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掌法:向生活+城市服务转型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见地 张丹 4.1w阅读 2022-01-28 14:12

编者按:中国房地产处于大开发和大资管两个折叠的不动产时代,在新经济下,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如同水银落地,无孔不入。乐居财经推出《重构2022》对话,与不动产行业链条中的决策者,一起思考新时代下的新课题。本期对话嘉宾:绿城服务集团董事会主席杨掌法。

撰文|张丹

出品|乐居财经

如奔腾而下的河流,时间以无可阻挡之势,疾驰至2022 年。整个行业正在重识、重构、重建之中。这一年,会让处于折叠时代的企业、从业者收获怎样的机会与挑战?

他们是勇于尝试的创新者,他们是直视困难的实战人。在《重构2020》深度对话中,CEO、老板们开诚相见分享了新时代下的新思想、新模式和新战略。以下是乐居财经与绿城服务集团董事会主席杨掌法先生的对话:

乐居财经:相比前两年,物管行业估值有所回落,您觉得,2022年上市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吗?今年,物企上市会呈现一种什么状态?

杨掌法:这几年行业变化很快,物业经历了从房产附属末端,到疫情之下受政府关注、受资本热捧,在房地产调控下又逐渐回归。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深刻了解物业行业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服务本身。随着行业回归冷静、理性,回归服务价值,民生向实,我认为这个方向总体是趋好的。

前几年,受到资本加持后,整个行业形成了许多“模式”。第一家物业公司实现上市之后,给大家打开了一扇大门,随着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实现上市,根据公司特征不同,也就涌现了很多“模式”。绿城服务的发展路径,也算是模式之一。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符合企业基因、适配企业战略的区别。最近,龙湖智创也递交了招股书,我们也期待更多模式百花齐放,共同促进行业进步。


乐居财经:“物业成了地产还债的交易品”,这在去年感触颇深。您觉得,物业独立和地产输送管理面积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杨掌法:地产与物业服务之间的关系,理应是相互加持的,地产的价值里面,物业过去占二、三分,现在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应该占三、四分。每一分的价值确立,都来自于物业作为独立品牌,独立行业的自身的系统性成熟。而这三、四分,对于地产来说非常重要,决定它是七十分还是九十分的问题。所以,如果仅仅是“输送”面积,那说明,物业的独立价值还没显现,还是作为一个地产附属部门的性质。

乐居财经:绿城服务是如何破解这个命题的?

杨掌法:绿城服务作为上游有同名地产配套的公司,早在还不够成熟时便被推向了市场。大概是2001年,最早走市场化道路的企业。我们始终认为公司要有生存能力,必须自负盈亏,必须有向市场要项目的能力、有在市场打拼的能力,更要有在市场上靠品质立命、品牌立身的能力,这样物业的品质与品牌能为房产加分,上游公司也以品质之严苛要求,跟物业公司进行市场化沟通。

外界看绿城服务获取的项目都不错,那些年,一些标杆的国企、央企不大重视自身物业品牌的培育,或者说非常重视品牌物业,他们进入杭州或长三角区域,往往把物业交给绿城来做。这实质上是20年市场化锤炼的结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家就知道品质的可贵,市场化的正确,自然就有了破解独立发展之道。

这些年,我们通过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有了越来越多的战略客户,这些客户中,物业仍然作为附属部门,进入新空间需要强品牌物业来加分。品质与市场引领的独立发展风格,稳字当头,以稳为快,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市场化战略。未来,我们将一端紧密连接战略合作客户,一端依靠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信任,同时也会孵化更多的新赛道来进行发展。行业回归本源,让我们业主的服务体验更好,让业主生活更美好,这是我们的目标。


乐居财经:绿城服务在去年提出了新五年发展规划,五年增长五倍,这个数字不算是大的,但您觉得,头部物企的规模应该维持在多少是一个健康水平?绿城服务是如何把控速度、规模、效益之间的平衡?

杨掌法:我们认为行业未来的3-5年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对绿城服务而言,我们认为规模不能掉队,不能掉出行业前五,品质上不能下降,必须保持品质上做领先型头部,因此我们对自身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年五倍不算特别快,定位一个30度角左右的上扬速度增长。这个增长曲线是温和型的。各个企业发展基因不同,对于规模定义也不一致,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我觉得超过45度增长曲线角,可能会有大起大落的后遗症,需要一个符合增长规律的新常态。

绿城服务有自己的基因,既不在既有思维下躺平,也不在价值焦虑下内卷,用温暖的团队,打造为客户服务的品质壁垒,也用勇气的团队,在市场上获得一定规模,来继续打后面更长远的仗。

我们希望是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实现规模的较快扩张,坚定推进两个转型,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一是从物业服务向生活服务转型,提升满意度的同时提升单面积产出,更好的服务融合;二是从园区服务向城市服务转型,从住宅向多元城市业态发力,更广的服务边界。


乐居财经:今年,绿城服务在收并购上的目标、战略是怎样考虑的?

