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中村,村村有段古。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旧村改造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缔造多个成功案例。在憧憬美好生活的同时,独特的岭南城中村历史文化,同样值得尊重、延续。
乐居城市更新策划《羊城村史录》系列,将带你领略历史古村,品味最地道的神话传说、独特民风民俗、祠堂文化、谚语故事等,第三期我们走进番禺区罗边村。
Vol.03
LUOBIAN
在广州的老城区,有很多城中村,它们可以说是广州大都市文化的基石,千年宗祠、巍然庙堂、古风习俗……沉淀着广州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
在番禺,就以罗边村为代表,披着800多年的历史外衣,书写独有的广府文化。
罗边村,又被称为广府“第三珠玑巷”,背后值得细味的故事还有很多。
这个别称由来是什么?村里又有什么故事?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
罗边村航拍 图源:星河城市更新
01
800余年历史古村,南迁祖居之地
罗边村位于南村镇东北部,坐落于蓼涌下游平原台地交接地带,背靠小丘。该村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与罗边村仅一路之隔的余荫山房,建成于清同治六年,距今也有150多年历史。它不仅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景点。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岭南名园,让罗边村的文化色彩增添几分。
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
针对罗边村名字的由来,我们对话了村里的两位长者——滔叔与伦伯。
滔叔与伦伯都是罗边村的原住民,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对村里的历史文化非常熟悉,可谓有份见证罗边的繁华兴盛。
“伦伯”讲述罗边由来
据伦伯讲述,罗边村名字的由来其实很简单易懂。
相传南宋时期,罗贵率领南雄府广昌县牛田坊珠玑巷36姓97户人,跋山涉水,落户新会蓢底(今新会良溪)。南宋乾道年间,罗边村始祖罗伯常由新会蓢底迁徙至现在罗边村的位置,在此处繁衍生息。“边”有一片、一带的意思,由于当时取名比较朴素,罗氏定居的一带就称为“罗边”。
罗伯常有四房人,其中两房留在罗边,两房再次向珠江三角洲迁徙,繁衍。罗边村作为罗氏族人第三次迁徙的中转站,也有了“第三珠玑巷”之名。
为了纪念罗氏始祖这段历史,后人修建了育清罗公祠,也被一代一代的罗边人保存到了今天。
育清罗公祠
伦伯还跟我们介绍了罗边村的另一个别称,便是“萝山”,与这里的地方植物景观热色有关。
罗边村地处蓼涌地带,傍水的地方生长了很多蓼科植物,丘陵地带则生长了很多藤本植物,构成了一道“藤萝蓼蔓”的景观,故罗边别名“萝山”。
02
百年罗边:敬祖崇礼、崇文重教
独特的姓氏文化、移民文化,致使罗边村的历史“密码”多埋藏在宗祠和古迹当中。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罗边村的精神肌理,我们还邀请滔叔讲讲他记忆中关于罗边村的故事。
已是耋耄之年的滔叔,谈起罗边村“威水史”依然滔滔不绝,甚是自豪。
“滔叔”大谈罗边历史
当被问到罗边哪座古迹最具代表性,“肯定是育清罗公祠”,滔叔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是供奉祖先神位,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而育清罗公祠,则被视作罗边村人的“根”。
滔叔回忆道,“每逢清明时节,来自各地的罗氏后人都会回来祭祀罗氏始祖,场面非常热闹"。
罗边村的宗祠还有很多,如广绪堂、黄家祠、野闲罗公祠等。
育清罗公祠内的宏远堂
跟随滔叔的脚步,我们来到了罗边村内又一处历史建筑。
滔叔告诉我们,在罗边村,能够与育清罗公祠齐名的建筑,非侯王古庙莫属。在罗边村村民心中,侯王古庙的地位也举足轻重。每年的农历四月廿二,这里都挤满了前来拜祭的善众,香火鼎盛。
侯王古庙,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重修于1995年。据滔叔回忆,其背后也有一段故事:
相传古时候,广西桂林有一名梁姓知县,为人正直清廉,铁面无私。一高官亲属仗势欺人,被他严惩。高官扬言要杀梁公。当晚梁公得侯王报梦,催他立即逃避,否则有杀身之祸。梁公醒来,连忙收拾细软,卸下官印文书,携眷出逃,来到广东番禺罗边村落籍。翌日,官兵杀至,扑空而返。梁公对侯王感恩不已,立下誓愿:有朝一日将在罗边村建侯王庙,并愿意守候在侯王身旁,永远伺候,以报救命之恩。
罗边村民圆了梁公遗愿,选择风水宝地,修建侯王庙,特意将梁公像安放在侯王左侧,庙门两侧的石刻对联“仰止侯门钦其显赫,立于王所荐以馨香”,也充分表达了信众的敬畏之情。
侯王古庙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我们村除了历史深厚,文化水平还很高,出过很多举人“,滔叔不无骄傲地说。据悉,罗边村旧时对教育、教化尤其重视,在村内打造了著名的培兰书院。
从这里走出的学者众多,其中民国时期“番禺第一高知家庭”罗镜泉家族儿孙两代出了65名大学生。
当中有中国第二届公费保送的留学生、民国直接击落敌机6架的抗日空军名将、我国第一代甘蔗机械制糖业专家,还有开创中国自制钟表业先河的工商人才等等。
而且罗氏还在全广州首倡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罗家女儿成就也不让男丁。而这一切,源自于第一代人罗镜泉凭借12枚铜钱当学徒起家创业,之后不惜耗费巨资于后代教育。
滔叔还说到,“以前村里有很多旗杆夹,凡是有功名利禄的举人、进士,都会在祠堂门口建个旗杆夹,以示光宗耀祖”。
培兰书院
03
“罗边模式”:传承悠久文化
不难看出,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给罗边村注入了内涵深厚的独特基因,也见证了几代人的青春。
不过,社会要向前发展,难免新旧更替,罗边村的改造也提上了日程。2018年10月19日,星河城市更新(下称“星河”)以约95%的同意率,拿下罗边村旧改项目。
罗边村作为星河在番禺区首个旧村改造项目,自2020年7月1日正式启动村民房屋签约工作,经过前期扎实准备,仅历时42天,村民房屋整体签约率突破80%,目前签约率超99%,拆卸率超96%。
为了更好地传承罗边村的历史文化,星河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和保护历史文物,延续罗边村的文脉和历史记忆。
据悉,罗边村旧村改造项目拟结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荫山房进行规划衔接,将培兰书院、育清罗公祠和村内具有历史价值的祠堂、庙宇等传统建筑进行整合及保护,在余荫大街北侧形成历史文化街区,与余荫山房互相呼应,形成良好的互动,改善周边环境,拓展片区旅游文化价值。
同时,规划采取分级分区的高度控制原则,强调视廊同时协调片区建筑风格,从余荫山房由近及远进行高度控制分级,并采取传统岭南风格、传统岭南+新岭南融合区、新岭南风格、现代风格,使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生活共生共鸣。
罗边村旧村改造效果图
此外,改造后的罗边村,还能让村民的生活品质有质的飞跃。
根据规划,通过合理整合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未来罗边村规划新增公建配套设施规模6.22 万平方米。
其中包括教育设施2 个、社区服务与行政管理设施4 个、文化体育设施5 个等。此外,还将新增公共绿地、实现河涌整治等。
罗边幼儿园 图源:星河城市更新
见证过历史变迁的罗边村,将在星河笔下焕发新价值,在“新与旧”之间延续城市的集体记忆。
最终成果如何,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来源:乐居买房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