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吴亚军、陈小英,三个女首富的金钱帝国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无冕财经 9564阅读 2020-02-01 11:57

陈丽华、吴亚军、陈小英,三个

  “格格”陈丽华,身家超400亿,“承包”了北京一条街:“西起金鱼胡同,东至建国门的金宝街,被她承包,京城著名的四大俱乐部之首——长安俱乐部,在她的富华旗下。”

  吴亚军白手起家创660亿财富,从小记者奋斗到房地产女王,在男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中闯出一片天。

  “快递女王”陈小英,生于农家早入社会,20年后人生三级跳身家120亿,“不逼自己一次,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女首富们的人生有些殊途陌路,也有几分相似。

  01

  1941年,北京颐和园,陈丽华顶着“叶赫那拉氏第八代传人”的光环出生。 

  可惜生不逢时,此时正值抗战,北京沦陷,日寇统治之下,别说什么“传人”,即使叶赫那拉的老祖宗慈禧从地底下钻出来,恐怕也只能仓皇出逃,再次“西狩”。 

  于是这位正黄旗、满清贵族后裔,和穷苦百姓一样,苟活于乱世,别说锦衣玉食,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

  家里倒是有几件祖传的紫檀家具,可在那个时代,连大米咸菜都换不来。 

  好不容易熬到新中国成立,8岁的陈丽华,终于吃上了饭,还读上了书。

  然而家境始终贫寒,上学吃力,于是她读到高中就辍学,谋了份缝纫社的工作,混个温饱。

  几年后,缝纫社“公私合营”改制,颇具生意头脑的陈丽华,摇身一变,成了缝纫个体户。 

  由于她豪爽仗义,结识了很多朋友,异性缘亦佳,很快便与意中人走进了第一次婚姻。1959年,陈丽华才18岁,就有了第一个孩子。 

  随后是第二个,第三个,她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 

  孩子多了压力大,陈丽华不得不拼命干活,白天看孩子,晚上做缝纫,日子过得很艰苦。 

  差不多同一时间,距陈丽华2千公里以外的重庆合川,也有位母亲,为了让年幼的女儿吃饱饭,昼夜不停地给人缝衣服。 

  女儿叫吴亚军,从小听话懂事,个性坚强。

  他们一家人,住在一个小县城的大杂院中,10多户共用一厨房,每到饭点就排长龙……但艰苦的岁月,没有打垮吴亚军,居里夫人是她偶像。

  1980年,16岁的吴亚军跳级考入西北工业大学。 

  而此时,在浙江桐庐县一个穷山沟里,3岁的陈小英,还在地里玩泥巴,和家人过着捉襟见肘的清贫生活。

  02

  “叶赫那拉氏”后人陈丽华后来瞄上了修家具这门生意。 

  她不知从哪儿练就了一门手艺,开了个家具修理铺。由于她手艺精湛,待人热情且讲信用,生意越做越好,很快,修理铺就升级为家具厂。 

  在家具圈混熟后,陈丽华人脉渐广,掌握了很多信息。 

  有一天,她得知北京某家具厂中,存有大量“破四旧”运动中遗留的明清古董,都是些“无主之物”。

  于是通过关系,以较低价格购得其中一部分,转手倒卖,掘得了第一桶金。 有钱之后,41岁的陈丽华,于1982年移民香港。随后,她还在比利时购买了12栋别墅,后来又高价转手,掘得了第二桶金。 

  至此,这位虽有清朝皇室血统,但是家道败落,完全靠自己白手起家的女子,终于彻底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跻身于传说中的“富婆”之林。 

  “富婆”很富,但已中年,此时的陈丽华早已和第一任老公赵某离了婚。据说,是因为赵某有钱之后,忽然原形毕露,出轨小三,抛妻弃子…… 

  带着三个孩子的陈丽华,已经过了最美丽的年华,但她有钱,不怕等不到第二春的“男主角”。 

  命运有时弄人,但有时也挺爱成人之美的。 

  导演杨洁,此时《西游记》拍到一半,演唐僧的徐少华继前任汪粤之后,再次弃剧。

  没了师傅的孙悟空无法无天,猪八戒沙僧意见很大,戏没法拍,杨洁只好重新物色“唐僧”人选。

  那是1984年的某个傍晚,刚领完上部戏工资的迟重瑞,在昏暗的楼道中,意外邂逅杨洁。

  杨洁正忧心忡忡,匆忙间扫了一眼迎面走来的年轻人,忽然心里一跳。 

  又看一眼。没错,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唐僧”嘛! 

  就这样,已经32岁的迟重瑞,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个年龄,作为“天选之人”,主演影响了几代人的86版《西游记》后半部!

