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邓鑫妮
连续5天股价滑坡,累计下跌幅度超三成,如此迅猛的市值回落,在碧桂园服务(06098.HK)的股价面板上是少有的情况。
这一幕,发生在上周的交易日。
市值狂泻,眼看越来越低,碧桂园服务紧急发布大额回购公告,当天就花了一笔钱,如今回购还在进行中。
7月18日,碧桂园服务继续回购了31万股,花费约752.3万港元。上一个交易日,也就是7月15日,碧桂园服务已经回购32.6万股,付出金额约742.6万港元。
两笔回购,碧桂园服务累计用了1494.9万港元,不过距其预计将回购的不超过约3.37亿股还有一段距离。
回购股份“救市”,是企业的常见操作,有的是公司出面,有的是高管下场,简而言之就是要提振市场信心。
碧桂园服务一向反应迅速,股价剧烈震荡,回购自保的动作紧随而来。近一年时间,碧桂园服务已经多次释放回购信号,回购近30次。
66亿救市方案
“近期价格及成交量出现不寻常波动。”
公告开篇的几个字,已经透露出事情不简单。去年12月,碧桂园被服务股价大跳水,自保心切,公告、电话会、回购轮番出场,眼下股价波动,回购措施也已经就位。
据碧桂园服务7月15日披露的信息,此前已获公司股东授权,在公开市场上可购回不超过约3.37亿股,相当于总股本的10%。
按照7月15日收盘价计算,总股本10%份额,市值约为76.8亿港元(约66亿元),这显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不过正如碧桂园服务提到的,成交量和价格出现不寻常波动,7月份以来,最大的波动发生在第二周,即7月11日-7月15日。
据乐居财经统计,7月11日-7月15日区间日均成交量3713.75万股,股价连续5天下跌,累计跌幅30.17%,已经蒸发331.8亿港元(约285亿元)。
而在更早之前的7月4日-7月8日,区间日均成交量1089.95万股,股价跌去6.58%。
7月15日和7月18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购,7月18日收盘碧桂园服务股价回升6.36%。不过涨势并未持续多久,7月19日开盘后持续走低,午盘收报23港元/股,下跌5.15%。
目前而言,碧桂园服务手中现金依旧充裕,即使银行存款及现金总额比2020年末少了35.8亿元,2021年底仍握有约117.56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6.1亿元。
外界毫不怀疑碧桂园服务提升股价的决心,但是近77亿港元的回购份额,究竟能带动多大的上升空间,还是个未知数。
一年回购26次
类似的股价波动,过去一年物业股常有上演,碧桂园服务也深谙“自保”的措施。
去年12月14日,港股物企集体跳水,碧桂园服务跌超10%,一天内蒸发超180亿港元。
当天晚上7点多,碧桂园服务紧急发布公告,一连给出三条承诺稳住市场信心:公司半年内,不会与关联方碧桂园集团发生对价超过2亿元的重大资产出售或收购交易;不会在公开市场进行配售新股;控股股东不会出售公司股份。
公告后不久,碧桂园服务又召开了电话会议,并对公告内容做了进一步解释,管理层再次承诺,“把自己的资金去救援地产这类性质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并指出,不会像其他同行一样,跟关联方做类似交易。
说得再好,实际行动才是关键,回购行动基本是每次“救市”的重要环节。
2021年7月至今,近一年时间,碧桂园服务已经回购26次,共计713.99万股,花费了7.9亿港元,在这期间股价已经跌去6成。
按时间先后来看,2021年8月26日-9月3日期间,碧桂园服务增持7次,回购293.19万股,花费6.15亿港元;2021年11月30日-12月17日,回购9次,共计207.9万股,花费9980.8万港元;2022年1月6日-1月19日,回购8次,共计149.3万股,花费6142.3万港元;眼下的两次回购共计63.63万股,花费1494.9万港元。
比起碧桂园服务配股融资的金额,回购投进去的钱则是小巫见大巫。据乐居财经统计,2021年碧桂园服务融资金额达230亿港元,远超其他的物企。
股价波动的主要原因来自市场的信心,而今物企的信心不仅需要靠自己建立,还需关联的地产公司来提供。
这也是为什么碧桂园服务在喊出“自保宣言”时,除了强调短时间内不向市场配股融资,还表示不可能把自己的资金去救援地产的原因。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