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邓鑫妮
宝龙商业放弃收购母公司旗下物业,才刚刚过去10天,又一家物企并购案停摆。
6月16日晚间,金科服务(09666.HK)宣布,终止收购佳源服务的框架协议。同一时间,事件的另外两方佳源服务(01153.HK)和佳源国际控股(02768.HK)也公告回应了此事。
三份公告言简意赅,没有阐述原因,只是表明收购要约已经结束。
同一件事,投资者的态度却大不相同。次日交易时段,买方金科服务和卖方佳源国际股价顺势上涨,夹在中间的标的佳源服务却开启暴跌模式,开盘8分钟跌去17.65%。
截至6月17日收盘,金科服务报收18.92港元/股,涨幅3.05%;佳源服务0.81港元/股,当日下跌4.71%;佳源国际0.335港元/股,上涨3.08%。
“早该放弃这笔收购了。”对于金科服务此次终止收购的举动,有网友表示道。
类似的言论,其实在物企往期的收购中也不少见。大型收并购调动的资金多,若是标的公司质量一般,或是后期磨合不当,买方会吃不少苦头,轻则拖累业绩,重则财务出现问题。
近两年,资本市场已经有不少退单的情况。
除了10天前的宝龙商业,更早之前,融创服务、招商积余、旭辉永升服务等都在半道上放弃了收购标的。
23天终止收购
“框架协议已经取消,尚未经行任何款项支付。”两句话,就可以概括这笔交易的进程。
除了协议取消,金科服务的公告中还披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日起六个月内,不能再收购佳源服务股份,如果要收购则需要获得证监会执行人员的同意。
事实上,这笔交易在公布时,就有几分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最早是知情人向市场提供消息。5月23日,金科服务收购佳源服务的消息传出,乐居财经向金科方求证该消息属实。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佳源服务已经停牌,停牌前股价骤降70%。
5月24日,金科服务正式发布公告,表示目前有一笔潜在交易,拟收购佳源服务73.56%股份,卖方为后者控股股东佳源国际。
隔了两天,佳源服务和佳源国际才公告了这笔交易。
有意思的是,关于对价情况,三方都闭口不谈。
彼时,已经有人疑惑,佳源服务股价骤跌,会不会影响到这笔交易。6月初,更是有人爆料,收购即将停止。
一语成谶,金科服务停止收购佳源服务的这出戏转眼已经收场,两次公告之间只隔了23天。
于佳源方而言,金科服务像是一位“白衣骑士”,如今骑士不出手,佳源方又将作何打算?债务问题暂时疏解,或者又有了其他买家?
佳源服务的上市时间不长,只有一年半时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佳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同比增长33.40%;期内在管规模提升至41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33.0%。
金科服务比佳源服务早23天进入港交所,上市时间接近,但两者实力颇为悬殊。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金科服务业务覆盖全国27个省市、184个城市,在管面积2.3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2.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68亿元,同比增长约77.01%。
多笔收购交易停摆
“碧桂园服务大规模的收并购已经结束,要由规模向质量转变。”碧桂园服务总裁李长江今年以来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
不仅是碧桂园服务,雅生活、绿城服务等头部物企,也早已用行动证明:大规模的收并购已经落幕。
放弃收并购的原因很多,财务状况是主要原因之一,买家和卖家的流动性问题都能够左右交易的结果。
据乐居财经《物业K线》不完全统计,去年初至今,上市物企中至少有7笔收购已经告吹,最大一笔是合生创展拟200亿港元收购恒大物业50.1%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上表记录的撤销收购中,除宝龙控股的办公大楼,其余收购标的转让的股份,基本上是整家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近两年,物企频频被出售,然而问题大多不是出在物业本身,而是看关联地产方的眼色行事。
物企分拆上市,但实控权往往还掌握在地产公司手中。尽管物业公司有着不错的流动性,但受到交易所监管,这些钱不能直接流进地产的账户,索性把物业公司打包卖了换钱。
买方叫停收购的情况占多数,宝龙控股的大楼、昌润达环境工程、彰泰物业和创毅控股,买家都说明了不收购的原因。
彰泰物业虽然没有成功出售给旭辉永升服务,不过很快,远赴西南的孙宏斌便一举拿下彰泰。
恒大物业和第一服务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前一笔收购中,买卖双方各执一词,坐上谈判桌最后又走了下来;后一例收购中,则是卖方临时“悔棋”。
2021年10月20日晚间,恒大物业、中国恒大,以及合生创展一同发布公告称,合生创展终止收购恒大物业。
终止的原因,双方各有说法。总结下来是,恒大不想卖物业了,合生创展还想买,但又不接受协议他方提出的修改付款条款。
前脚刚截胡彰泰物业的融创服务,后脚在收购第一服务时却碰了壁。
1月3日,融创服务称,已经终止收购第一服务32.22%股权,并表示,第一服务控股股东卖方在2021年最后一天推翻了此前为交易达成的共识。
第一服务的卖方为世家和皓峰,两家公司最终实益拥有人分别为张雷和张鹏。卖方叫停了出售,外界猜测,当代置业或许已经有化解债务危机的方法。
相关标签:
物业K线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