  1952年出生的迟重瑞,祖上五代都是京剧出身,家族的熏陶加上世代信佛,使他演起唐僧来驾轻就熟,一举手一投足都惟妙惟肖,恰到好处。 

  但在出演《西游记》前,迟重瑞刚涉足影视三年,毫无名气,所以《西游记》没播出前,命运暂时还找不到机会,安排陈丽华认识她的“男主角”。 

  而在同一年,20岁的吴亚军,从西北工业大学导航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重庆前卫仪表厂做技术员。

  8岁的陈小英,却依然生活在穷乡僻壤。上小学后,家里的负担更重,小小的她,不得不在课余学着种田、割草、养猪,以期减轻家长负担。 

  03

  198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江南两岸,24岁的吴亚军从仪表厂辞职,凭着不错的文笔,谋得《中国市容报》记者一职。 

  《中国市容报》主办单位是“建设部城建司及重庆市建委”,于是吴亚军借此与相关部门打上交道,结识不少官员。

  这为她后来改行,进军地产领域,积累了重要人脉。 这一年,47岁的陈丽华抢先嗅到地产商机,在香港成立富华国际集团。

  后以港商身份回京,主营房地产投资,凭着早些年在京城打下的人脉基础,生意越做越大。 

  也是这一年,《西游记》后半部在央视播出。

  丰神俊朗、文雅和善的迟重瑞成了大众情人。戏里被女妖精们纠缠的“唐僧肉”,戏外也被万千女粉丝们惦记上了。

  电视机前,陈丽华堪称这个“唐僧弟弟”的头号粉丝,她下定决心,要找机会认识认识。 

  迟重瑞自从演了唐僧,仿佛自己也修成正果,整日在家吃斋念经修佛,只有参加京剧活动,才会出门。 

  陈丽华呢,恰好就是个京剧票友。1988年冬,47岁的陈丽华来到中国京剧院唱戏,终于见到了36岁的迟重瑞。 

  那个年代的人含蓄,跟迟重瑞客串了几出京剧,陈丽华看在眼里,爱在心里,只是不好表达。

  时间一长,京剧院的朋友们,发现了陈丽华的心思,于是自任月老,捅破这张纸,撮合两人。 

  迟重瑞已经火了,但当时拿的还是工资,不是片酬,又没有商演,收入很有限。

  而陈丽华在当时已经积累了巨额财富,自身又是个风韵犹存的美富婆,一般男人很难不动心。

  要说也是缘分,家境不俗,仪表堂堂的迟重瑞,居然在36岁“高龄”依然保持单身,这在80年代是很少见的。

  莫非,冥冥之中,他正是在等待与陈丽华的这段姻缘吗?

  1990年,两人结为夫妻,49岁的陈丽华,终于战胜了蜘蛛精、玉兔精、女儿国国王等各路神仙鬼怪,吃上了38岁的“唐僧肉”。 

  婚讯曝出,引发轰动。 

  备受追捧的大众情人,居然真的“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和比自己大11岁,离过婚,还带着3个孩子的老女人成婚了! 

  也想吃“唐僧肉”的女粉丝们,感到无比震惊和失望!

  于是,两人的婚姻含金量和持久性,受到了非常广泛的质疑。外界纷纷看衰两人,说迟重瑞是“傍大款”“吃软饭”。 

  面对争议,迟重瑞唐僧附体,双手合十,八风不动,淡淡表示:“时间会证明一切”。 

  婚后,迟重瑞结束了如日中天的演艺工作,专心辅佐妻子的地产生意。而陈丽华31岁的儿子,也加入了她的“商业帝国”建设队列。 

  有了两个男人的加持,陈丽华的地产事业更加的顺风顺水。

  不久就又拿到了一块临近天安门广场、人人觊觎的地皮。陈丽华准备,在此筹建商业大楼,递交了“长安大厦”项目审批。 

  但适逢北京主办亚运会,此地毗邻故宫,与天安门广场仅一墙之隔,政治敏感度很高,政府对项目的审批格外严格,审批工作进入了停滞状态。

  陈丽华焦急不已,但一筹莫展。 

  而在另一个省份,穷山沟里的陈小英,长到14岁的陈小英,即将开始掌舵自己的命运。  

  04

  1991年,15岁的陈小英因父亲离世,母亲实在无力支撑,只好从初中辍学,去了杭州一家印染厂当女工。 

  在印染厂里,陈小英认识了老乡聂腾飞。聂腾飞也是浙江桐庐人,穷苦家庭出身,比陈小英大3岁。 

  两人年纪相仿,情窦初开,又是老乡,很快相互吸引,共浴爱河,过起了夫妻生活。

  1992年,邓公南巡,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于是,各行各业的经商氛围,彻底被带动起来。

  上海浦东新区随之成立,沪杭之间的外贸生意异常红火。陈小英和聂腾飞所在的印染厂也加入了外贸大军,并由聂腾飞负责报关单业务。 

  一次,印染厂接到一家美国的订单,布匹在杭州报完关后,报关单要在次日送到上海码头,否则这单业务就会黄掉。 

  聂腾飞一时不知所措,因为当时的EMS最快也要3天才能送达。这时陈小英急中生智,说:你亲自跑一趟得了!

