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3系成“喝油大户”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汽车V线 靳文雨 3.7w阅读 2022-03-02 20:36


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如果你问宝马哪款车不烧机油,那我只能回答你说下一款。”

 

过去很长时间里,宝马车主都被爱车的漏机油、烧机油问题困扰。甚至还有宝马车主自我调侃称:“我这宝马车5年了也不漏机油,也不烧机油,我买的是台假宝马吗”。

 

从2021年底开始,网上关于宝马3系的投诉量开始快速增加,主要原因也是“烧机油”的问题,问题车型主要集中在2020款和2021款车型,也就是搭载了B48TU系列的高功率发动机。


“烧机油”危机

 

机油消耗在汽车行驶中属于正常现象,由于机油需要在发动机工作中起到润滑作用,消耗一部分属于正常现象,但消耗过快就是所谓的“烧机油”现象,也会带来油耗上升,动力减弱,尾气有异常等现象,甚至出现抖动、噪音等影响车主舒适性的现象。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车质网上,一位宝马2021款 325Li M运动套装车主投诉称:“新车两万多公里,车辆故障显示需要添加机油一升!打开机盖发现进气口管道明显有机油渗漏,火花塞上的机油积炭严重”。

 

另一位宝马2020款 325Li 首发版的车主表示,“首保后开了7500公里,提示机油报警,需要加注1L机油,并且1.2火花塞有机油。和4s店协商后,索赔气门室盖,火花塞,而且要求加注5.75升机油(首保加的是5.25)。三保时机油已到最低刻度线,改为报警,火花塞依然有机油。”

 

从上述投诉中不难看出,宝马三系在一万公里里程内至少会消耗掉1L以上的机油。而很多车主将烧机油的问题反馈至4S店时,4S店却表示这是正常机油消耗,技术人员反馈给厂家时,厂家的答复也会是一切正常,无需维修。

 

在宝马汽车的使用手册上写明了发动机机油消耗的标准,为每千公里消耗0.7L机油。显然,按照这一标准测算,即便是宝马三系在1万公里内消耗7L机油都属于正常范围。这也是为什么4S店和厂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现象。

 

不过, 2003年新出台的《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T19055-2003》明确规定:额定转速、全负荷时机油/燃油的消耗比不得超过0.3%。这意味着,宝马3系的机油消耗量是普通车的两倍。

 

但在车主反馈之后,4S店悄悄地将机油加注量从标准的5.25L增加至5.75L,且多出去的机油成本,还需要车主承担。宝马厂商和4S店的行径,无疑是在推卸责任。

 

而对车主来说,汽车“烧机油”却会带来很多直接的危害。首先,过量“烧机油”会导致车辆传感器过快损坏以及发动机动力、噪音、油耗等各方面出现问题,如行车过程中怠速不稳、加速无力、尾气排放超标等。同时,机油消耗量过大会导致润滑不足,进而给发动机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甚至报废。

 

其次,不正常“烧机油”另一个典型的危害便是导致积碳增加,积碳不仅会造成发动机磨损,同时会附着在气门、汽缸壁、活塞环等地方将破坏原有的密封性,造成更严重的烧机油,形成恶性循环。

 

而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烧机油就等于烧钱。因为汽车本身的设计缺陷问题而白白消耗更多的机油钱,对车主来说也是很难接受的。



车身问题频发
宝马烧机油问题,也由来已久了,从美国权威杂志《消费者报告》得出的数据来看,美国市场最烧机油的车是宝马5系、宝马6系和宝马7系,虽然都是V8版本,但是从之前的N系列到如今的B系列,宝马一直没有逃脱烧机油的宿命。
宝马汽车的机油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遏制,这严重损害了宝马车主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宝马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若是纵容问题继续发展,对自身的品牌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除了“烧机油”问题困扰宝马3系车主外,从车主投诉资料上可以看到,发动机漏防冻液、轮胎鼓包开裂、增压器旁通阀卡滞、冷却系统故障以及变速器漏油顿挫等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宝马3系的车主们。
2021年12月至今,单单是车质网一个平台就收到华晨宝马3系投诉111起,是一线豪华阵营中投诉量最高的车型之一。


车质网有关宝马3系最新的一起投诉中,一位车主在2月27日投诉华晨宝马3系全景影像有拼接痕迹和盲区,“360全景影像拼接异常,四个角落有明显盲区,上传了图片,地面上的白线可以看到明显偏斜。

1月初发生问题,在4S店进行过一次重新编程,正常了一个星期,问题再次出现,2月车发生了一次事故,伤了覆盖件,没影响到其他地方,修好后拆过后视镜壳,确认过摄像头没有位移,影像问题至今没有恢复。”
而基于此,有网友评论称,厂家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车辆的问题,解决了问题后,问题还会不会复发。
还有一位网友认为厂家应该在一些细节和品控上再重视一下,尤其是出现问题后,售后服务和厂家解决问题的态度也很关键。


相关阅读 ↘️
小鹏汽车“难产”
长安汽车“欺诈门”
比亚迪“失信”
长城欧拉斩“双猫”
华盛锂电IPO:实控人“让位”大股东
起底神龙汽车:双品牌“单飞”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汽车V线

作者:靳文雨

相关标签:

汽车V线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