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天才过聆讯,物企IPO闸门收紧了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邓鑫妮 9.8w阅读 2022-06-22 19:52

  文/乐居财经 邓鑫妮

  “两战”成功的物企名单中,又添了一个名字。

  6月21日,鲁商服务通过港交所聆讯,距离其首次递表已经过去355天。

  鲁商服务带着2290万方的面积跨过门槛,这个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在等待聆讯的7家物企中,它仅次于万物云、龙湖智创生活和珠海万达。

  “递表物企的整体质量不如从前。”有人感叹到。

  规模是物企营收的基础,眼下很明显的情况是,除了万物云等几家头部物企,IPO进行中的物企规模已经大打折扣。

  有些人的IPO是六个月,有些人已经延长到12个月。整体实力下滑,第一次递表被驳回,不得不进行二轮冲刺的情况在增多。

  二闯IPO几乎成了必经之路。今年上市的三家物企中有两家经历了二次递表才被接纳,而眼下处于递表状态的7家物企中,有4家已是“两战”港交所。

  “两战”的鲁商和润华

  除鲁商服务外,同样倚重山东市场的,还有正在等待聆讯的润华物业。

  上市这件事情上,鲁商服务和润华物业有了默契。去年7月,两家物企前后脚递交招股书,中间只隔了两天。

  资本市场上少有山东物企的身影,因此二者也常常被看作山东物企的种子选手。

  巧合的是,两家物企在第一次递表途中双双折戟,然而失效后的应对态度却产生了区别。

  鲁商服务抢了个先,距离首次IPO失效仅过去半个月,便选择了二度递表。润华物业失效后,等了三个多月才重振旗鼓再度冲刺,眼下距其第二次到期还有两个多月。

  发轫于山东,但不同的发展轨迹让二者孵化出了不同的业务板块。

  鲁商服务的营收板块与一般物企无异,三项业务分别是物业管理、非业主增值和社区增值;润华物业的划分与之有所区别,四项业务为物业管理、物业工程及园林建设、物业租赁和其他服务。

  不过总体而言,物业管理仍旧扛起了两家物企的收入大旗。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鲁商服务在管面积2290万平方米,总收入5.8亿元。近些年其物业管理服务收入比重接连下降,但去年底仍维持在43.8%,是第一营收大项。排在后面的是非业主增值服务,营收超2亿,占比35.1%。

  相比之下,润华物业的收入总额已经被物业管理服务包圆了。截至去年末,服务面积1670万平方米,总收入6.01亿元,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5.43亿元,营收占比90.3%。

  业务结构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增值服务的盈利水平略高于基础物管服务。这也是两家企业营收相差不大,但收入较低的鲁商服务盈利能力更强的原因。

  据招股书内容,2021年鲁商服务的净利润7700万元,净利率约为13.2%,毛利1.48亿元,毛利率25.4%;期内润华物业净利润4400万元,净利率7.4%,毛利1.14亿元,毛利率19%。

  如今,鲁商服务已经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另一位选手润华物业能否过关,还未可知。

  有意思的是,润华物业首次递表的名称为“润华物业科技”,而二次递表时已经变成“润华智慧健康服务”,无论哪个名字,在其收入中体现都不多。

  而且,润华物业背靠的是山东汽车服务商润华集团,于内没有房企背景可供稳定“输血”。业务收益排名前五的客户中,润华集团排在第三,收入2800万元,占总收入比重4.7%;另一位关联方航乾集团带来4200万元收入,占比7%。

  7家物企等聆讯

  交易所前门庭若市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

  鲁商服务“两战”成功,却也是踩点通过,距离过期不到30天时间。另一家IPO临期的,是年初递表的龙湖智创生活,还有半个月。

  递表、过会、上市,物管股动作逐级变冷。今年年初,递表等待的物企尚有20余家,半年蹉跎,有的半道选择了出售、有的无奈失效,如今递表等待者已骤减至7家。

  其中,今年首次递表的三家,龙湖智创生活、万物云和中湘美好,暂时还没有进展消息;整装再出发的润华物业、融汇悦生活、苏新生活服务和珠海万达,前三家在规模和营收上不太吃香。

  招股书显示,中湘美好、融汇悦生活和苏新生活服务的规模都不到千万方,营收表现平平,最高的苏新生活服务4.62亿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港交所提高门槛、股市遇冷、聆讯后暂停上市、出售事件层出不穷,物企冲刺的信心消磨殆尽。

  去年8月,已经递表的阳光智博服务突然宣布与万物云换股,不少人直呼:“还能这样玩?”

  随后的几个月,资本市场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递表之意不在上市,或许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富力物业以不超过100亿的价格卖给了碧桂园服务,随后彩生活也将其核心资产祭出。

  中梁百悦智佳、禹洲物业、中南服务、明宇商服等,在交易所门口晃了一圈,就被相中,中梁百悦智佳和中南服务都已经过会。

  大浪淘沙,物企上市情况愈加艰难。敲门无果后,有物企退回原位,打消上市念头,也有物企选择韬光养晦修炼内功,以待时机。但无论如何,资本市场永远不缺乏追逐者。

相关标签:

物业K线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