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服务喊话:不会成为下一个“恒大物业”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徐酒眠 9.2w阅读 2022-07-29 21:54

  文/乐居财经 徐酒眠

  “(我们)不会成为下一个恒大物业。”股价动荡,碧桂园服务(06098.HK)再一次喊出自保宣言。

  两天前,7月27日,兄弟公司一则配售融资的消息,牵连碧桂园服务的股价大跌。自保心切,当天下午三点,碧桂园服务就紧急召开了投资者电话会议。

  首席财务官黄鹏直言,兄弟公司融资,引发大家对资金链的担忧,也担心碧桂园服务会成为下一个恒大物业。对此,黄鹏表示,“碧桂园服务作为一个有良好现金流造血能力的头部轻资产型企业,是不需要牺牲来填坑的。”

  黄鹏不吝向与会投资者传达信心,强调碧桂园服务不会做违规的事情,而且以后会做得更独立、更规范。

  不过,一个小时的电话会议结束之后,当日股市收盘,碧桂园服务跌幅仍然达到了21.97%。

  此次投资者电话会议对市场情绪的安抚,似乎在第二天起到了作用,7月28日,物管股午后集体反弹,碧桂园服务报收18.56港元/股,涨幅6.42%。

  然而涨势未能进一步继续维持,7月29日,碧桂园服务股价从开盘就震荡下行,截至收盘报17.48港元/股,跌幅5.82%,市盈率(TTM)11.94倍,588.94亿港元的总市值与华润万象生活的760.07亿港元,相差约171.13亿港元。

  不做“恒大物业”

  此次碧桂园服务的股价,在兄弟公司的融资消息里剧烈震荡,除了大环境的影响之外,或也与此前恒大等公司的前车之鉴有关系。

  毕竟当前的物管股,又正是处在恒大物业134亿元“案中案”的余震中。7月27日下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碧桂园服务不可避免的被叩问,有无对兄弟公司的担保?

  对此,黄鹏的回答言简意赅,“公司不存在对兄弟公司的担保。”

  “2021年财报审计时,审计师就对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情况进行过专项审计,结果证明没有。”

  对于关联房企资金占用问题,黄鹏则表示,市场担心发生在恒大物业身上的事情,不会在碧桂园服务身上发生。

  同时,黄鹏还表示,“技术程度上,公司并不能完全禁止兄弟公司占用本公司的资金,但是从公司管理者的角度来讲,这类举动由于不会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该举动是不会被支持的。”

  投资者电话会议上,黄鹏重申,碧桂园服务与兄弟企业之间的财务是独立的。而时间线拉长,过去近一年,碧桂园服务在多个场合都十分强调“独立”二字。

  “2022年公司的收入会突破400亿以上,而兄弟公司的收入大约20亿元左右,占比5%,而其利润甚至低于5%。”黄鹏表示,目前碧桂园服务与碧桂园之间的关联交易占比并不高,即使碧桂园将面临糟糕的境况,对其影响也比较小。

  翻开碧桂园服务2021年财报,关联交易确实有所减少。不过,其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还是有超过一半是来关联方支持。

  数据披露,截至去年末,碧桂园服务的物业管理收入约为137.9亿元,其中76.19亿元来自碧桂园等关联公司开发的项目,占比55.2%;61.75亿元由第三方物业提供,占比44.8%。

  年底前无配售计划

  除了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碧桂园服务是否会融资配股也是这次投资者电话会议上,与会人员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对此,黄鹏回应称,在当前的价格水平截至今年年底,公司都不会计划配售。

  去年12月14日,碧桂园服务曾刊发公告承诺,未来6个月内,不会再配售融资。若加上此次的承诺,碧桂园服务或将在这一年之内都不进行融资了。

  “在非并购的前提下,公司目前的资金线是足够用的。”不过,此次电话会议上,黄鹏也并没有把话说死,他表示,当前市场表现不佳,公司在目前债券的高定价水平下不会计划配售,但是如果利息情况变好,如2%-4%的利息,公司也许会考虑进行发债。

  据乐居财经《物业K线》统计,自上市以来,碧桂园服务一共进行了5次融资活动,包括3次配售新股,以及2次发行可转债。据此统计计算,碧桂园服务上市以来通过配股、发行可转债共筹集资金约369.87亿港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碧桂园服务手中现金及等价物约为116.2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52.2亿元减少近36亿元,其手中现金在上市物企中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华润万象生活。

  今年5月底,碧桂园服务刊发公告称,已将足够资金存入受托人指定的银行账户,用作全额赎回6月1日到期的50.38亿港元零息无抵押有担保可换股债券。

  若去掉50.38亿港元的债券还款,其手中现金及等价物或约为73.26亿元;再减去用于收购中梁百悦智佳的31.29亿元,碧桂园服务其手中现金及等价物或约为41.94亿元,在上市物企中依旧位于前列。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 物业K线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