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新媒体 成都 今天,2022年成都第二批次集中供地收官。11宗位于新都、青白江、温江和新津的土地,1宗流拍,10宗底价成交。
最终,二批次集中供地拍卖的55宗地块,只有2宗流拍,成交的53宗地块,35宗底价成交,18宗地块溢价成交,11宗地达到最高限价。
55宗地块成交详情:
从拍卖结果来看,这是成都集中供地以来,结果最“亮眼”的一次,流拍率也是集中供地以来的新低。
多宗此前流拍的“回锅地”,在本次土拍中成功出让。比如三圣乡108亩纯住宅地块,重新登场后降低了起拍价,提升了住宅清水限价,最终被华发&锦江统建以16800元/㎡的楼面价拿下,住宅清水限价33000元/㎡,该地块上一次入市的起拍楼面价为17200元/㎡,住宅清水限价32000元/㎡。
与此同时,诞生了成都土地名义成交楼面价的新高——大源西23亩地块,成交楼面价22500元/㎡。该地块34500元/㎡的住宅清水限价也是市场新高。
可以说,本轮土拍在规则和限价上做出的减少拿地难度、减少开发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的措施,得到了房企的积极响应,房企拿地积极性提升了。
哪些地受追捧?
从区域热度来看,整体热度是好于前几轮土拍的,但不能忽视的是,土地端的冷热不均的情况还在持续。
整体呈现出:城南高新、天府新区持续火热,五城区热度回升,二圈层热度分化的态势。
成都土地市场全线火热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房企拿地对区域的选择更为挑剔,更多房企宁愿“高价拿好地”,不愿“低价拿差地”。
谁在拿地?
从拿地房企构成来看,本轮集中供地拿地房企可以分为三类——国央企,各区平台公司,以及错峰拿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
●央企、国企还是主要力量 意料之中,央企、国企依旧是拿地的主角,本轮集中拍地,拿地金额和拿地面积前十均是国央企。
每轮集中供地,都有国央企站出来,前几批次集中供地有中国铁建地产、建发、中海,这一次是华润置地。
华润置地成为本轮拍地的大赢家,豪掷87.15亿元拿地393亩。
●地方平台公司兜底积极 各区国有平台保障了本轮土拍的“下限”,因为这些地方平台公司积极兜底,本轮集中供地流拍率低。
●小型民企错峰拿地 房企进入“洗牌期”,让众多小型房企有了拿地的机会,前几轮土拍有成都永利融投资、泰然心怡、瑞新汇创、喀什海天、重庆银河、永盛和等房企在土拍中抄底。
本次集中供地,也有华添、鸿山、浙江楠盛、远大、湖北鑫统领、正成、格林利安等民企有所斩获。
市场回暖了吗?
本轮土拍之前,成都已经在5月两次出台松绑楼市的新政。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手房成交大幅增长。新房成交也有明显的回升,某些之前卖的不怎么好的项目,去化也积极起来了。
二手房市场和新房市场走出低谷,本次土拍也被许多人视作检验市场的另一个风向标。从本轮土地拍卖的结果来看,相比去年,土地市场也已经有所回暖。
不妨把关注点拉长一些。本轮土拍,清水限价的大幅提高,而起拍地价涨幅不大,其中清水限价超过3万元/平米的地块共10宗,最高34500元/平米。
现在的悬念是,这些地块上的项目未来将会踩线定价,还是低于限价标准,这将会是市场凉热的直观反应。
土拍虽然结束,但值得我们关注的市场走向才刚刚开始。
来源:乐居新媒体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