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房地产处于大开发和大资管两个折叠的不动产时代,在新经济下,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如同水银落地,无孔不入。乐居财经推出《重构2022》对话,与不动产行业链条中的决策者,一起思考新时代下的新课题。本期对话嘉宾:绿城服务集团董事会主席杨掌法。
撰文|张丹
出品|乐居财经
前几年,受到资本加持后,整个行业形成了许多“模式”。第一家物业公司实现上市之后,给大家打开了一扇大门,随着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实现上市,根据公司特征不同,也就涌现了很多“模式”。绿城服务的发展路径,也算是模式之一。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符合企业基因、适配企业战略的区别。最近,龙湖智创也递交了招股书,我们也期待更多模式百花齐放,共同促进行业进步。
外界看绿城服务获取的项目都不错,那些年,一些标杆的国企、央企不大重视自身物业品牌的培育,或者说非常重视品牌物业,他们进入杭州或长三角区域,往往把物业交给绿城来做。这实质上是20年市场化锤炼的结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家就知道品质的可贵,市场化的正确,自然就有了破解独立发展之道。
这些年,我们通过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有了越来越多的战略客户,这些客户中,物业仍然作为附属部门,进入新空间需要强品牌物业来加分。品质与市场引领的独立发展风格,稳字当头,以稳为快,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市场化战略。未来,我们将一端紧密连接战略合作客户,一端依靠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信任,同时也会孵化更多的新赛道来进行发展。行业回归本源,让我们业主的服务体验更好,让业主生活更美好,这是我们的目标。
五年五倍不算特别快,定位一个30度角左右的上扬速度增长。这个增长曲线是温和型的。各个企业发展基因不同,对于规模定义也不一致,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我觉得超过45度增长曲线角,可能会有大起大落的后遗症,需要一个符合增长规律的新常态。
绿城服务有自己的基因,既不在既有思维下躺平,也不在价值焦虑下内卷,用温暖的团队,打造为客户服务的品质壁垒,也用勇气的团队,在市场上获得一定规模,来继续打后面更长远的仗。
我们希望是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实现规模的较快扩张,坚定推进两个转型,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一是从物业服务向生活服务转型,提升满意度的同时提升单面积产出,更好的服务融合;二是从园区服务向城市服务转型,从住宅向多元城市业态发力,更广的服务边界。
“四保”并非是传统意义上对物业的印象,而是新型的,比如他提出,“维保”将是一个大服务,类同于汽车4S业务,可以从服务的园区走向城市更新,为此,我们与绿城中国合资成立了一家房屋4S公司,业务已经深入到城市更新之中。同样,“环保”也将是一个大命题,涉及到为低碳社会进行配备环保的专业能力。
对于“四乐”,他给出的概念是“康乐、学乐、欢乐、寿乐”,这涵盖了我们已经在做的,面向生活服务的业态,康就是康养,从社区健康到社区养老,学则是面向国家的优生政策,让小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在社区接受各个年龄段的教育与学习型成长的环境,“欢”则是社区商业等活跃家园最后一百米距离的营造与供给,而“寿”字则是建立在前面三个“乐”的基础之上,自然达成的一个目标,即绿城服务的园区的人,物质与精神丰盈度都很高,都会比较长寿。
绿城服务在岁末年初已经快速通过组织变革、调整,以更为敏捷的组织保障,来投入到“四保”、“四乐”的规划执行中来,以细颗粒度,更专业的工作风格,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将四字箴言,配合绿城企业文化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形成更好的服务场景呈现。
除了住宅以外,存量市场中的非住宅领域是另一条广阔赛道,随着政府后勤化释放,市场新空间变得更大,价值点也更高,当然对专业性与城市资源统筹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更高。但好在,绿城服务有市场的先发优势,在过去二十年的市场化道路中我们在非住领域的拓展有了广泛的尝试,在业态的布局和涉足面上也相对较全、较广,在服务能力上已有了很好的沉淀。我们也在2021年实现多业态的拓展之势,发力商务办公楼、产业园、学校、景区甚至到城市的运营服务等等。
乐居财经:在您看来,今年市场竞争格局会是怎样的?
杨掌法:我对行业格局的判断是,随着万科、龙湖这两家大型品牌服务企业上市后,行业在资本市场上进入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活用资本,比拼竞争要素的时代,这个要素是品质、科技、品牌,以及对多维度服务空间的服务能力等。但这个行业是友好型的,民生站位的,其根本目标是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美好,大型企业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相应国家的利好政策也可能会全力支持,从而形成一股非常有效、非常美好的社会发展支撑力量。
来源:见地
作者:张丹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