  聂腾飞便搭上晚班车,于次日凌晨到达上海,完成了送单使命。 

  从此以后,厂里的报关单,全部由聂腾飞亲自送到上海。 

  同年,28岁的吴亚军也步入了第一次婚姻。

  老公名叫蔡奎,也是重庆人,前两年在深圳做电脑拼装倒卖,赚了第一桶金。婚后,蔡奎留在重庆,继续经营电脑和建材贸易。

  1993年,吴亚军下海经商,借助报社平台,成立了“重庆佳辰经济文化促进有限公司”,主营贸易和出版工作。 

  这家注册资金200万的公司,当时股东为中国市容报社、蔡奎、吴亚军的母亲高超,以及蔡奎为法人代表的重庆亚泰工贸发展公司。

  四方各出资50万元,分别持股25%。 

  同样是1993年,频繁奔波的聂腾飞发现:杭州跟上海间的贸易往来非常多,许多公司都有报关单无法及时送达的难处。

  当时来回火车票30元,有些公司出价100元请人跑腿!

  20岁的聂腾飞意识到这里有商机,和17岁的陈小英一商量,拉上同样20岁的工友詹际盛,成立了“上海盛彤实业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杭州至上海两地的报关单次日送达。 

  那个时候,快递业务是块禁地,不允许民间私营,三人是冒着蹲监狱的风险跑腿赚钱。然而,莫欺少年穷,这个“盛彤”,正是申通的前身。

  1994年,吴亚军和蔡奎的重庆佳辰公司,注册资金增至1000万,吴亚军夫妻二人的持股比例达到了85%。 

  随后,佳辰公司与国企“中建科产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吴亚军夫妇占股45%。

  1995年,“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主营房地产开发。 

  合资前的“中建科”颇有来头,隶属于建设部和国家科委,于是吴亚军夫妇背靠大树好乘凉,正式拉开了驰骋地产业的序幕。  

  05

  与此同时,陈丽华的地产事业也迎来了曙光。

  通过人脉疏通,停滞4年的“长安大厦”,终于得到相关部门首肯,顺利通过审批。 

  因项目位居要地,白天不允许施工,陈丽华争分夺秒,当晚就集结了4卡车工人,轰轰烈烈地奔赴现场开工,随后昼伏夜出,天天跑工地。

  1996年,总投资4.5亿元的长安大厦顺利竣工。 

  此后不久,凭借卓越的地理位置,长安大厦很快成为各界知名人士、企业家,和越来越多的外国使节,所推崇的宴会地点。

  包括李嘉诚、霍英东等名流巨贾,皆是其座上客。

  经过了“长安大厦”的审批风波,陈丽华此时愈发意识到人脉的重要性,于是干脆把大厦的6层单独划出,成立了“长安俱乐部”。 

  这是北京第一家五星级私人商业会所,李嘉诚是其名誉理事,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顶级的会员制俱乐部。 

  耸立于各种富豪俱乐部、名人俱乐部之巅的“长安俱乐部”,是人脉结交的黄金场所,人人都想加入,但却“不是有钱就能进得来的”。 

  随后,陈丽华又完成了很多“不是有钱就能完成”的项目。

  比如,在王府井周边陆续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艳羡的黄金地段,一跃成为京城一流的高端地产开发商,也为她披上了“红顶商人”的神秘外纱。 

  这个时候,吴亚军的地产版图,也在不断地开疆拓土。 

  先是通过招标,拿下了重庆“小康住宅示范工程”的开发权。随后,又获批重庆渝北区一片住宅用地,开启了其首个房地产项目“龙湖花园南苑”。 

  这一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的住宅项目,吴亚军很重视,竣工以后,其项目品质、绿化及配套,均获得了较高评价。龙湖地产首战告捷,荣誉纷至沓来。

  同一时间段,陈小英的快递生意也干得热火朝天。 

  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当初一起创业的工友詹际盛,夹在陈小英夫妇之间,总感觉自己“是个外人”被孤立,索性拂袖而去,自己创立了“天天快递”。 

