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阿依邓,他刚刚从高原驻训一线归来,原本白皙的皮肤,被强烈的紫外线“刻画”成了高原红。1米88的个儿,身着迷彩服,更显高大帅气。脱下军帽,稀疏的头发完全不是这个年龄该有的状态,他说这是高原馈赠的“最帅印记”。这份印记,是阿依邓13年军旅生涯的写照——从普通国防生成长为“威震雪域”的特战精兵。他熟练掌握8门语言,岗位练兵比武勇夺9个单项第一;他荣获陆军第三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称号,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身上留下了23处伤疤……哈萨克人崇尚雄鹰,阿依邓正是迎风斗雪、搏击长空的“天山雄鹰”。
雏鹰展翅
从普通国防生到特战精兵
阿依邓出生在新疆一个哈萨克族家庭。在党的关心感召下,家里先后走出26名党员、9名军人,舅舅阿吾拜克里更是祖国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在亲人熏陶下,爱国爱党爱军的种子在阿依邓心里扎下了根。
他悄悄在书桌上刻下“精忠报国、金戈铁马”的座右铭。高考结束,阿依邓顺利考上新疆大学英语专业国防生,圆了从军梦。
2008年,阿依邓毕业,被分配到驻疆某部。“书生气太重,军事素质可能弱。”报到第一天,当看到这个面容中透着腼腆的新排长时,营连干部心里直犯嘀咕。
果不其然,5公里武装越野脱掉装具都跟不上队伍,掉在最后面;搞教学法,紧张得张不开嘴……眼见同批毕业的排长把部队带得风风火火,自己却被战士们私下叫作“傻大个”,阿依邓尝到了失落的苦楚,满腔热血凉了一半。
“如果不干出个样子,怎么对得起党的培养?”痛定思痛,阿依邓决心做出改变。
从那以后,阿依邓每天早起1小时,背上沙袋,沿着训练场跑5000米,回来后还要做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起立各100次;夜晚灯光吸引蚊虫,加班背教案和组训法的他,手上、脖子上被蚊子叮得满是疙瘩……阿依邓逐渐完成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因各项工作突出,阿依邓年底获评排长标兵,荣立三等功,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前不久,阿依邓受邀回到母校作报告,回顾自己的军旅历程,他眼含热泪地说:“是党的培养让我从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特战精兵,正是时刻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激励着我一路走来,也将支撑着我一直走下去。”
雄鹰拼搏
“多跑一公里、多训一小时”的目标
“23处伤疤是我的荣誉勋章。”身处实战化训练前沿,阿依邓已大大小小受伤23次。
一次实战化连贯考核,阿依邓带领十几名官兵与多支精锐小队鏖战大漠3昼夜后,比分仍然胶着。“往日的苦练付出,胜败在此一举!”阿依邓把骨干召集到身边,决定在最后的10公里越野上放手一搏。
在翻越一条干涸的沟渠时,阿依邓一脚踩滑,滚进沟底,大家急忙把他拉出来继续前进。“坏了!”左腿传来针扎一般的疼痛,阿依邓脸色煞白,步子却没有丝毫放缓。冲过终点,他疼得无法站立,一下子瘫倒在地。经军医诊断,左腿系疲劳性骨折。当打着石膏的阿依邓一瘸一拐和队员们回到连队时,全连官兵早已列队迎接他们凯旋。掌声响起那一刻,阿依邓心里充满自豪和荣耀。
2014年年底,阿依邓偶然了解到某特战旅正在广发“英雄帖”。“那边不仅任务很多,而且经常真刀真枪训练,离战场很近。”阿依邓顿时热血沸腾,这不正是自己一直等待的机会吗?一夜辗转,第二天他便递交了转岗申请。
转岗集训期间,他特意给自己定下“多练一次攀登、多练一次据枪、多学一个战例、多跑一公里、多训一小时”的“5+”训练目标。那段时间,阿依邓手上经常是老茧伴着血痂、绷带沾着血迹。即便这样,他也从未停止过训练,硬是用短短一个月时间把成绩从及格提升到优秀。
正是凭着这股敢打敢拼的韧劲,前不久在全旅组织的比武竞赛中,他一举夺得9个单项第一、2个第二,总评第一的优异成绩。
鹰击长空
带全队战士来一次本领升级
阿依邓清楚地意识到,现代战争不仅需要技能过硬,更需要“头脑制胜”,而这正是“半路出家”的阿依邓最大短板。为此,平时一有时间,阿依邓就潜心研读特战专业书籍。
2017年,因工作实绩突出,阿依邓从正连职越级晋升,任该旅特种技术队队长。从战斗员成为指挥员,阿依邓梦想着,要把自己的兵打造成精锐的特战力量。然而,阿依邓履职后发现,队里不少骨干都与他曾经一样,理念还停留在打得准、跑得快层面,对于体系支撑下的特种作战理论知之甚少。当他第一次向队员们阐述前沿战争理念时,台下一双双迷茫的眼睛让阿依邓心里一沉,他意识到自己面前的这条路并不好走。他下定决心:瞄准未来,带全队来一次本领升级。
阿依邓找来外军经典特种作战战例,抽丝剥茧地探寻各作战要素有机融合、横向呼应、纵向联动的管用战法。他不仅逐字逐句对教案把关,还会组织大家实地对抗验证可行性。”
在阿依邓的引导下,其所在特种技术队“一本教案用三年、一招绝技吃遍天”的现象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专业骨干结合现代战争的发展规律深钻细研制胜机理,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实现了质的跃升。
经过几年的实践沉淀,阿依邓与特种作战学院老师联合编写了《联合特种作战基本技能》一书,已被列为全军特种部队训练大纲指导教材;荒漠地形条件下野战生存组织难度大,阿依邓结合参加各级比武竞赛经验和日常训练心得,梳理总结出一套现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在全旅推广。
阿依邓着眼当前任务需要,总结梳理了作战地域常用的5种语言后,开始学习任务地语言,既学日常用语,又练军事术语,网上没有教材的,就向院校教员请教。
现在,除汉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外,阿依邓还精通英语、乌尔都语,能够使用印地语、波斯语、普什图语进行军事交流。近年来,他先后完成“狙击边界”国际狙击手竞赛、中外联训、中印青年军官交流会等13次重大军事活动翻译任务。
阿依邓家书摘录
致父母: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已做好一切准备。你们一定会为我骄傲。
致妻子:感谢有你相伴,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感谢你作为军人的妻子,对我的支持和理解……
致儿子:我儿金葛,意为金戈铁马、精忠报国,我最大的愿望,是你能成为我们家族中的第三代军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