杨掌法:考虑到品质和品牌定位,绿城服务在物业收并购领域一直都是相对审慎,更倾向于市场拓展来进行规模的有质扩张。也会留意优质的收并购机会,优先考虑在业态互补、区域互补、以及能力互补的合作对象。并购主要是考虑在新业态的孵化上,且与自身已经在孵化中的、亟需能力补强的标的。

乐居财经:物企的赛道越来越广,城市服务、机场物业、高校物业等等都受到较多关注,您比较看好哪些赛道?绿城服务在这些方面会有哪些布局或规划?

杨掌法:绿城服务主要聚焦在商务办公、产业园、高校、医院、城市运营服务全面发力。2021年最后一周,我们签订了单年合同金额超过2亿,并且合同时间是10年的项目。新年伊始又中标了亚运会的赛事服务,这个服务融合了我们已孵化的诸多新业态、新能力,单项目年营收也过亿。

年终岁初的两个较大项目获取,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城市服务赛道。在这之中,主要是通过整合绿城服务从前端到后端的服务能力进行1+N组合,同步发力。“1”是有品质的物业基础服务,“N”是我们孵化出的新业态,其中包括科技等新要素力量。

乐居财经:我们注意到,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先生在绿城服务的年会上,提出了“四保”(基础服务的精细化)、“四乐”(生活服务高标化)的概念,接下来你们将会有什么动作?

杨掌法:这是绿城创始人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具有高瞻远瞩意义的四个字。这四个字是有逻辑链合的。

“四保”并非是传统意义上对物业的印象,而是新型的,比如他提出,“维保”将是一个大服务,类同于汽车4S业务,可以从服务的园区走向城市更新,为此,我们与绿城中国合资成立了一家房屋4S公司,业务已经深入到城市更新之中。同样,“环保”也将是一个大命题,涉及到为低碳社会进行配备环保的专业能力。

对于“四乐”,他给出的概念是“康乐、学乐、欢乐、寿乐”,这涵盖了我们已经在做的,面向生活服务的业态,康就是康养,从社区健康到社区养老,学则是面向国家的优生政策,让小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在社区接受各个年龄段的教育与学习型成长的环境,“欢”则是社区商业等活跃家园最后一百米距离的营造与供给,而“寿”字则是建立在前面三个“乐”的基础之上,自然达成的一个目标,即绿城服务的园区的人,物质与精神丰盈度都很高,都会比较长寿。

绿城服务在岁末年初已经快速通过组织变革、调整,以更为敏捷的组织保障,来投入到“四保”、“四乐”的规划执行中来,以细颗粒度,更专业的工作风格,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将四字箴言,配合绿城企业文化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形成更好的服务场景呈现。

乐居财经:绿城服务对现金流如何进行管控?

杨掌法:截止目前绿城服务账面现金充裕,主要用在未来潜在的收并购、战略投资、营运资金等。公司物业费收缴率连年处于高位,以及一些孵化项目也接近资金平衡,绿城服务在现金流管控方面没有太大压力。这既是行业的优势,也是自身对稳健性发展的追求使然。

乐居财经:存量时代,物业行业的机遇在哪里?

杨掌法:存量一直是绿城这几年来重点在打的方向,我们早在2017年就预判随着增量市场放缓,存量市场未来将成为优质物企必选之地,所以提前进行布局。得益于品质领先战略,我们在市场端实现发力。随着住宅的增量下行,存量客户既有购买意愿,也有购买能力,而绿城服务又恰恰有这样的一个服务能力,所以每年存量的面积和货值在不断上升

同时,我们更欣喜的看到了这些存量项目经过我们的服务以后,客户满意度、员工敬业度、以及市场口碑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这也将是绿城服务5年过程中进一步去布局发展、强力拓宽的一条赛道。

除了住宅以外,存量市场中的非住宅领域是另一条广阔赛道,随着政府后勤化释放,市场新空间变得更大,价值点也更高,当然对专业性与城市资源统筹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更高。但好在,绿城服务有市场的先发优势,在过去二十年的市场化道路中我们在非住领域的拓展有了广泛的尝试,在业态的布局和涉足面上也相对较全、较广,在服务能力上已有了很好的沉淀。我们也在2021年实现多业态的拓展之势,发力商务办公楼、产业园、学校、景区甚至到城市的运营服务等等。

乐居财经:在您看来,今年市场竞争格局会是怎样的?

杨掌法:我对行业格局的判断是,随着万科、龙湖这两家大型品牌服务企业上市后,行业在资本市场上进入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活用资本,比拼竞争要素的时代,这个要素是品质、科技、品牌,以及对多维度服务空间的服务能力等。但这个行业是友好型的,民生站位的,其根本目标是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美好,大型企业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相应国家的利好政策也可能会全力支持,从而形成一股非常有效、非常美好的社会发展支撑力量。


责任编辑:梓译

来源:见地

作者:张丹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 见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