  陈小英便叫哥哥陈德军来,接替詹际盛的位置。聂腾飞一看,都自己人了,那好,把我弟弟也拉来,于是聂腾云入伙。至此,一个家族企业的雏形,逐渐形成。 

  到了1997年,盛彤的快递网络不仅覆盖了长三角,更在北京、广州、武汉、成都等主要城市陆续设点,拥有50个网点,近2000名员工,公司正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然而,正在陈小英与聂腾飞厉兵秣马,准备向全国腾飞之时,悲剧发生了。  

  06

  1998年秋,25岁的聂腾飞从杭州赶往宁波处理业务,途经绍兴时,忽然遭遇离奇车祸。 

  陈小英才22岁,就承受了突如其来的丧夫之痛,一时之间,悲痛欲绝,万念俱灰。 

  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一看哥哥去世了,嫂子迟早要嫁别人,干脆另起炉灶,成立“韵达快递”,还趁火打劫,挖走了一批公司元老。

  “盛彤”被内外夹击,陷入动荡,人心惶惶。 

  树倒猢狲散,一些骨干也相继出走,衍生出更多的“桐庐快递系”,圆通、中通都冒出来抢食占地。渐渐地,市场形成了“三通一达”的竞争局面。

  面对同行倾轧,“盛彤”业务飞流直下。 

  公司内也是一片混乱,前期的“网点承包”制,经过野蛮发展,出现了不可控制的副作用,内部山头林立,恶意抢单、随意卖单、坑骗顾客的现象频繁发生。 

  最糟糕的时候,闹出了一个轰动全国的恶性案件,两家快递公司的业务员,为了争抢业务大打出手,其中一个业务员被另一个业务员拿刀捅死。 

  内忧外患下,陈小英被逼到四面楚歌的绝境,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无奈躲入普陀寺闭关。一周之后,陈小英终于找到一剂“良药”,创新推出了“总分两级加盟”制。 

  该制度将原来的承包网点称为“一级加盟商”,投递员可以承包某片区域成为“二级加盟商”,收入全归自己所有。

  有了一、二级的相互牵制,局面逐步稳定,“盛彤”起死回生。 

  这是老公离世后,陈小英搭档哥哥陈德军走对的第一步棋,但对于未来,依然忧心忡忡。 

  同样忧心忡忡的,还有1998年的陈丽华。 

  这一年,北京市政府打算把“金宝街”改造成国际水准的高端商业街,作为赴港招商项目。 

  该地在王府井附近,本应是商家哄抢之地,但采取了全国首创的——开发商负责修路,改造道路两旁危旧房,解决居民拆迁费用。

  因此,几家很有实力的开发商都望而却步了。 

  也难怪,那时的金宝街还是一片破旧的危房,住着2100户居民,要解决上述所说的那些,谈何容易。 

  此时陈丽华作为“备选开发商”,抱着“赔上全部身家”的决心,背水一战,在赔偿上最大化满足拆迁户,用28天完成了全部居民的拆迁工作,创下了京城地产界的“一绝”。 

  至此,陈丽华的“商业帝国”越来越庞大。 

  然而,枕边的老公迟重瑞,却迟迟找不到经商感觉。 

  在杨洁导演邀请下,迟重瑞重回演艺圈,接拍了《新西游记》,跑到云南深山老林,一拍就是一年。

  异地分居,相思之苦让陈丽华茶饭不思,望穿秋水,也不知当时有没有去探班。 

  后来有一天,陈丽华领迟重瑞回到她在北京的祖宅。迟重瑞对叶赫那拉家几件祖上留下来的紫檀家具,极感兴趣。 

  于是,夫妻俩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商业领域——紫檀生意。 

  随后,陈丽华基本把地产事业交给了儿子赵勇打理,自己则与迟重瑞一起投身紫檀事业,还投资两亿兴建了中国檀木博物馆。  

  07

  随着中国地产的升温,吴亚军也加快了龙湖地产的扩张步伐。 

  从1998年首战告捷的“龙湖花园南苑”,到凭借“北城天街”进入商业地产领域,龙湖地产在短短的五年间,就成了重庆地产界的标杆企业之一。 

  近20位中央、部委及外省(市)重要官员,曾在当地领导陪同下视察龙湖项目。

  王石也带万科团队参观,出来时发现,进样板间前脱下的鞋子,已被一双双整齐摆好,于是被打动,公开对外说:龙湖不是最大的,但肯定是最好的! 

