷款本息,降低股票质押风险,将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彭青女士转让公司股票,以归还在中信证券及国信证券质押债务。
具体来看,金科控股将向彭青转让金科股份股票 1,000 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0.19%,转让价格为1.9元/股,相当于前一交易日股票收盘价的90%。所得款用于归还在中信证券质押融资的部分本息。
此外,黄红云将向彭青转让金科股份股票1.030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3%,转让价格同为1.9元/股,所得款用以偿还其在国信证券质押融资的全部本息。
转让完成后,黄红云持股降至8.58%,金科控股持股降至5.1%。至此,黄红云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下降为22.77%。
对抗质押风险
金科此次向彭青出售股份,最终目的或是为了防止股票被机构强制平仓。
据了解,股票质押的风险在于,股票价格存在波动,当股价跌破某个价值的时候,若上市公司不进行补充质押,机构便会自动平仓,也就是所谓的被动减持。
与多数地产股相同,自今年以来,金科股份股价处于下行趋势,4月以来下行速度较快,近几个交易日,股价在2元/股附近徘徊。
由于股价下行,金科自5月份以来多次遭机构强平。其中包括本次的偿债对象中信证券。
由于金科控股与中信证券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存在违约风险,5月18日-19日,金科控股所持有的4524.47万股被中信证券强制平仓,该部分股票占金科总股本的0.85%。5月20日-24日,金科控股所持的751.46万股金科股票再次被强平,占公司总股本的0.14%。
6月24日,金科控股所持的77万股金科股份被中国银河证券强平。好消息是,黄红云将质押在国泰君安公司股份办理了解除质押。在3天前,黄红云所持的2506.73万股刚被国泰君安强制平仓,占公司总股本的0.47%。
8月16日至8月22日,金科控股所持金科的合计5073.23万股股票被中信证券及中国银河证券强制平仓,占金科总股本的0.951%。至此,黄红云及一致行动人在金科的持股降至24.89%,一直持续至本次出售股份前。
截止目前,黄红云与金科控股持有的大部分金科股票仍处于质押状态。其中,金科控股质押股数约1.27亿股,占其总持股数的45.07%;黄红云质押股数约5.28亿股,占其总持股数的94.14%。
按照金科目前的股价走势,此次若不是将股份出售予彭青变现,黄红云及金科控股所持的股票或再次被机构强制平仓。而伸出援手的彭青,目前无法在网络上查找到她的任何信息。
风险与应对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导致了上市房企在二级市场萎靡,而最终的负面影响,就是质押风险频出。受到影响的房企包括阳光城、蓝光、佳源国际、中天金融等等。
5月23日一早,佳源国际控股发布公告称:因账户中的证券价值大幅下跌及未能追缴保证金,控股股东所持公司部分股份遭遇证券公司强制出售。
自阳光城出现流动性危机以来,股价波动较大,控股股东质押股份多次遭遇强平。据公告,2021年12月7日—2022年3月2日期间,阳光集团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被动减持阳光城约1.03亿股,占总股本的2.49%。被动减持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阳光城股份从约17.38亿股下降至16.34亿股,持股比例从41.97%下降至39.47%。
质押风险之下,房企大股东也在设法应对。
中天金融选择的方式与金科相同,通过变现股票解除质押。7月20日,中天金融控股股东金世旗控股,将持有的中天金融的约1.51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转让给自然人张宇,该部分股份占中天金融的2.15%,转让价格1.33元/股,价款共计2.01亿元。
而在20天前,金世旗控股还将中天金融约1.44亿股股份转让予自然人张旭,占公司总股本的2.05%。转让价格1.46元/股,转让价款共计2.1亿元。
之所以转让股份,是因为在3月28日,金世旗控股在申万宏源证券的2笔股票质押合约已到期。
蓝光对抗质押风险的方法为直接补充质押。
去年5月消息,蓝光集团及杨铿累计质押蓝光发展股份总数为9.19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51.94%,占公司总股本的30.29%。质押股份均为蓝光集团持有股份。
其中,包括了蓝光集团于2021年5月11日的两笔补充质押及5月14日的两笔补充质押,四笔质押股数合计3477万股。
但遗憾的是,即便进行了4次补充质押,蓝光集团及杨铿所持的股票依然被强平,被动减持数量不超过6069.86万股。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