  吊诡的是,此时大股东“中建科”,却开始出让股份,分步退出。到2008年时,“中建科”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吴亚军夫妇成为龙湖最大股东,问鼎重庆首富。 

  同样是2008年,67岁的陈丽华投资40亿以上,花费10年时间打造的“金宝街”也顺利竣工。

  这条东起东二环、西至灯市口的街道,成了顶尖奢侈品橱窗,陈丽华再次获得巨额财富。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没有刮走陈丽华和吴亚军的财富,反而带来了新的生机。

  2009年,龙湖的平均售价由上一年的不足5000,陡升至9000元起,销售收入超过110亿元人民币,增幅超150%,版图遍布全国11城,土地储备超过2500万平……

  藉此,龙湖地产挂牌上市,吴亚军蝉联重庆首富。 

  这一年,放大招的还有33岁的陈小英。

  2009年,马云准备把“11.11”光棍节,办成一个天猫,乃至全网促销的购物节。此时的“盛彤”已改名“申通”,掌舵人陈小英蛰伏已久,嗅到了一线商机。

  33岁的陈小英找到45岁的马云,赔本报出了 2.7 元的“跳楼价”。这笔不赚钱的“亏本买卖”,让所有同行冷嘲热讽,但是申通,顺利拿下了首届“双11”的大量份额。

  2010年“双11”前后,申通抢占了40%的市场份额。搭上了阿里系的快班车,申通成功跻身全国快递业前三甲。 

  这个时候,陈小英的财富与爱情,开始比翼齐飞了,新一任老公叫奚春阳,此人据说是陈小英前夫聂腾飞的司机,也是申通的创始人之一。

  2012年,申通收购老朋友詹际盛的天天快递,奚春阳出任董事长。 

  08

  随着事业腾飞,财富暴增,吴亚军的婚姻却走入了末路。

  2012年11月,48岁的吴亚军被香港媒体曝出跟蔡奎离婚,当日,龙湖地产股价即下跌4.2%。 

  人们都在坐等财产争夺大戏,媒体却很快曝出两人已签协议:夫妻两人股份一分为二,蔡奎分得200亿港元资产,30.2%股份则由吴亚军全部掌管。 

  龙湖地产股价随之上涨。由此可见,关于离婚的财产分割方案,吴亚军夫妇或早有布局。 

  离婚消息被曝前,吴亚军以约380亿元的身家,蝉联“中国女首富”。离婚之后,“中国女首富”的位置很快易主,被同在地产界的碧桂园少东家杨惠妍夺得。 

  根据协议,龙湖地产的经营权归吴亚军,蔡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但享有股份套现权利,每年都能拿到分红。 

  在吴亚军经营下,龙湖地产市值不断上升,2019年福布斯富豪榜显示,蔡奎的财富已经达到了近500亿元,比离婚时多了300多亿。

  相当于吴亚军这7年,又帮前夫挣了300亿! 

  与吴亚军的婚姻,令蔡奎终身受益,网民羡慕嫉妒恨地称其为:“中国最幸福的男人”! 

  同时,大家也很好奇,离婚后的蔡奎在干什么呢? 

  那是各种放飞自我!娶空姐,买毫宅,开公司,日子过得极其潇洒…… 

  而吴亚军,则把龙湖发展当成毕生使命,用自己所有财富设立了家族信托基金,指定女儿为唯一继承人。

  2016年12月,申通借壳艾迪西上市,40岁的陈小英身家达到120亿,成为“快递女王”。

  次年,年仅41岁的陈小英退居二线,辞去申通所有职务,由哥哥陈德军担任董事长。

  但她与哥哥共同出资的上海德殷,仍控制着申通53%的股份,拥有绝对的控股权。 

  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不到中年即身家百亿的陈小英,未来财富还有很大腾飞空间,但她却在盛年激流勇退,莫非也是从普陀寺得来的智慧? 

  陈丽华的“商业帝国”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从2012年以340亿元首次跻身胡润百富榜前十以来,就不断攀越财富新高,2016年甚至以505亿元的资产,跃升“中国女首富”。 

  因为迟重瑞的爱好,陈丽华也一起“玩”,玩得比地产还大,成了“世界紫檀大王”。

  2020年,迟重瑞68岁了,依然一如既往,陪伴在79岁的陈丽华身边。 

  自他38岁与她结合,两人已携手走过了30年,真正做到了当年那一句:“时间会证明一切”。(来源:无冕财经)

  参考资料:

  1、吴亚军发家史:从女记者到女首富

  2、女首富577亿港元家产分割术,离婚分股酝酿已久

  3、女富豪陈丽华首次登顶

  4、揭秘“唐僧”迟重瑞与富豪妻子陈丽华婚恋过程

  5、“快递女王”陈小英创业记

来源:无冕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